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资格,你懂“三观”吗?

​​有一个考点可以说是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备考过程中的重难点,那就是“三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备考过程中,很多人都会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傻傻的分不清楚综合素质中的“三观”。其实“三观”就是指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看起来很简单哈,其实真正答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多考生就是在这一块知识点上误失了分数。如果就缺那么几分就能过线,那失去的这几分是不是就很让人遗憾呢?今天就带领大家好好区分一下这“三观”。


考教师资格,你懂“三观”吗?


首先是教育观。教育观这一块主要考查的是素质教育内涵方面的内容,在备考中需要以单选和案例分析题来进行备考。考生们可以主要理解记忆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又包含哪些内容。像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就可以用一个口诀快速学习掌握,即“个性提速创两全”。

其次是学生观。这一部分主要是希望考生通过学习学生观,能够了解和掌握学生存在的特点以及成为人民教师后应该如何更好的、准确的去对学生进行施教。记住三句话: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最后就是教师观。可以从四个关系来看,即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注意,新教师观强调引导学生,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回答与“三观”有关的题时,需要首先明确题干中给出的是哪一观,然后根据具体内容结合案例中的材料回答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