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龍灣的下一個“風口”?科技城北片總體規劃來了

《溫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體規劃(2017-2035年)》批後公告

時間:2019-10-18 來源:市規劃局(市測繪與地理信息局)

編制單位:溫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批覆時間:2018年9月11日(溫政函[2018]138號)


一、規劃範圍

本次規劃四至範圍為:東至蘭田浦、南至黃石山、西至炮臺山、北至甌江。規劃總用地面積為4.42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面積約為4.21平方公里。


重磅:龍灣的下一個“風口”?科技城北片總體規劃來了



二、規劃期限

本次規劃期限為2017-2035年,其中近期至2020年,中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


重磅:龍灣的下一個“風口”?科技城北片總體規劃來了


土地使用現狀圖▲


三、規劃定位

以科創為引領,現代服務業為主導,融合高端智造,總部經濟,科創金融,生態旅遊、智慧宜居等科技產業要素,形成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沿海產業帶現代服務業的新平臺、溫州都市區東部複合中心新引擎。


重磅:龍灣的下一個“風口”?科技城北片總體規劃來了


規劃結構圖▲


四、承擔職能

全球層面:積極搭建系統性的網絡、組織和服務體系,創建全球溫商人才迴歸創新創業的服務家園。

國家層面:承擔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自主創新研發的策源地,發揮未來資源整合、產業升級、成果轉化、機制創新、人才聚集等方面的先導示範作用。

浙南層面:打造輻射浙南地區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助推整個浙南地域的產業轉型升級和佈局調整。

溫州層面:加快城市創新能力提升和發展方式轉變,構築江海特色彰顯的科技服務核心和智慧生態新城。


重磅:龍灣的下一個“風口”?科技城北片總體規劃來了


土地利用規劃圖▲


五、規劃規模

用地規模:總用地規模約為4.42平方公里,其中規劃建設用地規模為4.21平方公里。

人口規模:規劃至2035年溫州高新區的總人口約為9.3萬人,其中居住人口約5萬人,就業人口約4.3萬人。


重磅:龍灣的下一個“風口”?科技城北片總體規劃來了


產業空間佈局規劃圖▲


六、總體佈局結構

本次規劃總體佈局形成“兩核強高新、兩軸聯發展、兩區築產城”的整體結構。

兩核:為高新極核及黃石山綠核;

兩軸:分別為以快速路G330國道為軸帶形成的區域聯動發展軸和結合甌江沿岸高品質景觀帶建設形成濱江公共活力軸;

兩區:指兩大類功能分區,包括以科技研發、職能製造為主的科創智造園區、以時尚居住為主的時尚生活園區。


重磅:龍灣的下一個“風口”?科技城北片總體規劃來了


綜合交通規劃圖▲


七、建設用地佈局

規劃居住用地104.69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24.85%,人均居住用地約20.94平方米;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為20.22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4.80%,包括文化設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和宗教用地;規劃文化設施用地面積5.38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的1.28%;教育科研用地約13.51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約3.21%,主要以中小學用地為主,規劃佈設4所小學、1所初中;本次規劃範圍不設獨立的體育用地,在龍灣中心區奧體中心已佈設有區級體育賽事場館用地,本片區可與其共享設施,本次規劃範圍內需設1處黃石山體育公園,為非獨立體育用地,規劃結合社區中心設置,用地面積不宜小於1萬平方米;本次規劃範圍不設獨立的醫療衛生用地,根據醫療專項規劃黃石山南側及東側已規劃有區級醫療衛生用地,本片區可與其共享設施,本次規劃範圍內需設1處街道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本次規劃範圍不設獨立的社會福利用地,本片區按規範要求主要考慮配設社區級老年服務設施;宗教用地1.29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的0.31%;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為23.41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5.56%;工業用地均為新型產業用地功能(M0),用地面積約為78.27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18.58%;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為116.21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27.58%;公用設施用地為3.64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0.86%;綠地與廣場用地約74.86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17.77%。

八、產業空間佈局

本區以二產、三產發展為主導,致力於構建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協同的多元化體系。

高新技術產業——規劃形成五大科創園區,分別為科技智造小鎮、生命健康園、科創夢想港、黃石智慧谷、甌江創意小鎮。

現代服務業——分為片區的創新服務中心——創新金融港和社區商業等服務設施。

九、綜合交通

1、對外交通規劃——主要為內河航道,主要指大浦河為九級航道。

2、道路系統規劃——規劃佈局“一橫一縱”快速路,為機場大道和G330國道北段(機場大道以北);三條縱向主幹路,分別為曹龍路、G330國道南段(機場大道以南)和永強大道;“兩橫五縱”次幹路,兩橫為藍濱路、中興路,五縱為金江路、致富路、金龍路、金盤路、雷達路;27條城市支路。

3、交通設施規劃——規劃沿中興路預留一條東西向中運量公共交通線;沿機場大道、永強大道、曹龍路、中興路和G330國道設置快速公交(BRT),並設公交專用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