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后生前,稱呼“孝莊”是錯誤的,為何稱“慈禧”就沒錯?

清宮劇中,孝莊文皇后和慈禧太后是兩個經常出現的人物。很早的時候,大家就指出了《康熙王朝》中的錯誤,孝莊一直說“我孝莊如何如何”,這是不對的,因為“孝莊”是她的諡號。

諡號是人逝世之後,後人給予評價的文字,用來高度概括一個人的生平,評價他的是非功過。

在太后生前,稱呼“孝莊”是錯誤的,為何稱“慈禧”就沒錯?

其實,“孝莊太后”這個稱呼,本身就是錯誤的,她的諡號是“孝莊文皇后”,官方從來就沒有“孝莊太后”這種說法。但是在演繹清朝末年的影視劇中,大家一提到葉赫那拉氏,就稱她為“慈禧老佛爺”、“慈禧太后”。那麼,在太后健在的時候,為什麼稱呼“孝莊太后”就不對,稱呼“慈禧太后”就可以呢?

作者就以孝莊文皇后和慈禧太后兩人為例,為大家理清這些稱呼。

徽號

徽號,是在皇帝和后妃生前所加的表示崇敬褒美的稱號。

一般來說,新帝登基時會尊嫡母和生母為皇太后,併為太后上徽號。之後,在重大節日慶典或特殊情況時,還要繼續加上徽號,每次一般為兩個字。

孝莊文皇后來自蒙古科爾沁部,她的名字並不是傳說中的“大玉兒”,而是布木布泰,全名是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她十三歲時嫁給皇太極為側福晉,後受封為永福宮莊妃。

在太后生前,稱呼“孝莊”是錯誤的,為何稱“慈禧”就沒錯?

(孝莊文皇后影視形象,圖片來源於網絡)

皇太極去世後,由莊妃之子福臨繼位,即順治帝。

其實,在多爾袞攝政時,後宮只有莊妃的姑姑哲哲被尊為皇太后,但官方稱呼還是中宮皇后。也就是說順治登基後的八年中,後宮沒有實際的太后,直到多爾袞死後,事情才有了改變。

順治八年二月(1651年),皇帝終於親政,這個時候,哲哲也已經逝世。皇帝大赦天下,尊生母為皇太后,上徽號曰昭聖慈壽皇太后,簡稱昭聖皇太后,之後屢上徽號,曰: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皇太后。

在太后生前,稱呼“孝莊”是錯誤的,為何稱“慈禧”就沒錯?

再來看看慈禧太后。她是滿洲鑲藍旗人,父親是葉赫那拉氏惠徵,出生於北京西四牌樓劈柴胡同。

影視劇中,她的名字通常是是“玉蘭”,原因是她入宮後被封為蘭貴人,其實這是一種誤會。據葉赫那拉氏族人回憶,她的乳名為“杏兒姑”,而光緒帝生母是她的妹妹,名字為“婉貞”,所以慈禧的名字應該為“杏貞”。

她通過選秀入宮,成為咸豐帝的妃嬪,並生下唯一的繼承人載淳,也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

同治帝即位後,葉赫那拉氏和咸豐帝的皇后鈕鈷祿氏並尊為皇太后,詔旨分別尊為“聖母皇太后”和“母后皇太后”。為鈕鈷祿氏上徽號為“慈安”,葉赫那拉氏為“慈禧”。

從此以後,兩宮皇太后的稱呼就是“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了。


在太后生前,稱呼“孝莊”是錯誤的,為何稱“慈禧”就沒錯?

(兩宮皇太后影視形象,圖片來源於網絡)

所以如果要在孝莊文皇后生前稱呼她的話,可以是“昭聖太后”,康熙時稱為“昭聖太皇太后”。和“慈禧太后”的稱呼一樣,都是徽號,是對一個人生前的尊號。

其實,慈禧太后的徽號不止這兩個字。除了在新帝登基時,所上的“慈禧”之外,在以後又接連上了很多次徽號。同治帝大婚上徽號“端佑”;親政上徽號“康頤”;光緒帝即位後,連同之前同治遇“天花之喜”給太后上徽號“昭豫莊誠”;光緒大婚上徽號“壽恭”;親政上徽號“欽獻”;慈禧大壽時,上徽號“崇熙”。

所以她的徽號一共有十六個字,曰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后。這張照片中,慈禧太后上方的橫幅就體現了她的徽號。

在太后生前,稱呼“孝莊”是錯誤的,為何稱“慈禧”就沒錯?

諡號

諡號,是人逝世之後,後人給予評價的文字。

昭聖太皇太后逝世後,康熙皇帝給祖母上了尊崇的諡號,曰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后。後來又經雍正、乾隆累加諡,曰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后。簡稱“孝莊文皇后”。

在太后生前,稱呼“孝莊”是錯誤的,為何稱“慈禧”就沒錯?

(孝莊文皇后影視形象,圖片來源於網絡)

慈禧太后去世後,諡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可以看出其中的“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都是她生前的徽號。簡稱“孝欽顯皇后”。

在太后生前,稱呼“孝莊”是錯誤的,為何稱“慈禧”就沒錯?

(慈禧太后影視形象,圖片來源於網絡)

清朝皇后的諡號也是有規律的,第一個字都用“孝”字,第二個字是對皇后一生的總結。

再看兩位皇后諡號中的最後一個字,“文”和“顯”分別是她們的丈夫皇太極和咸豐帝的諡號。帝諡之前的四個字為“~天~聖”。“天”字指的是這位皇后的夫君,“聖”字一般指的嗣皇帝,表明了這位皇后與夫君和嗣皇帝之間的關係。孝莊文皇后的“翊天啟聖”和慈禧太后的“配天興聖”就很具體了。

值得一提的是,慈禧太后的諡號長度為大清皇后之最,同時與滿清入關後所有皇帝的諡號長度相當。可見她在清朝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和作用,堪比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