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小網格鑄就大幸福

近年來,利津縣把創新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作為“夯實基層基礎”三年行動重要工作,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形成了資源劃分一張網、多網融合一塊屏、人員管理一標準、服務保障一條龍、實體運作一體化的“五一”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條精細化管理、信息化支撐、精準化服務的新路子。

在推進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中,我縣各級高度重視,設立了縣鄉兩級網格化工作機構。統籌整合各鄉鎮街道、綜治、公安、城市管理、市場監管等部門視頻資源6100路,實現各部門間視頻數據的共享共通,打造起了網格中心、綜治中心、矛盾糾紛調解中心、數字城管指揮中心“四位一體”的實戰型社會治理樞紐平臺,實現了社會治理力量整合、資源聚合、工作融合。以網格工作站為陣地,堅持黨建引領共治。按照確有需要、便於工作、靠近群眾、合理佈局的原則,在全縣規劃建設網格驛站和網格工作站。目前已投入使用網格驛站27個。工作站按照“4有6統一”標準進行打造,即有工作場所、有工作制度、有工作特點、有電腦設備,統一移動終端、統一服裝、統一公示牌、統一工作日誌、統一民情聯繫卡、統一工作臺賬,並湧現出了“趙衛東工作室”、“五微工作站”等優秀網格工作站。以網格服務工作站為平臺,我縣建立推廣“1+N+X”模式工作隊伍,形成了多元參與、共建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推動治理主體由“單一”向“多元”轉變。

為推進治理重心下移,我縣著力打造“正規化”“職業化”“複合化”網格員隊伍。選聘專職網格員800名,深入開展培訓,為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以信息化平臺為支撐 ,大力加強智能化信息平臺建設,加快構建“一個終端採集、一箇中心共享、一個平臺聯動、一張地圖指揮、一個後臺管理”的“五個一”信息化治理體系。突出科技支撐,建設綜合管理平臺。投資800餘萬元,打造了高規格社會治理指揮大廳,實現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的統籌協調、指揮調度、資源整合、綜合研判、系統運維。突出快速反應,打造智能指揮平臺。集成地圖信息、視頻監控、人房關聯、網格員定位等功能,實現一鍵監控、一鍵調度、一鍵查詢,為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大型活動安保維護提供科技支撐。突出智能應用,構建大數據治理平臺。建立動態權威數據庫,通過數據匯聚,確保矛盾隱患發現得了、群眾問題解決得快、聯動共治實現得好,形成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網格工作格局。結合規範縣鄉“屬地管理”工作,建立了全縣社會治理“鄉呼縣應、上下聯動”工作運行機制,健全完善了“呼叫、受理、派發、督辦、評價、辦結歸檔”工作流程,通過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一網運行”,實現了屬地管理工作邊界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運行高效。

全縣各級大力加強制度機制建設,制定下發了《專職網格員管理制度》,健全了組織領導、上崗公示、巡查走訪、薪酬保障、事項准入等制度,既確保網格員職責履行到位,又確保網格員薪酬激勵到位。制定下發了《網格員工作考核辦法》,以“一票否決+績效考核+多元評價”為抓手,以浮動工資制和末位淘汰制倒逼網格員提升工作能力、激發工作積極性,為網格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廣大網格員紮根基層,忘我工作,心繫居民,無私奉獻,有力推動了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目前,共上報問題事件5.5萬起,處置率達99.6%,發放知識手冊和明白紙3萬餘份、收集社情民意830多條,走訪特殊人群2500餘人次,化解矛盾糾紛350餘次,排查安全隱患1950多處。

創新立體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取得了資源整合更加全面、群眾參與更加廣泛、預警應急更加高效、維護平安更加有力、服務群眾更加精準的初步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