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從裝卸工到985教授,他本碩博連讀,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從本科、碩士、博士到留校任教,一路走來,他在

北京師範大學呆了整整40年。他說,每當自己有比較重要的文章要發表,首選的刊物一定是《北京師範大學學報》,因為他是北師大人,是北師大培養出來的。他就是北京師範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勇,愛校如斯,令人動容。

逆襲!從裝卸工到985教授,他本碩博連讀,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劉勇,文學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師範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現當代文學學科帶頭人、文化影響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副主編。

逆襲!從裝卸工到985教授,他本碩博連讀,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從裝卸工到博士生導師,奠定了他的文學底色

提起自己的學生時代,劉勇表示,他的中學時代比較特殊,不僅給他留下了深刻的記憶,還成為了他日後學術研究的重要源泉。從1972到1976,兩年初中、兩年高中。學習時間雖然不足,也沒有正規的教材和規範的教學計劃,但當時的老師們展現出來的風采卻令人終身受益。

高中畢業後,步入大學之前,劉勇還當過兩年多的裝卸工。幹活的隊長是一箇中年婦女,對劉勇很是關照,總對他說:"你今後總是要考大學的,抓緊時間多看幾本書!"這也為劉勇最終考上大學提供了巨大的精神鼓舞和實際的幫助。

無論是中學生活,還是裝卸工體驗,都成為了劉勇文學閱讀、學術研究的底色。"文學是以人生為底蘊的"這句話,正是劉勇通過親身經歷感知而來的。

逆襲!從裝卸工到985教授,他本碩博連讀,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師從多位大家,四十年如一日堅守北師大

提起自己的母校,劉勇表示自己深受北師大淳樸、低調而紮實的教學科研環境和學術氛圍的感染,同時也受到了很多老師的薰陶和教誨——

蔡清富老師是他大學本科一年級第一門課程《中國現代文學史》的主講老師,也是引領他走向現代文學研究道路的人。朱金順老師是版本目錄學和史料學方面的專家,也是他的碩士生導師;朱老師治學嚴謹認真,特別是對資料辨析的能力,對他後來學術研究中特別注重史料有很大幫助。劉錫慶先生讓他真正理解了文學和人學的關係。張恩和先生則教會他怎麼寫出高水平文章……

人們經常講:"大學貴在大師。"從本科、碩士、博士到留校任教,在北師大度過了40年的劉勇對這一點有著深切的感受,這也是他一直不願離開北師大的重要原因。

逆襲!從裝卸工到985教授,他本碩博連讀,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諸多榮譽加身,更偏愛來自學生的肯定

如今的劉勇,功成名就,大大小小的榮譽只多不少,但最讓他引以為傲的是2012年獲得的"最受本科生歡迎的十佳教師"。這雖然不是什麼學術頭銜,但對他個人而言是一個終身的榮譽,因為這是學生直選的,直接體現了學生的心願。在他看來,作為北師大的一名教師,把課講好是最重要的,這是崇高的職責和榮譽。

他編寫的《中國現當代文學》被評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他給本科生開設的"中國現代文學史"課程獲評了"北京市精品課程"。而這些成就源於他在教學工作中非常注重瞭解學生,認真體悟學生的學習需求。如何編寫出一部更好、更精的經典性教材,是他給自己定下的一個嚴峻任務。

逆襲!從裝卸工到985教授,他本碩博連讀,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做學生,他博採眾長,在生活中感悟文學真諦;做老師,他敬畏課堂,在工作中積澱教學經驗。他以40年的執著堅守,40年的樸素追求,貫徹著北師大亙古不變的精神——"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延伸閱讀: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的前身是中國語言文學系,創建於1902年,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中文院系。2003年,以中文系為基礎成立了文學院。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裡,文學院建設、規範、開創了多箇中文學科領域,為推動中文學科現代化,以及中國語言、文化、文學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魯迅、錢玄同、沈從文等一大批學術巨擘,曾在這裡教書育人、摹畫耕耘,鑄就了北師大中文學科深沉樸實的氣質,燦爛輝煌的歷史,形成了堅守學術家園、致力現實關懷的優良學風。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中文學科在全國同類學科中一直保持著領先的水平。

它是:全國首批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全國首批建立的兩個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之一,全國首批建立的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全國首批中文一級學科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全國首批建立的兩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文藝學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中心進行的學科評估中,北師大中國語言文學學科一直名列前茅。2016年,中國語言文學學科以最好成績獲評A+等級;2017年,中國語言文學、語言學被列入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

關注"北京師範大學招生辦"頭條號,獲取更多關於北師大的最新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