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专注、坚持是一种轨道,冥想是看似最难,实则最易的切入口

在问答网站上,有无数人在问:

怎么变自律?

怎么提升专注力?

怎么才能坚持做一件事?

大家都渴望拥有这些品质,这样才能置心一处,而非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从大脑运转的角度看,自律、专注、坚持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自律、专注、坚持是一种什么状态?

自律、专注、坚持,有很多共通之处,如果抛开表面的文字,它们有很多交集,大体说的都是这样一种状态:

你能有意识地引导你的注意力去关注某事,并且能够持续地关注。

比如,你打算学英语,你能说服大脑,在计划的时间里,去学,专心地学,持续地专心地学。

比如,你打算跑步、健身、减肥、运动,你能说服大脑,在计划的时间里,去做,专心地做,持续地专心地做。

道理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很难。难在哪里?

我们知道自律、专注、坚持很重要,但是这些「知道」,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如果要付诸行动,则需要无意识的参与。

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只是在意识上,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但是身体就是不听使唤,行动不起来。

原因当然有很多,其中之一是你的无意识认为这件事情不重要、不有趣、不值得。它不愿在这件事上多做停留。

同时,它还会想方设法向意识领域投射一些,它认为轻松、有趣或紧急的事情,让你忙碌起来,无暇去想。

如果某些时候,你成功说服了自己去做某事,非常好。但很可能,还没做多久,你又感到无聊、厌倦、动力减弱。这时候,如果遇到一些挑战,就会趁机打起退堂鼓。

我们想要自己一往无前,全情投入,但总感觉少了一些「指哪打哪」的魄力和坚定。

问题是,怎么才能够变得自律、专注、坚持呢?

自律、专注、坚持都是一种习惯,就像是一条轨道,如果你在轨道上,无论你做什么,都带有这条轨道的惯性。

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TA做什么都能坚持。

TA能坚持学英语,坚持跑步,坚持冥想,坚持健康饮食……因为TA在坚持的轨道上转着,无论他干什么,都带有坚持的惯性。

自律、专注、坚持是一种轨道,冥想是看似最难,实则最易的切入口

问题的关键是,

怎么才能进入这条轨道呢?

怎么才能养成一种习惯呢?

怎么才能形成一种势能呢?


起点很简单,

从“要做”开始,

从“意图”开始,

从“打算”开始。


用英语说就是——intention。


你下定决心要做某事,

于是你有意识地引导注意力去关注某事。

当注意力跑偏的时候,

你轻轻地把它唤回,

一次又一次。

你一再重复这个心理活动,

无数次重复,

它就会变成一种心理习惯。

习惯即轨道。

不知不觉,你已然进入新的轨道。

我们想变得自律,更好地做事;但真相是,只有在做事中,我们才能培养自律

我们想要培养一个好的习惯,然后更好地做事;殊不知,我们只有在做事中,才能培养好的习惯。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说不清楚。

这是一个齐头并进,互相交织的过程。

你想要进入自律、专注和坚持的轨道,需要从做一件事开始。

很多事都可以。

学习、唱歌、画画、写作、跑步、射击等各种活动,都可以成为你进入自律轨道的切入口。

你可能还在纳闷,那到底怎么才能做到呢?

答案很简单。

只有「做」,才能「做」到。

你「想」怎么才能做到,那永远「做」不到。

别琢磨了。

培养自律和专注,没有捷径。

你只有按照自律的习惯去做事,才能养成这种习惯。听起来有点绕,但事实就是如此。

开始做吧。

开始,永远都不晚。

带着爱和友善,做什么事都可以。

因为任何事进入到深度状态,都是一种冥想。

全然专注,又全然放松;不施加任何控制,身心如行云流水。

培养自律、专注和坚持,冥想是看似最难,实则最易的切入口

抛开各种活动的表象,冥想是最内核、最本质的一种运动。它看似最难,其实最简单。

因为冥想之后,你能明显感受到精神状态的改善。如果中间有几天中断,你很容易感受到状态的倒退。这种积极的反馈让你很容易坚持冥想。

这就是为什么冥想和吃饭、睡觉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吃饭会饿,不睡觉会困,不冥想会散。

吃饭能管饱,睡觉能解乏,冥想能定神。

但是你不必担心,冥想会上瘾。因为冥想是一条船,渡你到彼岸之后,你可以继续静坐,也可以在生活的行走坐卧里继续冥想。

冥想就是生活的一个微缩场景,在这里,你能碰到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你在这里习得能力和智慧,然后运用到生活当中。

说到这,咱还有点没说透,那就是为什么冥想能够培养自律、专注、坚持。

要解释这点,首先要了解,为什么我们注意力容易发散、跳转,它很难在我们想做的事情上停留?这就要说到注意力的三种即兴运动。

注意力的三种即兴运动 & 为什么冥想能够培养稳定的注意力

冥想是培养自律和专注的一个非常高效的场景。原因要从注意力的运转规律开始说起。

《The Mind Illuminated》一书指出,注意力的即兴运动有三种方式,扫描、黏住、交替。

# 扫描是指我们的注意力总是从一个事物跳转到另一个事物。从外部世界到内心想法,大脑在不停搜索、扫描,寻找有趣的事物。

# 一旦某个事物,某个想法,某种感觉引起你的兴趣时,你的注意力就被捕获了,比如你读书的时候,窗外救护车的声音,会抓住你的注意力。但过一会,你的注意力还会回来。

# 这就是注意力的交替。每个人的注意力都在不停地交替,但是没有静观的人很难察觉到注意力的交替,而高阶冥想者较为容易察觉。

在冥想的初级阶段,我们练习有意识地引导注意力,有意识地去关注呼吸带来的感觉。此时,你暂停了注意力的即兴运动。

但是,没过多久,你会发现自己走神了。所以,你还要把注意力放回到呼吸上来,并保持在那儿。这意味着你想要停止一切注意力的随机运动。

你会发现,维持注意力比引导注意力更难,甚至不由你控制。因为让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维系一段时间,是由大脑无意识部分控制的。

无意识会自动衡量,我们正在关注的事情和其它事情,哪个更重要,更有趣。

如果你关注的事物足够重要或有趣,那么注意力很稳定。

但如果无意识认为其它事情更重要或更有趣,这个平衡就会打破,注意力就会漂移到别处。

这个权衡过程是由无意识控制,意识控制不了。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意识来影响无意识。

因为我们在意识领域关注的任何信息,都会通讯给无意识。当你在意识上「想要」关注呼吸,你的无意识就会接收到这条讯息。

而你不仅是「想要」关注呼吸,还会在走神后,不断回到呼吸上来,重复这个简单的心理过程,就可以训练无意识部分,持续地专注某事。

通过意识影响无意识,无意识会慢慢接受这样一个信息:此时此刻,呼吸是最重要的。到那时候,关注呼吸变得越来越容易,走神会越来越少,越来越短。甚至在一个想法刚出现,还未让你走神时,你就意识到了。

这和体育训练的道理是相通的。比如,在射击中,你“想要”射中,然后一次次练习手、眼、脑的协调性,然后你会越射越准,直到能够稳定地射中。

回到冥想中,你有意识地、持续地关注呼吸,逐渐会成为习惯,取代扫描、黏住和交替三种即兴运动。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别小瞧关注呼吸这个简单的动作。

当我们带着一种清晰的意图,重复简单的任务,便可以改写无意识的活动,重塑心智。

这也是冥想的核心所在。

在冥想中,我们关注呼吸,不因想法而分心,不因枯燥而厌烦,也不因畏难而放弃。

当你体会到这种感觉后,很自然地,你会把它代入到生活当中。以同样的态度,关注着我们所爱的人和事。


Mindiverse创始人——

Cico,荷兰在读博士,研究兴趣涉及人工智能、哲学、数学、生物的交叉领域。对中、英文的深度使用,让他开始觉察大脑的规律和语言的局限。近年的冥想练习又整合融汇了以往的积累,令其重塑心智,有所体悟,开启分享之旅。

个人主页https://hi-it.org。

更多冥想语音引导和哲思分享,也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Mindiverse,或是访问我们的中文网站https://cn.mindiver.se


自律、专注、坚持是一种轨道,冥想是看似最难,实则最易的切入口

自律、专注、坚持是一种轨道,冥想是看似最难,实则最易的切入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