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王萍面皮店”陷防腐剂风波,这灌肠是哪儿来的?

10月23日,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19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其中涉及了食用农产品、蔬菜制品、豆制品、餐饮食品、糕点、淀粉及淀粉制品等六大类,不合格样品23批次,合格样品263批次。


太原:“王萍面皮店”陷防腐剂风波,这灌肠是哪儿来的?

其中,在不合格的批次里,“王萍面皮”也在其中,在其销售的灌肠中检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是我国允许使用的一种低毒、高效防腐剂,根据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凉皮、担担面、碗托、灌肠、面皮、发酵面制品中不得使用该添加剂。


太原:“王萍面皮店”陷防腐剂风波,这灌肠是哪儿来的?

10月29日,融媒体记者和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监管科来到了抽检信息里提到的太原市万柏林区玉河街1号的史静王萍面皮店,这里仍在正常营业。对于抽检不合格的灌肠,工作人员说他们是直营店,材料都是由总部配送的,事发之后,他们已经做了相应的整改。


太原:“王萍面皮店”陷防腐剂风波,这灌肠是哪儿来的?


对于抽检的灌肠中检出防腐剂一事,工作人员说是因为当时使用的并不是总部配送的灌肠,而是他们店员私自在外采购的。随后,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也对店里的采购台账进行了核实,证实了店员的说法。

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监管科科长景佩星说,抽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一种常态化监管方式。监管部门会用最严的标准、最严的监管、最严的处罚和最严的问责加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全市食品餐饮质量水平,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