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寻找供应商的完整流程分析

新供应商的评估与选择

采购寻找供应商的完整流程分析

(1)首先进行市场分析,评估该材料的供需状况,了解主要供应商的市场定位及特点等。

(2)供应商的初步筛选。一旦确立了挑选准则,就应该建立一个潜在的第三方物流候选人名单,即供应库。这些候选人应该拥有相似的商业优势,且通常都被专业机构、企业厂商和顾客所确认。一些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客户,和有持续改良记录的供应商都可能成为企业的选择范围。评价的指标主要有:产品质量、技术服务能力、信誉、产品价格、能否对用户的需求作出快速反映、延期付款期限、员工关系等。

(3)对供应商实地考察。企业应组建一支由来自诸如销售、市场、生产、财务和物流等重要部门的成员组成的多功能工作组去完成这个任务。在实地考察中对供应商管理体系、合约执行能力、财务状况及稳定性、设计开发、生产运作、测量控制和员工素质等方面进行现场评审和综合分析评分,甚至对其是否符合环境标准也要进行考察。

(4)供应商审核完成后,那些通过最终审核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应该收到一份企业的REP。一般包括规格、样品、数量、大致采购周期、要求交付日期等细节,并要求供应商在指定的日期内完成报价。如果可能的话,要求供应商提供成本清单,列出材料成本、人工及管理费用等,并将利润率明示。

(5)价格谈判之前,应充分准备并设定合理的日标价格。不同的产品分类,如战略产品、杠杆产品、瓶颈产品、一般产品,都会对企业设定目标价格有重大影响。关于价格,这里指的并非单纯的交易价格,而是商品的总购置成本,是购买商品和服务所支付的实际总价,包括通讯费、税、存货运输成本、检验费、不合格品的维修和更换费用等。低的交易价格可能导致高的总购置成本,虽然是个很明显的事实,但却常常被忽视。

(6)供应商的最终选择。无论是比较采购成本还是计算供应商的总成本,选择供应商都是对企业输入物资或使用服务的适当品质、期限、数量与价格的总体进行选择的起点与归宿。最后成功入围的供应商将由采购部进行合格供应商的髓录和设置,包括设置分配的采购额度比率、采购提前期等。

更多供应商知识,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采购干货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