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前言

清朝平定中國北方,在近代因為被地圖所限制,大多是指清朝入山海關之後的戰爭。事實上清朝平定中國北方是包括今天中國北部的新疆、青海、寧夏等一直到山東北部地區,以及今天不在中國領土內的外蒙古地區,總面積高達650多萬平方公里的巨大疆域。清朝能平定這些地區要針對兩大因素,一為蒙古因素,一為明朝因素。這兩個勢力是經過清朝兩代帝王花了二十多年時間,經過幾次反覆最終臣服於清朝。而清朝為此付出的心機、國家戰略以及國家政策,在北元、明、清三朝正統中是最多的。最終清朝能夠平定天下,也得益於清朝對於北方的平定。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元明清

一、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主要反抗勢力

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主要反抗勢力有兩個,一個是北元,一個是明朝北疆。其中北元包括喀爾喀蒙古勢力和厄魯特蒙古勢力,以及宗教因素:來自西藏的黃教因素。而明朝北疆則是原明朝勢力和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勢力。清朝針對這些反抗勢力採取的是逐個針對,各個擊破的戰術,可以說戰術非常精彩。對於蒙古勢力,清朝的主要方針是既拉又打,以拉為主;對於明朝勢力也是既拉又打,但是以打為主。

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防抗勢力大致分為兩個時期:皇太極時期和順治時期。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皇太極

二、皇太極時期

(一)皇太極時期的清朝戰略

皇太極時期對於蒙古的政策主要是和親,對於不支持和親的蒙古部落採取既拉又打。但是皇太極打擊蒙古的方式非常高明,叫做聲東擊西。皇太極打擊蒙古的手段與打擊明朝的手段是同時進行的,手段非常高明。

1. 前期準備階段。蒙古方面政策包括迎娶科爾沁蒙古女人,順治的母親就是這個階段的典型事件。明朝方面政策則是襲擊朝鮮,讓明朝沒有戰略配合點。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孝莊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俗稱大玉兒

2. 襲擊喀爾喀蒙古。這一階段分為二步。第一步,皇太極一入中原,發動北京保衛戰。結果是明朝大將袁崇煥被迫回防,結局是被崇禎處死。但是皇太極發動第一步的目的只是讓袁崇煥回防而已,並沒有預料袁崇煥被殺。因為皇太極的目的只是讓袁崇煥和喀爾喀蒙古的聯繫斷開。第二步,在袁崇煥來到北京城下,皇太極的基本戰術就成功了。皇太極退回東北後很快發動對喀爾喀蒙古的戰爭,結果是喀爾喀蒙古的首領林丹汗因為失去了明朝援助,不出意料被清朝被擊敗,被迫西逃。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袁崇煥死於這次戰爭

3. 皇太極聯繫西藏尊黃教。林丹汗逃竄到西北後,迅速參加了“反黃教聯盟”。此事影響甚大,西藏的黃教勢力進入蒙古草原,希望蒙古勢力支持。此次西藏的宗教勢力走出西藏對於中國產生巨大影響,清朝因為支持黃教,從而建立了清朝-西藏的聯繫。而西藏的宗教勢力不僅影響了清朝,事實上黃教領袖也求助於厄魯特蒙古,因為厄魯特蒙古在新疆,距離很近。結果就是厄魯特蒙古原本鬥爭的顧實汗和巴圖爾琿臺吉兩家聯手,帶領厄魯特蒙古大軍進入西藏打擊“反黃教聯盟”。最後“反黃教聯盟”勢力被摧毀,顧實汗和他的和碩特部留在了西藏,完成護教大業,而巴圖爾琿臺吉則和他的準噶爾部事實上成為了厄魯特蒙古的統治者。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巴圖爾琿臺吉是中國古代重要的邊疆守護者

(二)其他勢力的戰略

對於皇太極的做大,明朝的反應是遲鈍的。作為戰略合作者,明朝應該保護林丹汗,但是隨著袁崇煥的去世,林丹汗舉目無親,甚至逼迫林丹汗攻擊大同,逼迫明朝重啟互市。其實明朝和蒙古有隆慶和議,明蒙關係友好。在林丹汗受到清朝追殺,明朝應該支持林丹汗,而不是任其自生自滅。結果明朝並沒有藉機休養生息,而派兵守城的消極防禦戰略貽誤了良好戰績。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隆慶議和本來是明蒙關係緩和的議和

林丹汗的去世讓蒙古另一個人登上歷史舞臺,他就是巴圖爾琿臺吉。巴圖爾琿臺吉趁著林丹汗去世,舉行烏蘭察布會盟,簽訂《蒙古衛拉特》,兵鋒直指清朝。此次會盟喀爾喀三部汗王除了車臣汗碩壘因為年老派兒子參加外,扎薩克圖汗素巴第、土謝圖汗袞布均親自到來。阿拉坦汗王朝二世汗鄂木布額爾德尼,和碩特部的顧實汗,土爾扈特部的和鄂爾勒克也都親自與會,再加上有實力的首領,有威望的活佛和大喇嘛,共有27 位首腦參加。此次會盟是蒙古人最高規模的大會,被蒙古人擁戴的中心人物,就是巴圖爾琿臺吉。

三、順治時期

(一)順治時期的清朝戰略

順治時期的清朝戰略發生了反覆,主要是因為多爾袞的政策讓清朝政策發生了退後。事實上,多爾袞和巴圖爾琿臺吉一樣,都是傑出的軍事將領,在這一時期都將蠢蠢欲動的俄羅斯軍隊擊退。但是相比較皇太極和巴圖爾琿臺吉的戰略高度,多爾袞的戰略顯得非常野蠻,處處顯示武力,險些釀成大禍。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多爾袞的政策很野蠻

1.清軍入關

清軍入關包括山海關之戰、平定李自成以及佔領南京等等。這一時期因為清軍的旗號是為崇禎皇帝報仇,加上南京明朝允許北方明朝土地軍民幫助清朝,所以北方明朝勢力紛紛依附清朝,最著名的就是大同姜瓖,以及不太著名的天津總兵婁光先。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李自成死於清軍入關

2.多爾袞的反動政策

多爾袞的反動政策是指他將大多數人推到清朝的對立面,讓清朝險些蒙受全軍覆沒之苦。被人熟知的是漢族人的“六大弊政”,剃髮易服、圈地、占房(侵佔房舍)、投充(搶掠漢人為奴隸)、逋逃(逃人法)。少為人知的則是“馬市禁令”政策。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清朝對蒙古很野蠻的“馬市禁令”

(二)多爾袞的政策帶來的後果

因為多爾袞的反動政策,導致蒙古人和漢人同時反對清朝,險些將清朝推入萬丈深淵。多爾袞的政策帶來的後果有:

1.江陰之亂。江陰之亂的原因是剃髮,但是此戰有一個直接導火索,那就是清軍投降的將領有一名叫做劉良佐,他是大同人。江陰之戰在全中國引起劇烈反向,在大同也不例外。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閻應元是最先抵抗多爾袞暴政

2.滕吉思之亂。滕吉思是喀爾喀蒙古的一名部落領袖,但是根據多爾袞“馬市禁令”,滕吉思雖然在科爾沁蒙古附近,但是卻不能自由貿易馬匹,自然引起滕吉思的不滿。滕吉思從東北迴到喀爾喀蒙古的途中,被清軍多鐸部追殺。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滕吉思反映了蒙古人抵抗暴政

需要注意的是,當時多鐸是緊急從江南調回北京,將手下士兵全部移交給博洛。考慮到當時博洛手下約3個旗士兵,此時四川豪格帶領3個旗士兵,而滿洲的八旗軍多鐸所帶部隊應該不超過2個旗。而多鐸至少擊潰了5萬喀爾喀蒙古士兵。所以多鐸回到北京城,受到順治皇帝高規格接待——真是一場以少勝多的完勝。雖然此戰結果多鐸“因為天花昏迷”,因此再也沒有參加清朝其他大戰。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多鐸至少擊退蒙古5萬大軍

3.米喇印叛亂。米喇印是回疆領袖,原來回族人和漢人關係密切,而且在絲綢之路上有大量利潤。但是隨著清軍入關,蒙古、西藏勢力介入,特別是黃教勢力對於回疆信仰是一種壓制,所以回疆的米喇印率先掀起了叛亂。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米喇印代表了回疆反抗

4.姜瓖反正。姜瓖反正是這次反對多爾袞勢力的核心動作,給了清軍致命一擊。在姜瓖反正之前,蒙古和清軍作戰在北面作戰,回族和清軍在西面作戰。此時,南方的江西金聲桓、廣東李成棟、福建鄭彩和浙江魯監國張名振也已經反正,而姜瓖在內部最後反正,率領整個山西反對清朝,可謂是內部開花。很明顯姜瓖之亂是受到江陰之戰的影響,以至於全山西配合,而不僅僅是大同參加。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姜瓖反正是一切的高峰

對於姜瓖大同反正,清軍也是全力以赴。除了多爾袞掛帥,主要參戰將軍有英親王阿濟格、敬謹親王尼堪在大同,山西境內作戰有端重親王博洛(多鐸接班人)、承澤親王碩塞、多羅親王滿達海、多羅郡王瓦克達。至於康熙初年專政的鰲拜不過是隨軍偏裨而已。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阿濟格是清軍僅次於多爾袞的大將

姜瓖反正也得到了其他勢力的支持,如米喇印的餘部丁國棟在甘肅一帶支持姜瓖外,再比如原李自成的部下李過高一功部,此時叫做夔東十三家,在川東配合姜瓖。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李自成餘部李過高一功也幫助姜瓖

姜瓖反正真正的助力有三個:第一是明軍援軍;第二是巴圖爾琿臺吉援軍;第三是鄭彩軍,這一支是奇兵,從福建出發的鄭彩若是此時從天津登陸,在天津總兵婁光先的配合下會直接攻擊北京城,救出鄭芝龍。這樣子大同城的圍不攻自破。這個計策叫做圍魏救趙,是大同所在的代北地區很早就採用過得政策。此事一旦發生,鴉片戰爭早爆發200年。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姜瓖反正時期在等待厄魯特蒙古援軍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姜瓖戰敗過八旗軍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韃靼戰紀記載姜瓖沒有援軍

(三)順治對於多爾袞政策的挽救

順治與多爾袞爭權的事情早就不是秘密,順治在多爾袞的權力以外,儘可能多的延伸自己的勢力,比如順治二年就修好了大運河,這是崇禎一朝都沒有做好的事情。在這次清軍危機中,順治幾乎是力挽狂瀾。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順治皇帝力挽狂瀾

2. 和好黃教勢力。不久之後順治就尊藏傳佛教為國教,在當時,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來到蒙古,安穩了喀爾喀蒙古,凸顯了黃教的良苦用心。畢竟沒有了巴圖爾琿臺吉,沒有了喀爾喀蒙古援軍,姜瓖若在沒有漢人援軍,就是死路一條。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就是此時來到蒙古

3. 建立從渤海到新疆的連線。

無論是皇太極還是順治,都希望建立這一條連線。這條線在春秋時代叫做連橫,在蒙元帝國是統一天下的前提。而在順治時代,隨著平定姜瓖,順治依託黃教、和親以及戰爭的策略,終於實現了中國北方的統一。

(四)順治政策的結果

順治政策非常成功,當春秋連橫戰略實現,姜瓖反正失敗就是必然結果。相比較順治的連橫,姜瓖的計策是合縱,但是隨著鄭成功偷襲鄭彩,北上戰略失敗,鄭成功因此沒有給李成棟運糧,李成棟也失敗。而南明永曆皇帝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北上援助姜瓖,這場轟轟烈烈的活動必然走向失敗。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李成棟的失敗已經成必然

喀爾喀蒙古則跟著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來到了外蒙古。

相比較統一南朝,清朝統一北方花費的時間更長,而且難度更大。所以清軍主力一直在北方,統一中國南方主要是依靠漢人。順治將兵力放在北方的主要原因是忌憚厄魯特蒙古,果然隨著巴圖爾琿臺吉去世,厄魯特蒙古很快就在噶爾丹的帶領下叛亂了。

寒言冰語

清朝統一中國北方的戰爭是經歷了兩代皇帝,花費了二十多年的長期行為。這個行為實際上是形成了滿+蒙+藏對抗漢+回的形勢,而清朝也正是憑藉這個基礎取得天下。

相比較蒙古、明朝,清朝付出的努力更多。這與三個帝國性質不同有關,蒙古帝國性質是可汗,明朝皇帝身份是漢人皇帝,從朱元璋時代已經建立。但是清朝帝國皇帝則是可汗+皇帝。

相比較蒙古的拉攏為主,清朝對於漢人則是以打壓為主。內容不完全是戰爭,更多是一種文化上的壓制。清朝皇帝個個學富五車,對於詩書理解遠超漢人,但是遺憾的是,當時世界已經進入工業社會。只顧忙著詩書的清朝皇帝很明顯沒有花精力注意到這件事。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清朝皇帝沒有注意到工業革命

在這裡補充一點順治對於喀爾喀蒙古的戰術,那就是九白宴。九白宴實際上讓蒙古人陷入了尋找白獸的養殖技術難題之中,因為九白宴就是讓蒙古人提供8匹白馬和1匹白駱駝。在馬和駱駝中,不存在白色的馬和駱駝,一般都是老的馬和駱駝,那種白色相當於花白,顯然不是清朝需要的。清朝需要的實際是白化種的馬和駱駝,必須有專門的遺傳技術才能獲得。所以順治皇帝的一頓飯,就讓蒙古忙了上百年。

被忽視的戰爭:清朝平定中國北方的戰爭

馬匹也是清朝算計的策略

而順治皇帝的九白宴(當時叫做六白宴)也開闢了清朝滿漢全席的歷史。

在清朝統一北方的戰爭中,留下的印記非常多。比如北嶽從河北遷徙到山西,就是這個時期發生的事情,非常符合那個年代“利用山神鎮壓”的民間習慣。而做這件事的,非黃教領袖不能為也。

清朝統一北方,獲利最大的則是西藏。原本西藏只是偏於西部的一個遙遠山區,但是到了清朝,西藏的活佛地位是與皇后平級的。而且至此幾百年藏傳佛教都香火不斷。

清朝統一中國北方,是一個長期鬥爭的結果,很多情況因為漢語記載不清晰導致很多人不知道,隨著近些年國外和蒙古文記載,這段歷史越來越多的呈現在世人眼前,成為一段“嶄新”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