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她是中國歷史上著名賢后,歷三朝皇帝,死後拒絕同夫君合葬

孝莊:她是中國歷史上著名賢后,歷三朝皇帝,死後拒絕同夫君合葬

孝莊:功勳垂青史,卓識惠子孫

隨著清宮劇的泛濫,這孝莊的聲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因為她是實打實地真實人物,而且她歷三朝,尤其是在順治和康熙兩朝,每到關鍵之時,她一直指點著江山形勝,護佑著社稷不衰,藉著這現代娛樂資訊而揚名,那是很自然之事了。

但有個問題,在這些電視劇中,孝莊在劇中自己稱呼自己時,總是“我孝莊,我孝莊”地稱呼自己,這個是一個嚴重地錯誤,孝莊二字是她去世後,由她的孫子康熙給她上的尊崇諡號,這諡號有15字之多,開頭兩個字便是這“孝莊”,一個死後才有的封號,怎麼可能她在生前用來稱呼自己,豈不是大笑話。

電視劇中對孝莊的解讀,我覺得還是《康熙大帝》最為精彩,當然,重點只從她對康熙的教導入手,在此前此後的事自然是沒有敘述了,我覺得斯琴高娃的形象倒是很符合孝莊的性格,她堅毅,果敢,有擔當,每每在書中看到孝莊二字,這影視中的形象便浮現了起來。

孝莊:她是中國歷史上著名賢后,歷三朝皇帝,死後拒絕同夫君合葬

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生於蒙古科爾沁部,後嫁給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為側福晉;皇太極改號大清稱帝,封其為永福宮莊妃,生皇九子福臨,即後來的順治帝。

皇太極逝世後,順治帝即位,孝莊被尊為皇太后。再後,其孫玄燁又嗣帝位,是為康熙,又被尊為太皇太后,75歲時逝世,她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生培養、輔佐順治、康熙兩代皇帝,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她小名叫“大玉兒”,其實從開始來說,身為科爾沁部族首領女兒的她是不幸福的,她年13歲時,浪漫無羈的幸福生活便戛然而止,出於聯盟的政治目的,她嫁給了皇太極,現在13歲的小女孩在做什麼,大概剛上初中吧,而她便出嫁了,嫁給了一個她不認識的人。

這草原民族在入關前,很多習俗是我們很驚詫的,在此之前,也的姑姑就嫁給了皇太極為妃,而後來她的姐姐海蘭珠九年後也嫁給了皇太極,估計是老公逝世新寡後,被皇太極看上了吧,奇怪的是,地位竟在被冊封為莊妃的大玉兒之上,姐妹二人加上姑姑同伺一個老公,這想想怎麼都覺得有點那什麼哈。

孝莊:她是中國歷史上著名賢后,歷三朝皇帝,死後拒絕同夫君合葬

這是她們的民族習俗,沒什麼可指責的,不過悲催的是,這莊妃的地位很是不高,她在一堆的嬪妃之中,所處的位置僅僅排在第五位,她的姑姑和後來的姐姐位置都在她之上。

而且,後來的皇太極對後來的姐姐海蘭珠是寵愛有加,甚至在松錦大戰最激烈之時,連夜馳回看望病重的海蘭珠,這對莊妃來說是奢望不到的,從各方面的證據說明,當時的莊妃在宮中並不受寵。

海蘭珠死後不久,皇太極也去世了,對莊妃來說,自然不能抱怨自己的姐姐,於是便將怨氣撒在了皇太極身上,致死都不能原諒她的這位皇帝夫君。

一般人都將莊妃的功業說成是輔佐了三代帝王,其實,在皇太極一朝,她所起的作用幾為零,試想一下,一個不受寵的妃子能起幾多的作用,《清聖主實錄》說她是“贊助王政,越既有年”怕也是溢美之詞。

孝莊:她是中國歷史上著名賢后,歷三朝皇帝,死後拒絕同夫君合葬

而在一些野史上,說她是經常隨皇太極出征,能屈尊為將士裹傷,表現大度,頗富機智,深得將士敬愛,這個也就聽那麼一說罷了,在男女大防的清代,大概是不會做到這點的,至於什麼色誘洪承疇一類的狗血劇,是聽也不要聽的,反正我是嚴重不信。

皇太極暴亡,莊妃時年30歲,年輕守寡,自是苦不堪言,而皇太極生前並未冊立儲君,從而使得一幫諸王兄弟為爭奪王位而相爭為患。

夫先死,子尚幼,這時的莊妃就顯示其高超的政治能量,她以超常的卓識胸襟,冷靜隱忍,同諸王周旋,她藉助丈夫的餘威,以江山大局為重,最後得到了皇太極的弟弟,她的小叔子多爾袞的支持,使得兒子福臨即位,是為順治帝。

這期間就有個所謂大清迷案出現了,也就是莊妃下嫁多爾袞,在作為號稱“東方第一美人”的身上,有此等吸睛的故事,後人的文章便洶湧而來,這個揭秘,那個考證地一片地亂象,此事也成為清朝最為熱衷的話題。

孝莊:她是中國歷史上著名賢后,歷三朝皇帝,死後拒絕同夫君合葬

此說史無記載,當然,後人說是修史之人覺得這是大清的一樁怪醜聞,故而不載,但是,如果真有其事,那麼動靜一定是很大的,後太后這是要出嫁,沒個禮儀什麼的是說不過去的,要是沒有,同偷情何異,所以,不可能瞞得天下人的。

我是不相信有這“下嫁”之說的,儘管認證的資料多多,很多人言之鑿鑿也認為此事是事實,因為其發韌為大約同時代的著名抗清英雄張蒼水的一首詩,所以大家皆信以為真。

其實,那是張蒼水為了黑滿人而刻意而作,退一步說,即使是下嫁也沒有什麼好說的,我們不能用漢人的觀點來看待少數民族,認為這就是一樁醜事,北方民族自古就有蒸報制,這是傳承已久的一種婚俗,其目的是為了家族利益不流失,即女人在丈夫死後,由家族中除親生兒子以外的直系親屬迎娶。

孝莊:她是中國歷史上著名賢后,歷三朝皇帝,死後拒絕同夫君合葬

例如我們讚美不絕的王昭君,老公沒兩年就去世了,作為小妾的她便被老公嫡妻所生的兒子納為夫人;再有那一生為大明守邊關的三娘子,她主持建有歸化城,也就是現在的呼和浩特,一生嫁了老公嫁兒子,兒子死後,在明朝的脅迫下又嫁孫子,當然,這些兒孫都是嫡妻一脈傳下來的,所以,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值得在此故弄玄虛來揭秘的。

滿人入關,幼兒園大班的順治小朋友即位了,環顧華夏大地,長江上下波濤洶湧,長城內外牛羊成群,巍巍崑崙白雪皚皚,滔滔東海一望無垠,好一派大好河山等著管理。

莊妃並沒有如後世慈禧一樣的行垂簾聽政之策,而是任用如多爾袞、索尼及范文程等一幫大臣,將定鼎中原的大事一一辦妥,她應付隨時出現異常情況的軍國大事,在她處理起來是自在裕如,但這其中的艱辛怕只有這莊妃內心可知。

孝莊:她是中國歷史上著名賢后,歷三朝皇帝,死後拒絕同夫君合葬

在她的主持下,不僅被破壞的生產力得以迅速恢復,她生活儉樸,不事奢華,而且她帶頭提倡節儉,多次將宮中節省的錢物拿到災區賑濟災民,或者犒賞出征的士兵,使得清初在宮中一直是以崇尚節儉為美德,此情延續到康雍兩朝,功莫大焉。

可是這兒子順治真不是個省心的孩兒,他率性而痴情,特別是在婚姻問題上,同莊妃發生了衝突,但他又是位孝子,所以,二人的關係出現一種相互尊重又牴觸的尷尬。

滿蒙聯盟是清王朝的基本國策,其基本形式就是聯姻,這是一種政治婚姻,北疆的安定全拜這聯姻,努爾哈赤甚至指定了“北不斷親”的祖訓。

但順治卻將個人情感置於國家責任之上,他任性地廢掉原來的蒙古籍皇后,而繼來的還是一位蒙古女人,也非他所愛,他又欲廢掉這位皇后,因為此時的他已將全部感情投在了董鄂妃的身上。

孝莊:她是中國歷史上著名賢后,歷三朝皇帝,死後拒絕同夫君合葬

在莊妃出手阻止了順治再次廢后,欲立董鄂妃為新皇后的情況下,二人的矛盾明面化,隨著董鄂妃幼子夭亡,她自己也隨之逝世,順治痛不欲生,要出家為僧,最終鬱郁而亡,但又有很多人說他是出家了,這又成為清初的一大謎案。

接下來,便是順治的兒子康熙繼位,康熙八歲登基。孝莊初步又為自己的孫子操心。康熙尊自己的奶奶為太皇太后,此時的孝莊48歲,恰是一個政治家空前絕後的時分。她關於宮裡的事,早已經悉數車輕路熟地掌控起來了。

待到康熙16歲親政,康熙和奶奶孝莊運籌帷幄,一舉把權臣鰲拜拿下。康熙在奶奶孝莊的輔佐下,治國理政一切順利。

在康熙26年,孝莊太皇太后以75歲高齡逝世了。此時的康熙已經是34歲了,已經是一個老到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了,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孝莊:她是中國歷史上著名賢后,歷三朝皇帝,死後拒絕同夫君合葬

孝莊死後,遺囑康熙不要將其與皇太極合葬,康熙帝將靈柩暫安於順治帝葬所孝陵附近,直到37年後才正式安葬,入土為安。。

觀孝莊的一生75載時光中,自皇太極死後,她就如同一個頂級操盤手,她的事業是四海萬民,她也是護血脈至親的守衛者,以大局為重,精心策劃,與各路政敵鬥智鬥心,完成職責使命。

作為一個女人,她歷經皇太極,順治,康熙三朝,輔佐順治康熙兩位帝王,她韜光養晦處事果斷,充分發揮自己的政治智慧,在複雜的宮闈鬥爭中力挽狂瀾,穩定了大清的基業,使得大清順利走向了康乾盛世,可以說對於大清初期江山的穩固,她功不可沒。

她一生沒有風花雪月帶給她的女兒氣息,在她身上體現更多的是職業政治家的風範;她猶如一片原始森林,四面來風到了她這裡便會斂跡消聲,她猶如一傾汪洋大海,所有江河溪流來此都包容於她的胸懷……

孝莊:她是中國歷史上著名賢后,歷三朝皇帝,死後拒絕同夫君合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