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蘋果遇上產量大年 地頭收購價每斤普降一塊錢

眼下正值紅富士蘋果大量上市,價格威風不再,開始“蘋”易近人。目前又紅又大的蘋果一斤批發價僅5塊錢,蘋果價格為何大幅走低呢?

煙臺蘋果遇上產量大年 地頭收購價每斤普降一塊錢

地頭收購價,每斤普降一塊錢

據山東省濰坊市山北頭村村主任金鳳宇介紹說:今年的蘋果產量還可以,可價格卻不那麼盡如人意,每斤普遍跌了一塊多錢。直徑85毫米以上的優質果去年每斤能賣到8塊錢以上,可今年每斤只能賣到6.5元左右,“直徑80毫米的一二級混合果,收購價僅2.6元/斤到3.2元/斤,去年能賣到3.5元/斤,甚至4元/斤以上。

在煙臺棲霞,蘋果收購價也同樣回落。地頭價格比去年一斤便宜1塊錢,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的紅火價格,後面恐怕是再難出現了。但價格回落,收購商們的選果要求卻更加嚴格。個頭、顏色都要求特別高,一筐蘋果七八十斤,賣上高價的蘋果只有十幾斤。

晚熟十餘天,走貨將“細水長流”

記者走訪中,不少果農們表示,今年的蘋果成熟時間相較往年要晚,這讓他們等待得有些焦躁。按照往年,在煙臺蓬萊蘋果產區,進入九月下旬,紅將軍蘋果收穫通常臨近收尾,到十月中旬,紅富士就開始採摘,到十月底基本接近尾聲,但今年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前些年十月底蘋果基本採摘收尾,但今年現階段才是蘋果集中採摘的時候,比往年整整晚了十餘天。據瞭解,造成以上原因主要是受氣候的影響,造成了蘋果晚熟。

據悉,今年蓬萊等地區相對比較乾旱,但好在濰坊市山北頭村有機井能抗旱。經過及時澆灌,旱情緩解,因此產量受影響不大,但成熟時間卻出現了推遲。每年“十一”前後,蘋果都會摘袋上色,但今年最早摘袋的那批蘋果上色並不理想,出現返青等問題,造成大部分果農都推遲了摘袋時間,而摘袋之後還需要上色期,所以最終造成上市時間推遲、上貨量不集中等現象。相對往年上市晚,而且上貨量不集中,果農們推斷,銷售週期肯定會拉長,預計今年收購期可能要延長至11月底。這種狀況下,上市晚,而且上市量‘細水長流’,恐怕是今年的特色。

價格走低,不少果農選擇入冷庫

辛辛苦苦種植的蘋果一上市就遭遇“滑鐵盧”,這讓果農們一時難以接受,但面對這樣的市場狀況,他們也並沒有抱怨連連。走訪中記者發現,將採摘的蘋果存入冷庫,等待“反季銷售”成為不少果農們的首選。

近幾年來,“反季銷售”讓果農們頻頻嚐到甜頭,所以今年他們也並不著急銷售。採訪中,果農告訴記者,隨著冷庫越來越多,很多果農會選擇把蘋果存入其中,而且一些冷庫也大量收購蘋果,存放起來等待時機銷售。“一般情況下,蘋果集中上市時的價格都比較低,不少客戶會把收購的蘋果放入冷庫,等到春節前後價格很可能會翻番,遠遠超出了存放冷庫的費用。”一位果農透露,正因為如此,今年不少果農也想到了存入冷庫等待好時機,以賣個更好的價錢。

“按照往年的經驗來看,到春節前後蘋果的價格都會高出一塊錢左右。”採訪中,一位果農也算了一筆賬。他表示,按照畝產8000斤計算,5畝地可以收穫4萬斤蘋果,即20噸。“現在冷庫儲存費一噸才幾百塊錢,春節期間每斤漲價1元,4萬斤蘋果就多賣4萬塊錢,遠遠超出冷庫儲存費。”這位果農期待著春節期間,蘋果的價格能夠“翻盤”。正是因為這種“囤貨”行為的存在,因此目前真正流入青島等山東其他城市水果市場上的煙臺蘋果數量並不多。

扎堆上市又逢大年 雖然豐產恐難“豐收”

據瞭解,目前青島本地蘋果產區的蘋果也開始大量上市。去年正好趕上小年,產量原本就少一些。此外,去年因受到冰雹等自然災害的影響,甘肅、內蒙古等蘋果產區受損失較大,出現了一定的減產。受市場因素影響,當市場上蘋果供不應求的時候,其價格就會受到影響,這是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蘋果價格猛漲的原因。而今年趕上大年,蘋果產量增幅在20%左右。此外,就山東半島來說,棲霞等蘋果主產地迎來豐收年,而就全國來說,陝西、甘肅等產地蘋果也大量上市,甚至有些地區的蘋果出現了滯銷。根據央視網報道,甘肅禮縣蘋果豐收卻堆積如山,過去每斤五元錢的蘋果現在低到1毛錢一斤。

蓬萊市蘋果種植戶趙先生也介紹,因為陝西、甘肅等地蘋果價格更低,不少客戶“轉戰”這些區域,所以外地收購商也減少。他分析認為,蘋果跟其他的水果不同,無論是山東半島還是陝西、甘肅等蘋果主產區,蘋果上市的時間都集中在10月中旬前後,“時間無法錯開,一般情況下都會扎堆上市,而且今年又碰上大年,蘋果大豐收,因此供過於求的狀況之下,價格自然會出現回落。”在這種狀況之下,對於種植戶來說,豐產難“豐收”。

即便這樣,種植戶們對後市還是懷著希望。果農表示:煙臺蘋果脆甜多汁,耐儲存,可以銷售到明年,而西部一些地區的蘋果不耐存儲,只能當應季水果來賣,所以說後面不是沒有‘翻盤’的可能性。

關注微信公眾號:水果觀察( ID:Fruit_observer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及行業深度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