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的16個關鍵詞》讀書筆記

本書通過16個關鍵詞對營銷進行了梳理,書中涉及了大量的市場常識,對理解中國本土的營銷策劃有一定意義。很接地氣的一本書,實戰案例很充實,值得回味的一本書。部分章節有些泛泛,有些地方很不連貫,應該是參雜了一些日常的手記,總體來說還是一本誠意之作。褒貶不一,有興趣的建議一讀。

下面是讀書時隨手的一部分標記,各位看官也可以“管中窺豹”,如有興趣,文末附本書資源、鏈接。

書摘:

1.溝通的目的是為了瞭解、解決問題;溝通之前,先耐心 傾聽:因此,“聽”清楚問題,“看”清楚局面,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2.觀察的目的是為了認知,洞察的目的是為了看清本質。

3.根據冰山理論,人類潛在的絕大部分意識對錶層的意識和行為產生影響,用戶的潛在需求才是產品真正的購買動機。

4.消費者需要什麼樣的產品?消費者能承受的產品價格為多少?消費者希望在什麼地方接觸或購買我們的產品?消費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其性別、年齡、收入、教育程度、家庭結構及其本人的家庭角色是怎麼樣的?有什麼樣的性格、價值觀?消費者如何認識產品、看待品牌?消費者現時頭腦裡的市場地圖(產品類別與品牌地圖)是怎樣擺佈的?他有哪些購買習慣?以及這些習慣形成的緣由和歷史?消費者對產品真正的關心點是什麼?他在哪裡、什麼時間、何種場合使用某類產品?消費者對使用產品有什麼感覺?會如何去表達這種感覺?可能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包括未使用前受使用者的影響,及使用後對其他消費者的影響。(ps:很實際的問題)

5.就是人的需求是有限的,人的慾望是無限的;有限和無限之間就蘊藏著衝突。有了衝突,就要有解決方案;解決衝突,就是營銷的根本所在。·SusanShearouse在《衝突101》一書中,把衝突的來源歸於下面五類:①信息衝突,這是對事實或者數據意見不一;②興趣衝突,這種衝突是以潛在的關注點、期望和需求為中心,為了解決這類衝突,你需要問,“你關注的是什麼”,而不是去爭執到底誰對誰錯;③結構性衝突總是與有限的資源相伴,而衝突的最終解決往往有賴於有決策授權的個人;④關係衝突,與歷史、溝通方式、信任有關;⑤價值衝突,這是最難解決的一類衝突,因為它與價值觀緊密聯繫,沒有商量的餘地。

6.一個真實身份的背後,往往隱藏著無數個虛擬的身份。倘若能滿足這無數的虛擬身份之間的衝突,不就能獲得無數的利益嗎?

7.生活中充滿了矛盾,沒有矛盾就沒有生活,沒有矛盾就沒有發展,對於營銷而言也是如此,洞察人性的衝突並非營銷的目的,挖掘“衝突”的價值,才是營銷真正的目的所在,如果說戲劇的衝突在於製造高潮;那麼營銷的衝突就在於製造價值。

8.在製造這些衝突事件時,切記:一定要和消費者習慣、偏好等發生關聯,不要做些對人不痛不癢的事情,猶如隔靴搔癢,一定要讓消費者的小心臟漏跳一拍。

9.營銷就是要洞察需求,而需求就藏在衝突中,所以二流的高手是發現並解決衝突,而一流的高手是製造衝突,放大沖突,從而利用衝突產生的需求。

10.產品是用來與消費者交換的;品牌是用來與消費者進行溝通的。

11.①產品真相必須是和消費者物質層面的需求緊密聯繫的具體功能屬性;②產品真相必須能被消費者識別並被仔細和清楚地表達。

12.品牌真相是可以喚起消費者心中潛在渴望的某種內涵,它來源於產品,但又必須高於產品本身的屬性。如果說產品真相引導出的產品訴求是引導消費者進行理性的思考和選擇,那麼品牌真相就是要去“解開靈魂的密碼”,和消費者建立更深層次的關聯,在“思想、心靈和精神”上形成共鳴。

13.打造品牌路徑的“四部曲”:①提煉出品牌核心價值;②用正確的策略和傑出的創意表現核心價值;③一次又一次的重複積累;④在消費者心智中形成一對一的品牌聯想。

14.品牌事實上就是一連串的記憶,這一連串記憶是由你的產品、你的銷售方式和你的廣告傳播所組成。

15.馬丁·林斯特龍倡導的概念:“粉碎你的品牌”。

16.1898年美國廣告學家E.S.劉易斯提出了一個名為AIDMA的消費者購買法則。AIDMA法則的含義為:A(Attention)引起注意;I(Interest)產生興趣;D(Desire)培養慾望;M(Memory)形成記憶;A(Action)促成行動。

17.學家丹·舒爾茨的論斷:廣告的作用就像是一團霧,慢慢滲透入消費者的內心,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恆久的、深刻的印象。這種印象可能不是時時浮現在心理表層的,但是一旦消費者在面對該產品時,卻會生似曾相識的親切感,一種類似與多年不見的老朋友相會的欣喜。不管是誰,天生有不同程度的不安全感。成功的廣告就在於能夠消除這種不安全感,打破陌生與隔閡,令消費者與產品接觸時一下子就很親和。這是一種非常奇妙的力量,好像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血緣關係,哪怕他們從未見過面,偶然相遇,仍然會有某種感應將他們吸引到一起,彼此渴望。或者說,廣告就是在結一種緣吧。

18.市場競爭是一個生生不息的循環競爭過程,在競爭過程中,參與競爭者要麼出局、要麼強大。無論失敗和成功,每一個參與競爭者都是市場和行業發展的推動者。正是因為競爭,市場進步了、行業進步了、企業進步了。嘲笑死在沙灘上的前浪是可恥的,因為它們也是造就後來的大浪潮的一份子。

19.這是一個“碎”世界嗎?不,這個世界依然很大,大得不可想象。這世界爛如渣滓嗎?不,破碎之後肯定還有迴歸的整理,營銷人應該預先想到這些流水般的脈絡起伏,既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喪失與之共舞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