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說華為市值13000億美元,超過谷歌,微軟,蘋果居世界第一,這是真的嗎?

用戶153552153743992


13000億美元真的有點市夢率了,不敢想

其實華為沒上市,討論這些真的意義不大。

昨天華為公佈了2019年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華為前三季度實現營收6033億元,同比增長24%,上年同期為4865億元;實現淨利潤535億元,同比增長21.86%,上年同期為439億元。

這麼看,全年營收大概在8000多億元,淨利潤大概在700億元左右,大概就是1200億美元營收,100億美元的淨利潤。

對比蘋果

作為對比,我們先看下蘋果,2019財年營收2600多億美元,淨利潤近552億美元,2018財年蘋果淨利潤595億美元,今年下滑40多億美元。但淨利潤依然還是華為的4.5倍左右。

蘋果目前市值1.1萬億美元左右,市盈率不到20倍。

對比三星

再看三星電子,2018年淨利潤340億美元,是華為的2.4倍。

今天,三星電子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當季錄得銷售額6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761.6億元),同比下跌5.29%;淨利潤為6.29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81.62億元),同比大跌52.17%。即便如此,全年淨利潤也有望達到1400億左右,依然是華為的1倍。

目前三星市值2560億美元,市盈率才11倍多。

對比高通、臺積電

當然你們可能要說了,華為技術比蘋果三星厲害了,因為有芯片。好吧,那我們看看芯片裡面的剛把子高通和臺積電,高通目前市盈率最高,28倍

臺積電才22.5倍市盈率。

所以我們取最高市盈率,應該總不會低估了吧?那就按30倍市盈率算,100億美元淨利潤,對應的市值就是3000億美元市值,比三星高了。

3000億美元,只有倪光南院士說的1.3萬億美元的零頭。

你可別跟我提5G好嗎?目前都是投入,還不到賺錢的時候。就算賺錢,其實這塊利潤並不高,不信看看諾基亞,愛立信的業績就知道了。

我們愛華為可以,很好沒錯,但是記住,永遠不要捧殺。

最新數據顯示,第三季度,華為出貨量6670萬部,增長29%,全球佔有率高達18%,三星則達到7820萬部,但是增長只有8%,增速不如華為。蘋果出貨4560萬部,下滑3%。

再看國內,華為佔有率高達42%,創歷史紀錄!

在三季度國內手機總體出貨量下滑3%的局面下,華為逆勢增長66%,而其餘幾家都是20%以上的下滑,可見國內用戶對華為的偏愛,已經急劇上升了。

華為的確是中國的驕傲,也正因為大家因為華為而產生的自豪感,導致很多人買手機現在都首選華為,或者至少優先考慮華為。但是還是那句話,不要捧殺,不要好高騖遠,不要不切實際的去看待問題。

我估計這個市值估計的問題,就算是任正非,也不敢拿自己跟蘋果去比,任正非是非常理性,有自知之明的人,怕就怕其他人亂捧,最終的結果就算亂樹敵,對華為自己又有什麼好處呢?

還是踏踏實實的做事比較好,市值都是虛的,華為最好是不要上市。


趙冰峰財經


華為市值全球第一,這話說得水份太大了,我認為華為就是上市了市值也成不了全世界第一。華為科研實力雖然很強,但是跟國外的很多公司比還是有差距的。

儘管我在華為工作過四年,是工作過多家公司裡,實力最強的一家。但是跟別人的差距我們還是應該理性分析。當然華為也不在乎能否成為市值全球第一,它在乎的是如何在通信行業保持領先,通過華為技術引領世界潮流。那麼下面我來說說我的觀點,為什麼華為市值成為不了全世界第一。

雖然華為科研實力真的很強,但與互聯網巨頭谷歌比起來,人家的商業模式更大。中國企業想超越美國企業,不是說超就能超的。

不說別的,就說人才,清華北大每年為美國輸送了多少優秀人才,這些人在我們國家頂尖學府深造,然後留學美國,接著加入美國國籍。將自己一生所學都貢獻給了美國,貢獻給美國的企業。就單憑這點,我們的企業人才跟別人比就有很大的差距,企業的實力自然不如人家。

我雖然一直都不喜歡美國,但別人的實力就擺在那,不是我們說它不行就不行的。所以我認為我們與他們的差距最大的差距就是在人才的沉澱上,要是我們也能吸引全世界的頂級人才,那麼超越美國也是指日可待的。

所以我認為我們跟國外優秀企業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人才上,什麼時候咱們國家的大公司也能招攬全世界頂尖人才的時候,我們再來說我們的商業比別人領先多少。


月牙亮投


感謝您的閱讀!

倪光南似乎太過褒獎華為了。在去年和聯想比較的時候,倪光南給出華為的估值在4000億美元;如今,不到一年的功夫,倪光南又給華為的市值升了9000億美元。當然,華為的市值到底有沒有達到13000億美元呢?


倪光南說:有些人評估是13000億美元,世界第一。我們知道的是倪光南的說法,到底有沒有依據呢?目前,微軟和蘋果的市值都是1.1萬億美元:


蘋果:

華為為什麼市值可以被估值超過1.3萬億美元呢?我的看法是:華為目前在系統,處理器等等方面都形成自主,這方面就是有優勢;另一方面,華為在創新技術,市場研發投入等等方面,都有優勢;另外華為在5G技術方面的成績,很可能助力它的市值更上一籌。

幾個方面的綜合影響,確實會對於華為來說,能夠提升華為的估值。可是,你可能會很疑惑,為什麼華為不真的上市呢?一方面,華為是全民持股,這對於華為來說,如果一旦上市,怎麼解決股權問題就比較複雜。



任正非為什麼那麼篤定不上市?在我看來,上市很可能會讓華為失去自主性,如果像三星那樣,大部分的股份被美國財團所佔用。如果華為上市,可能也有這樣被外國資本獲取的可能!

華為其實不差錢,畢竟營收能力相對比較高,所以更不會出現上市。但是,考慮到多種因素,華為可能並不會上市。所以,市值13000億美元,可能也只是一種想象而已。


LeoGo科技


當年那個大科學家,根據光合作用的原理,推算出來畝產十萬斤糧,很正常哦。


Sealga


華為市值超蘋果成為全球第一大科技公司是不太可能的,只能當一種激烈!

華為目前的市值估計在3000億美元~4000億美元應該相對合理,排在了阿里4600億美元、騰訊3900億美元之後,成為我國的第三大科技公司。

按照13000億美元的市值分發平攤深圳1300萬居民,也就是人均10萬美元即人民幣70萬。對比最新的中經公佈的人均20萬人民幣財富數據,深圳人只要一家華為公司的財富平分全市就可以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3.5倍。估計人均70萬財富可以擠進全國的5%有錢人行列之中。

在華為的同行業競爭對手中,主要還是蘋果、三星、思科等科技公司。蘋果市值1.1萬億,市盈率19.74,也就是利潤為11000/19.74=550億美元;三星市值2600億美元,實現盈利340億美元,市盈率僅7.7;而思科的市值為2018億美元,市盈率17.5,盈利空間在115億美元。

拋開三星經營業務雜亂的特點,蘋果的手機、電腦、大數據等於華為相近。而思科的通信設備、交換機等也是華為全球的主要競爭對手。我國暫且估計華為上市後的市盈率為20倍。

2018年華為實現營業收入7212億元,約合1052億美元,同比增長20%,華為年營收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超過阿里和騰訊的營收總和,實現淨利潤593億元,同比增長25%。也就是摺合美元88億美元。

考慮到華為作為非上市公司,主要在科技投入、員工福利、其他開支方面比上市公司更加寬鬆。上市後可以增加一個華為的收入,那麼等於收益率增加了一倍。華為的市值也就是:88*20*2=3500億美元。

還不到阿里4600億美元或3917億美元,只能屈居國內科技板塊第三的位置。


13000億美元不僅超過了利潤高出華為10倍的蘋果(1.1萬億美元)市值,也讓600億利潤不到的華為的市盈率高達150倍。除非是賈躍亭來運作,像樂視那樣抄到100多倍,否則不太可能達到。

至於一些專家說的要超過了蘋果達到了13000億美元,那就當一個激烈吧!希望華為可以有一天市值超過蘋果等世界巨無霸科技公司,成為全球最強最大的科技公司。但不是現在,而是要不斷的努力才會有結果。我們就從買華為手機開始!


鞅論財經


朋友們好!

倪光南可能是說華為未來能夠達到1.3萬億美元估值。現在華為市值大概也就是1.5萬億人民幣的樣子。倪光南說華為市值1.3萬億美元,超過了谷歌,微軟,蘋果居世界第一,現在來說肯定不是真的,但是未來如果華為做出來一些顛覆性的技術和貢獻,那麼市值達到1.3萬億美元也是有可能的。

現在的華為從產業來說,也就是1.5萬億人民幣的市值

現在的華為,主要產業就是手機產業和5G產業,這兩大產業可以說佔據了華為銷售收入的絕大部分,這兩個產業,雖然是華為做的非常大,但是並不具備讓華為成為萬億美元市值的潛力,也就是能夠讓華為達到1.5萬億人民幣的市值。

美國蘋果公司市值是10993億美元,微軟公司市值達到了1.1萬億美元市值,谷歌公司達到了8659億美元市值。

這三家美國科技產業巨頭,可以說都是擁有自己獨到的互聯網產業或者是軟件產業,擁有著遍佈全球的客戶,而且還擁有很多面向未來的黑科技,這樣才能夠獲得如此高的估值。

而現在的華為雖然已經在5G方面世界領先,在手機方面做到了世界前兩名的位置,但是在面向未來的黑科技方面華為還是要繼續努力的,到現在為止,華為在面向未來的和科技方面確實還是不如蘋果,微軟和谷歌。

因此,現在來說,華為市值也就是1.5萬億人民幣左右,是達不到1.3萬億美元的。

未來華為有可能達到1.3萬億美元估值的

華為在未來是有可能實現1.3萬億美元的估值的。現在的華為已經是一個超級研究機構了,華為擁有一支至少6萬名各類專家學者的科研隊伍,其中有數學家,化學家,物理學家,還有互聯網專家等,而且華為現在在科研方面捨得重金投資,現在每年花費1000多億人民幣投入研發,在世界上都排在企業研發榜的前列。

在這樣的每年1000多個億的重金投入之下,未來的華為有可能在面向未來的技術方面取得新突破,比如雲計算技術,比如智能物聯網技術,比如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還有面向未來的鴻蒙等軟件技術等等。

如果未來華為能夠在上述這些技術裡面還有互聯網領域內取得一些顛覆性的突破的話,那就意味著華為在高科技領域內將更有話語權,也就意味著未來華為的估值將有可能大幅度上升。

因此,華為在未來是有可能達到1.3萬億美元估值的。


綜上所述,倪光南也是美好的願望,也是希望華為未來能夠做出顛覆性的貢獻,能夠達到估值1.3萬億美元。



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我,也歡迎您加入我的免費投資圈子,可以進一步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睿思天下


已經佔據5G龍頭老大地位,自研芯片、自研5G時代操作系統,自己掌握大量專利,每年科研投入上千億,華為乃5G時代的王者,其市值應該不低,美國政府都忌憚的中國公司,能說華為不牛?


信成239


其實華為並沒有上市,也沒有上市的打算,而且實行的是員工持股計劃,這樣的股權結構也是不符合上市的,因此關於倪光南所說的華為市值13000億美元只是一個估值,你可以估值1.3萬億美元,也可以估值1.3萬億人民幣,至於真正是多少,只有上市了才知道,所有我們現在是無從考究的。



小編個人認為這個估值明顯太高估了,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那家企業能夠達到這個高度。美國的蘋果公司是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它最新的市值約為1.12萬億美元,我國市值最高的阿里巴巴為4602億美元。一家從未上市的公司,華為估值一下子就有1.3萬億美元,有點不可信。

我們可以拿與華為類似公司作為參照物,華為有四大業務部門,即運營商業務、企業級業務、消費者業務、華為雲業務,其中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佔華為80%的收入,它們對標的是思科和三星電子,目前思科市值在2000億美元左右,而三星電子3000億美元左右,華為企業業務已經超過思科,但消費者業務則遠不及三星電子,即使華為的估值是思科和三星電子的總和,也就5000億美元左右。雖然在萬物互聯時代,華為走在了前面,但畢竟還沒形成大市場,估值1.3萬億美元,小編認為太高了。


錦繡中源


倪光南為華為公司估值為一萬三千億美元是可信的。

華為公司在美國聯合其盟國的全力打壓下,其營業收入不但沒有縮水,而且還穩步增長,可以說世界上再沒有其他公司能做到這一點。


夕陽紅155908541


倪光南是一個科學家,而不是一個投資專家,他的判斷,主要是從科技研發角度來判斷華為的價值,超過這樣來比較,說華為谷歌、微軟、蘋果的市值,位居世界第一,也是有其合理的邏輯。

但市值不全是由一家企業的科技實力決定的。而且,華為的科技實力,也不一定就比谷歌、微軟更強大。

華為比較有意思,他主要業務應該分為三塊,第一個是傳統的運營商業務,就是華為的通訊設備供應商;一個是消費者業務,就是華為手機業務,兩個品牌;還有一個就是華為旗下的海思麒麟芯片。

放在 一起估值,那麼不知道以什麼為主。因為估值模式不一樣,運營商業務與消費者業務,這算是傳統的高科技製造業,那麼估值不會太高,一般是按照20倍市盈率來進行估值。這樣計算的話,華為2018年營收7212億元,利潤593億元,那麼差不多也就是1萬多億人民幣的樣子。

但不要忽略,華為的芯片業務,這個估值可就比較難以界定。因為芯片不是單純的高科技製造業,涉及到很多前沿科技,而且屬於成長性極高的創新型企業,那麼單純的海思麒麟這一塊,估值就不會太低。

華為海思,2018年收入達到了503億元,但因為主要是內部銷售,利潤方面不是太準確。

2017年,華為海思利潤差不多是10億美元,假如2018年實現50%增長,那就是15億美元。

按照100倍估值,就是1500億美元;按照200倍,那就是3000億美元。這個波動太大。如果華為海思放開產能,全球供應,以其技術地位,那麼市盈率100倍是基礎,三五百倍也是可以的。畢竟,這個市場太大了。而海思正兒八經的是一家成長性創新性高科技企業。

所以,華為總的估值很難界定,13000億美元估值,未嘗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