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走进陕州古城,驻足在蛤蟆塔下,漫步在林荫步道,流连于黄河岸边,穿梭于天鹅湖上,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陕州古城牌坊

陕州古城位于三门峡市黄河之滨,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改置陕州后,历代或为州,或置县,均为州、县治所。古代就有"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树半城田"之说。周文王之弟召公曾封此邑,教民于甘棠树下,民感其德,建祠纪念,故陕州又称甘棠旧治。历史上有名的夏商征战、周召分陕、假虞灭虢、秦晋之战等典故,无不见证于此。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宝轮寺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太宗李世民曾于公元637年春日游历陕州,登城楼俯眺原野,见回舟碧缀,烟霞密翠,斑红芳菲,花柳川岫,聊以命篇《陕州咏》。以后唐玄宗、韩愈、杜甫、柳公权、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杜牧等以及宋代政治家司马光、王安石,金、明、清代许多文人志士都先后游于此。唐西台侍郎上官仪、昭容上官婉儿的故居在城东北隅上官巷,北宋诗人魏野的草堂在城东三里桥。城西是太阳渡,城北是万锦滩,城内有羊角山、钟鼓楼、宝轮寺、文庙、关庙、禹庙、召公祠、蛤蟆泉、石牌坊等古建筑。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宝轮寺塔

解放战争时期,从1947年9月至1949年5月,人民解放军和地方武装曾先后5次解放陕州城。解放军4纵13旅38团团长刘增业就牺牲在解放陕州城的攻城战斗中。1949年5月20日,随着陕州城的最后一次解放,陕州地委、专署、军分区,陕县县委、县民主政府与5月25日进驻陕州城,领导人民夺取了陕县和陕州地区的彻底解放。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宝轮寺塔,俗名蛤蟆塔,原为陕州城内宝轮寺的寺塔,始为唐僧道秀所建,金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年)僧人智秀重建,距今已有800余年。寺已早毁,唯塔独存。此塔塔门面南,平面作正方形,为13级迭涩密檐式砖塔,塔高26.5米,塔围21.6米,用青灰条砖一顺一丁垒砌而成。因在塔旁击掌有蛤蟆式回音而得名“蛤蟆塔”,该塔同北京天坛回音壁、山西普救寺的莺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琴,同列为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1960年三门峡大坝拦洪后,由于陕州城地处原高坝深库设计的淹没区,陕县党政机关和居民全部搬迁至新城,即现在的三门峡市区,这里变成一片空地。后被开辟为陕州风景区,古陕州城的轮廓依稀可辨,宝轮寺塔、石牌坊等古迹得到了保护和修复。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天鹅湖大酒店

走进陕州风景区,但见林木葱茏,绿树成荫,湖光山色,鸟语花香。古牌坊岿然屹立,蛤蟆塔高耸入云,天鹅湖大酒店金碧辉煌。太阳渡上一望无际的向日葵金光灿灿,红旗猎猎,游人如织;滔滔黄河奔腾不息,蒙华铁路、运三高速公路两用黄河大桥如长虹卧波。青龙涧河、苍龙涧河似二龙戏珠从古城旁边注入黄河。天鹅湖碧波荡漾,数十只白天鹅在湖中游弋。一派旖旎祥和、繁荣昌盛的美好景象。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欢庆祖国70华诞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陕州古城西边太阳渡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油葵基地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三门峡公铁两用黄河大桥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黄河对岸的古下阳城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滔滔黄河东向去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黄河岸边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枯水期游轮也休息了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黄河滩涂的大豆玉米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青龙涧河入黄河口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天鹅湖湿地公园


三门峡陕州古城换新颜


青龙涧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