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前旗70年——文化事业从百废待兴到繁荣发展

建国70年来,乌拉特前旗群众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成为百姓幸福生活的“加码器”。

大家知道,刚成立的新中国,在历经多年战争创伤后,几乎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在文化事业领域更是乏善可陈,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广播、图书、报纸等严重不足,百姓的文化生活十分贫乏。老百姓买书、借书这样的事都不容易,更别提看电视、听音乐等其他形式的娱乐项目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基本就是村头偶尔放的几场投幕电影。

数说前旗70年——文化事业从百废待兴到繁荣发展
数说前旗70年——文化事业从百废待兴到繁荣发展

1957年之后,随着各地乌兰牧骑的成立,乌兰牧骑的入村表演为百姓生活增添了一定的色彩,但文化资源依然匮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迎来了新契机,与上世纪80、90年代以看文艺演出、电影为主流的文化活动相比,广播、电视、报纸、微信、图书馆、电影院等文化载体可谓层出不穷,村村建起文化活动室、活动广场,图书室,即使在偏远的山区都可以实现家家看电视、听广播、上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人过上了幸福、舒心的好日子。

数说前旗70年——文化事业从百废待兴到繁荣发展
数说前旗70年——文化事业从百废待兴到繁荣发展

如今,乌拉特前旗获评全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旗有专业表演团体1个,有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1个,公共图书馆1座,藏书13万余册。全旗有广播电台1座,7个地面数字信号发射站,广播人口覆盖率100%;有电视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百姓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记者:章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