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我們有能力在月球製造水和氧,年底登月去“挖稀土”

中國科學家:我們有能力在月球製造水和氧,年底登月去“挖稀土”

嫦娥四號

隨著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不斷刷新記錄,中國嫦娥登月受到了全球的矚目。不過中國的是腳步永遠不會止步不前,嫦娥四號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我們還要做什麼呢?

根據中國探月工程副總師於登雲的介紹,中國嫦娥探月計劃分為三步走,即“繞、落、回”,嫦娥一號與嫦娥二號實現了“繞”、嫦娥三號與嫦娥四號實現了“落”,接下來的嫦娥五號將向其最後一步“回”。嫦娥五號將於今年年底發射,其任務就是實現地月之間的往返,並採集月球土壤樣品帶回。

中國科學家:我們有能力在月球製造水和氧,年底登月去“挖稀土”

月球表面

帶回月球土壤不僅僅具有象徵意義,更有著很大的研究價值,像月球的土壤中含有鋁、鐵、鈣、鈦、錳、鎂、鉻、氦等各種元素,按地球上的標準來看,那就是妥妥的“稀土”。我們知道地球的稀土對於工業而言十分重要,而月球“稀土”同樣如此,之所以月球被認為是最理想的宇宙前沿基地,除了距離因素,月球“稀土”價值也是必要的,利用月球土壤中的微金屬元素可以不需加工可直接用作防護材料,並且還可以從中可提取用作火箭推進劑的氧合成水,供軌道上的飛船上的人使用。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嫦娥五號將在年底登月去“挖稀土”。

中國科學家:我們有能力在月球製造水和氧,年底登月去“挖稀土”

嫦娥五號模型

當然,嫦娥五號雖說是第三步,但嫦娥是任務遠沒到終點。按照計劃,嫦娥五號任務之後,嫦娥六號計劃在月球南極進行採樣返回;嫦娥七號計劃著陸月球南極,進行一次對月球地形地貌、物質成分、空間環境綜合探測任務;嫦娥八號除了進行探測任務之外,還有進行一些關鍵技術的月面試驗,這些探測器預計都會在近5年內發射,而實現了這一些的目前之後,我們還有更大的計劃,那就是載人登月以及建造月球基地了。

建造月球基地這聽起來極具科幻色彩,雖然人類目前實現了載人登月,但還沒有在一顆星球上建造基地,可以說月球基地計劃是一個很冒險的計劃。我們知道外太空的環境與地球完全不同,缺少水和氧氣等必要的生產條件,沒有設備的情況下人類不可能生存,我們又將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中國科學家:我們有能力在月球製造水和氧,年底登月去“挖稀土”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表示,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就建有一個月球模擬環境,叫做“月宮一號”,其作用就是在一個密封的環境中實現人工生態系統,通過對動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利用,實現一些能源的循環。根據介紹,當前,我們已經具備在月球上製造水和氧氣的能力,不過目前的難度還是太大,這套密封的生態系統還需要繼續完善以變得更加成熟,到時候我們可以在月球或者火星上建造同樣的密封基地,那個時候我們就能實現在其他星球生活的夢想了。

中國科學家們早已為將來的計劃做好了打算,讓過於一個又一個幻想,逐漸變為了現實,或許在不遠的一天,我們真的可以實現外太空的定居了。(子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