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3.5為什麼你辦信用卡、貸款會被拒絕?

「貸款」3.5為什麼你辦信用卡、貸款會被拒絕?

本節概要

大家在申請貸款信用卡時,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本以為自己是個“王者”,銀行肯定跪舔秒批,結果發現原來就是一“青銅”,貸款被拒一臉懵:我這麼優秀的借款人為什麼會被拒貸?

1. 審批未通過,銀行到底在“怕”啥?

(1)不良率

貸款和信用卡逾期造成的不良率,關係到銀行的利潤和員工收入,所以銀行會採取各種辦法降低不良。

你可能會疑惑,銀行藉以制衡借款人的手段這麼多:抵押、查封拍賣、徵信報告收錄各種信息、各種催收手段、法院失信人名單、甚至還有惡意不還款被判刑的,銀行還有什麼好怕的?

即使有如此多的制衡措施,甚至可以查封拍賣借款人的房產,銀行也非常不願意做後期處置工作。因為處置效率低,各種成本很高,即使最終是借款人為這些成本埋單,也不值得。

首先,大批量處置,會造成借款人群體集體反彈情緒,比如美國次貸危機的時候,大量貸款客戶還不起貸款被收回房屋,房貸機構被指責審核太寬鬆,過度放貸。其次,大量拍賣房產,可能造成房產價格下跌,即使拍賣成功,所得款項並不足以還清銀行貸款。除此之外,涉及到多頭負債(借款人找很多銀行機構和個人借錢),資不抵債,拍賣也不能全部還款。房子拍賣都解決不了問題,更不用說汽車抵押或者信用貸款了,不良貸後管理非常頭疼。所以,很多銀行和機構內部考核非常嚴格,誰放出去的貸款,誰負責收回來。這樣也導致銀行審批貸款進一步嚴格。

(2)政策限制

一方面,為了維持金融系統穩定,銀保監會、央行出臺了各種管理措施,要求金融機構資本充足率達標(可以簡單理解成銀行自己的家底要夠厚,不能過度加槓桿)。另一方面,為了服務和引導經濟發展,政策規定不能發放貸款給高耗能汙染、房地產等限制行業,最近又要求必須增加民營企業的貸款比例,但其實銀行本身更願意放貸給安全係數高的國企。

涉及到個人貸款方面,政策要求消費貸款單筆金額不超 100 萬,貸款不能用於買房炒股等高風險投資,但其實銀行本身也願意把錢借給買房的客戶,房貸客戶的不良率一直非常低。

綜上所述,監管限制加上金融機構自己作為盈利性企業需要控制不良率,兩方面原因造成了目前我們能感受到的貸款信用卡審批局面。

2. 如何破解不良恐懼和政策限制帶來的困擾?

既然不良率如此重要,銀行是通過什麼辦法降低不良率的呢?瞭解金融機構的思路,非常有助於貸款人更輕鬆通過審批,成為銀行“喜歡”的客戶。銀行主要從三個維度控制不良率:

(1)還款意願借款人要有還款意願。

很多“老賴”其實有還款能力,但就是抱著那種“憑本事借來的錢為什麼要還”的心態,銀行最怕這種起初就心懷不軌的客戶。那銀行是怎麼甄別這類客戶的呢?

● 通過徵信報告看逾期記錄。經常逾期的人,要麼還款意識不強,要麼沒有還款能力。

● 看犯罪記錄、訴訟、被法院執行的記錄。比較嚴重的行為很好理解,但是有一些情況也會被冤枉,比如自己作為原告訴訟被告,這種訴訟行為,有的銀行也會直接拒貸。還有酒駕被逮到坐牢這種犯罪記錄,跟銀⾏解釋也意義不大。

● 看是否處於不良率居⾼不下的特定地域、行業。比如從數據上看,某個省份的貸款不良率很高,那麼銀行就可能會一刀切,拒絕這個省份所有人的貸款申請,不問原因,因為太難甄別了。當樂視網處在風口浪尖的時候,幾家銀行直接給樂視員工降低了信用卡額度;鋼材貿易行業崩盤的時候,銀行齊刷刷拒貸並緊急收回貸款。

申請人應對措施:

● 申請貸款信用卡的時候,向銀行證明自己有強烈的還款意願這點很重要。

● 保持良好的徵信記錄,避免逾期。如果自己的徵信報告還是空白,可以申請一張信用卡先用著,讓銀行看到有較長時間的良好履約記錄。

● 絕對不能有犯罪、被執行記錄,儘量不要涉及打官司訴訟事件。

(2)還款能力

光有還款意願還不夠,還需要有足夠的還款能力。那麼,銀行怎麼甄別還款能力呢?

● 首看第一還款來源:比較硬的工資、房租、公積金等固定收入,可以作為補充的分紅,版權投資性收入。

● 再看第二還款來源:房產、股權、車輛、固定資產抵押品,第一還款來源沒辦法償還貸款時,第二還款來源可以補上。只有第二還款來源,比如名下有房產,但是沒有第一還款來源,銀行也不願意放貸,只有小貸公司,典當行這種利率較高的機構才願意放貸。如果第二還款來源還不夠,銀行會要求額外的擔保,讓其他個人或企業做擔保。

● 收入負債比(每個月的收入用來歸還貸款賬單的比例),資產負債比,也是銀行重點考慮的因素。

● 貸款人從事的行業,貸款用途,年齡也都可以用來輔助判斷還款能力:戰地記者、高空作業類崗位可能造成借款人突然失去還款能力的情況,從業沒落行業收入大概率是逐步降低的,年齡小於 25 收入大概率不組,大於 60 歲收入會快速降低…

申請人應對措施:

● 向金融機構展示自己的第一還款來源能力,比如之前很多收入是通過微信支付寶接收的,改成用銀行借記卡接收,因為銀行不關注支付寶和微信賬單。比如在自己親戚公司工作,收發工資銀行卡姓姓都一樣,銀行流水單打印出來特別像假的,這種情況可以換自己配偶的借記卡接收工資。(3.7 節會專門講流水)

● 證明自己有足夠的第二還款來源,即使第一還款來源收影響,銀行也不用擔心。提供房產證、車輛登記證、存款基金證明、其他有房產的直系親屬作擔保。

● 證明自己的收入負債比例是合理的,銀行會從徵信報告判斷一個人的負債/月供金額是多少,所以要讓自己的徵信報告看起來漂亮。(3.6 節會專門講徵信)

● 證明自己不是高危職業,沒有從事銀行不喜歡的行業和職業,比如博彩業、 中介行業、小貸擔保典當行業等。

(3)催收難度

催收難度也是銀行重點考慮的因素,比如非中國國籍的人,銀行起訴借款人執行困難很大,國內打官司很難實現,去借款人所在國家打官司更難。

對於軍人、律師、公檢法、放貸行業從業者,這些類型的職業要麼非常清楚風控催收手段,有反偵察意識,要麼職業敏感,金融機構發現不良後處置難度比其他職業更難。

申請人應對措施:一個家庭的主借款人,最好不是銀行擔憂的職業和崗位,打消銀行的顧慮。

(4)貸款用途

有些貸款用途銀行本來就不喜歡,比如貸款用於賭博,娛樂,炒股炒期貨風險投資;還有一些銀行喜歡但政策不友好,比如買房,優質房地產企業。但實際情況又很難區分一筆貸款的投向,比如老公做外貿生意,老婆在學校上班當老師,以老師的名義貸款,到底有沒有給老公用,很難界定。

申請⼈應對措施:

● 不要傻傻撞槍口,區分一下自己的資金去向,用那些銀行喜歡的貸款用途申請貸款,比如大額消費、裝修、個體戶或者企業經營。

● 向銀行申請信用貸、信用卡之前 12 個用,不要申請網絡貸款。銀行不喜歡有網貸申請記錄,或者網貸未結清的客戶,甚至連 X 唄,微 X 貸這種比較溫和的網貸都不喜歡。

(5)“知已知彼,百戰不殆”

各家金融機構都有自己風格的風控邏輯。比如中農工建四大行,審批條件嚴格,但是利率低;平安銀行信用貸產品審批相對寬鬆,但是利率較高,覆蓋更多不良貸款;城商行和農商行為了搶市場,會有各種細分產品,比如包商銀行專們針對農戶放貸。

關於信用卡下卡偏好,建行、渣打特別在意申請人的持卡數,超過 4 家銀行直接拒貸,興業、光大、超過 8 家直接拒貸;招行特別在意總授信額度,他行信用卡總授信額度超過 30 萬,再去招行申請信用卡,白金卡基本無望。

此文為思路,前面文章有詳細申卡介紹。

本節小結

1.銀行和金融機構本意是通過放貸賺利差,特別不願意處理不良,即使有房產抵押可以拍賣房產。

2.瞭解貸款被拒背後的原因和金融機構的審批偏好,從還款意願和還款能力兩個角度著眼,讓自己成為金融機構“喜歡”的人。

以上內容為文章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