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開篇靈魂拷問:


你認為一個怎樣的產品才算是一個好的產品?

這個問題耳熟嗎?面試的時候是不是有被問到過?

我們經常使用的那些產品,哪些是好的產品呢?

當我們談論一個 APP 產品時,作為用戶你最關心的是什麼?

一般都是是這個產品好用嗎?功能複雜嗎?

而不是這個產品用戶界面顏色好看嗎?

交互的動效酷炫嗎?

互聯網已經深入到每個人的生活當中,時刻影響著我們;

一個好的產品會給我們帶來便捷,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簡單而又美好;

也會有一些產品使用時會感到不舒服,糟糕的產品體驗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複雜而又煩惱。

所以,決定一個產品好不好用,能不能長期使用都是用戶體驗直接決定的。

用戶體驗關注的是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帶給用戶美好的感受。

接下來我們來聊一聊「尼爾森十大原則」,這十大原則是具體而又全面的用戶體驗可行性檢驗方法。

尼爾森是誰?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雅各布·尼爾森(Jakob Nielsen)是畢業於哥本哈根的丹麥技術大學的人機交互博士,他擁有79項美國專利,專利主要涉及讓互聯網更容易使用的方法。於1995年1月1日發表了「十大可用性原則」。1995年以來,他通過自己的 Alertbox 郵件列表以及 useit.com 網站,向成千上萬的 Web 設計師傳授 Web 易用性方面的知識,儘管他的一些觀點可能帶來爭議,至少在 Web 設計師眼中,他是 Web 易用性領域的頂尖領袖。2006年4月,並被納入美國計算機學會人機交互學院,被賦予人機交互實踐的終身成就獎。他還被紐約時報稱為“Web 易用性大師”,被 Internet Magazine 稱為 “易用之王”。

尼爾森的十大可用性原則,它們被稱為「啟發式」,

是廣泛的經驗法則,而不是特定的可用性指導原則。

雖然是1995年提出來的,但是至今仍然被奉為交互設計師的入門法則,

我們不能把它上升為一種標準,而只當做一種經驗來學習,

然後跟現實中的設計結合來使用。

因為尼老師是從 web 設計提出的十大可用性原則,

我們要結合的是目前移動互聯網的特點,

然後在「尼爾森十大原則」的結構下探討在用戶體驗上達到的目標。

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為:

01. 狀態可見原則

02. 環境貼切原則

03. 撤銷重做原則

04. 一致性原則

05. 防錯原則

06. 易取原則

07. 靈活高效原則

08. 易掃原則

09. 容錯原則

10. 人性化幫助原則

下面我們就針對每一條來單獨分析一下吧~

1 ·. 狀態可見原則

系統應該讓用戶知道發生了什麼,在適當的時間內做出適當的反饋。

不要矇蔽用戶;溝通是所有關係的基礎,無論⼈還是設備。

示例:在淘寶裡,我下拉時他告訴我「鬆開刷新」,也就是現在還沒有開始刷新;我鬆開後狀態變更成「刷新中」,表示現在正在刷新。

這樣的設計告訴我們,界面現在是什麼狀態,現在在幹嘛,在整個功能的變化過程中我們都能看到對應的文字描述。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其他示例:下拉刷新時的加載中,加載完成提示,收藏成功、支付成功、實付失敗等提示。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2 ·. 環境貼切原則

功能和服務貼近用戶使用的場景,符合當前場景用戶的體驗。

產品的功能和服務應該貼近真實世界,讓信息更自然,邏輯上也更容易被用戶理解。

示例:我們在店裡買東西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支付寶到賬:5元」就是貼近環境的設計。商家需要確認你是否付錢,但是又經常忙於手頭的事情無法及時查看;

而這樣功能的設計,商家即使在忙著手頭的事情依然能通過聲音來確認已經收到你的錢了。

這樣的設計對於商家和消費者是友好便捷的。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3 ·. 撤銷重做原則

在使用產品時瞭解和掌控當前頁面。

如果用戶誤操作,可以隨時撤銷,用戶在使用產品時足夠自由。

示例1:我們用微信和對方聊天時,當我們寫了很多字,發出去時卻發現其中有錯誤,這時我們可以使用微信的撤回功能,體驗更好的是,撤回消息旁邊有「重新編輯」功能,可以讓之前編輯的文本回到對話框重新編輯再發送。如下圖: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示例2:iOS系統照片的刪除和撤回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4 ·. 一致性原則

同樣的文字、狀態、按鈕,都應該觸發相同的事情,遵從通用的平臺慣例。也就是,同一用語、功能、操作保持一致。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 結構一致性

保持一種類似的結構,新的結構變化會讓用戶思考,規則的排序能減輕用戶的思考負擔。

示例:微信中每個模塊的條目都有統一的「圖標+文字信息」的結構樣式,能讓用戶快速瞭解每一個模塊;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2. 色彩一致性

產品所使用的主要色調應該是統一的,而不是換一個頁面,顏色就不同。

示例:淘寶的圖標顏色與界面的主色均為橙色,也包括其中一些標籤和強調的文字顏色都是橙色色。整個界面除了圖片的有效信息外,都通過灰、白、橙色色來呈現,界面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3. 操作一致性

能在產品更新換代時仍然讓用戶保持對原產品的認知,減小用戶的學習成本。

示例:微信在對話框和通訊錄都採用了左滑出操作的交互,如下圖: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4. 反饋一致性

用戶在操作按鈕或者條目的時候,點擊的反饋效果應該是一致的。

示例:QQ的每個分組點擊後都是向下展開組內成員列表;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5. 文字一致性

產品中呈現給用戶閱讀的文字大小、樣式、顏色、佈局等都應該是一致的。

示例:例如微信幾個關鍵界面的字體:三個主界面內容結構不盡相同,但是,列表的標題字體和間距都一樣,這樣讓整個APP視覺上看起來很舒服;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5 ·. 防錯原則

比出現錯誤信息提示更更好的是,用設計防⽌止這類問題發生。在用戶選擇動作發⽣生之前, 就要防止用戶容易混淆或者錯誤的選擇。

1. 限制操作範圍與條件;

示例:未輸入驗證碼前,底部的登錄按鈕是置灰不可點擊的,只有填寫完整,底部的登錄按鈕才會變為可點擊狀態。這就是為了防止用戶犯更多錯誤;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2. 對有風險的操作進⾏二次確認;

示例:刪除個好友時,通過二次彈窗給出防錯措施。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6 ·. 易取原則

減少用戶記憶負荷,在適合的時機給用戶需要獲取的信息。

1. 為用戶提供歷史記錄、關注、收藏等功能;

示例:愛奇藝為用戶提供了看過記錄和我的收藏,幫助用戶記憶: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2. 選擇而不是輸入,儘量降低輸入成本;

示例1:打車軟件自動獲取當前位置;

示例2:iOS系統收到驗證碼後自動帶入到鍵盤,點擊直接輸入;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7 ·. 靈活高效原則

對於新用戶來說,需要功能明確、清晰,對於老用戶需要快捷高效使用高頻功能。不可為了某一種用戶,把不必要的信息佔據重要部分。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

1. 自定義功能或模塊的展示位置;

示例:支付寶首頁的應用是可以根據自身喜好自定義的,包括定義常用應用、排序、刪除、新增等等。這樣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興趣定製自己適合的應用分佈方式,這就叫做用戶定製常用功能,如下圖: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2. 將“常用”自動歸納以提升使用效率;

示例:微信聊天界面表情彈窗中會有一個「最近使用」的模塊,它把個人平時使用頻率或者次數最多的表情進行歸類。當用戶使用的時候,能很快的找到自己喜歡或者常用的表情,提高了聊天效率;包括餓了麼的「我的訂單」裡的每一個訂單都可以通過再來一單重新一鍵下單,如下圖: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3. 縮短操作路路徑,提升使⽤用效率與體驗;

示例:微信的對話框,當點擊「+」調出下面的操作選項時,會默認彈出剛截圖或拍照的照片,方便用戶直接調取,還有APP長按後出來的快捷操作列表,如下圖: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8 ·. 易掃原則

直譯:美學和簡約的設計;頁面不應包含不相關或很少需要的信息,頁面中的每個額外信息都會降低主要內容的相對可見性。

示例:如下圖列表中出現的信息都是用戶比較關注的信息,比如配送費,配送時間,距離等;攜程的選擇機票界面講最重要的時間和機票價格放大突出,讓用戶能一眼看到,如圖: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9 ·. 容錯原則

直譯:幫助用戶識別、診斷和從錯誤中恢復;我們儘量避免用戶出現錯誤,但當出現錯誤時,我們應該儘量去安撫用戶的挫敗感。

⽤配圖+文字代替「404」,明確告訴用戶哪⾥錯了和解決方案。

示例:界面加載失敗時的刷新提示,還有登錄時的手機號碼校驗,如果手機格式錯誤會出現會提示用戶手機格式不正確和正確的格式。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10 ·. 人性化幫助

幫助性提示最好的方法是:

1.無需提示:非常簡單易懂,用戶看界面就知道怎麼操作,無需提示;

2.一次性提示:只需要一次提示用戶就懂如何使用;

示例:常見的新功能引導、引導⻚等,示例: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3.常駐提示: 較重要的提示,用於指導或幫助用戶;

示例:支付寶轉賬時,常駐在頂部的安全確認提示,還有轉賬時的服務費提示,如圖: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4.幫助文檔:稍微複雜一點的軟件,雖然要讓他儘量簡單但幫助文檔都是必要的;

示例:微信設置界面裡的「幫助與反饋」,還有支付寶轉賬時彈出來的「求助反饋」,點進去後的常見問題界面;

乾貨|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案例解析


以上就是我對Jakob Nielsen(雅各布·尼爾森)的十大交互設計原則的理解和實例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同樣對這些方面有些興趣或者看了後有些什麼想法,歡迎一起討論。

關注我,一起來做個集美貌才華於一身的設計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