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學霸的作息表火了!原來這就是我和他的差距…

文章 | 李柘遠LEO 來源 | 學長LEO

多年來,在國內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

哈佛學生極其拼命,無時無刻不在學習,常通宵啃書,而哈佛的圖書館到了凌晨四點半也仍然“燈火通明,座無虛席”。

這個說法被某些不負責的毒雞湯作者炮製成生動文章、甚至以“哈佛凌晨四點半“命名的暢銷書,迷惑了萬千國人。

為了揭露不實傳言,我通過走訪哈佛數家圖書館、採訪哈佛不同院系在校生等方式,還原了真相——哈佛學生,幾乎不會為了學習而通宵爆肝;絕大多數哈佛圖書館,更是在午夜前就閉館歇業。

哈佛學霸的作息表火了!原來這就是我和他的差距…

我的真相文發出後,漸漸又出現了另一種偏頗觀點:

“哈佛的學生其實沒那麼認真學習的,要不然,他們怎麼都不刷夜做題呢?”

“不要迷信哈佛學生,只要能考進去,就可以高枕無憂享受生活了。"

當然,我也收到了更多好奇的提問:

“如果不學到凌晨四點半,那哈佛學生平常都如何學習?”

“作為哈佛學生,你每天都是怎麼過的?能講講自己的作息安排嗎?

在即將於年底從哈佛畢業前,我想作為一個在這所學校生活了兩年多的學生,無保留分享自己的“一日作息”。應該說,我不算“異類”;我的日程,也因此能反映出不少哈佛同學的lifestyle。

下面要還原的“哈佛一天”,基本無偏差代表了我80%的週一到週五作息。隨文附上自己在哈佛的隨拍圖片和短視頻。歡迎大家轉發、留言和提問。

早晨-上午6:30am

起床:在學校時總能形成較穩定的生物鐘。有時即使不開鬧鈴,也能在6:30前後不超過10分鐘的區間內醒來。

warm-up俯臥撐:我的慣常“醒盹”做法。伸個懶腰活動一下筋骨,然後快速30個俯臥撐,不多不少。喘口氣,清醒效果特好。推薦大家(尤其男生)試試。

有時做做單手俯臥撐,醒盹兒效果更佳

當日to-do list確認:用不超過5分鐘時間列好當天所有要完成的to-do’s, 涵蓋學習、工作、社交等不同板塊事項,在一日之始做到心中有數,隨後才能有條不紊地高效做事。

6:40am

起床工序完成後,喝一杯常溫水,簡單洗漱,吃一點黑巧克力,然後出門去健身房。入學以來我都住校園宿舍(on-campus dormitory),走路三分鐘就可以到商學院專屬的健身中心,特別方便。

哈佛學霸的作息表火了!原來這就是我和他的差距…

凌晨六點多的哈佛健身房已經熱鬧了起來

6:45am – 7:25am

到達健身房,拉伸熱身,隨即開始每天清晨半小時到45分鐘的運動,有氧無氧配合進行。我不算健身行家,志不在練成肌肉猛男,只求幹練精神、渾身有勁。清晨鍛鍊的哈佛學生不少,所以健身房從早晨6點開門後就很熱鬧。

哈佛學霸的作息表火了!原來這就是我和他的差距…

舉鐵後趁著充血來張selfie,更有成就感

天氣好時,我也會將健身房裡的有氧項目變成到查爾斯河畔慢跑。晨光熹微,邊欣賞自然美景邊獨自跑步,實在心曠神怡。

在河邊和哈佛校園裡奔跑的我

7:30am - 7:40am

運動完畢,回宿舍洗澡、更衣,隨後用1分鐘完成每天的保留曲目“晨間激勵”——面向窗戶站定,望著外面的天空,重複默唸下面幾句話為自己打氣:

我會度過非常卓有成效的一天。

I will spend a very productive day.

我總能通過努力克服任何困難。

I will make efforts to overcome every difficulty today.

我很好,一切都會很好。

I am doing great, and everything will be great.

如果你經常感到早晨起床後缺乏動力、甚至覺得沒有希望,不妨試一下這樣的“晨間激勵”。不要小看1分鐘和幾句話的力量,因為自我激勵真的可能助你“燃”起來。

7:45am – 8:15am

到學校食堂吃早餐,一般不超過二十分鐘。哈佛食堂的早餐選擇很多,不過我基本吃“老三樣”:一碗澆了低脂牛奶的熱燕麥粥、兩個雞蛋配兩片全麥吐司(有時也吃稍微“不健康”一點的巧克力牛角包)、一小碟綜合新鮮水果。

哈佛學霸的作息表火了!原來這就是我和他的差距…

哈佛商學院食堂一瞥

8:20am – 9:00am

和學習小組的四位同學進行“課前預熱討論”(discussion group pre-class warm-up)。在哈佛,許多學生都會和同屆的幾位同學組成“學習小組”,定期見面(我的小組會面頻率是工作日天天見),一同討論當天要學習的新課材料(比如商學院的課程案例),幫助彼此在課前初步掃除知識疑點、盲點,從而更有準備地進入課堂、有的放矢地聽講、提高學習質量。

9:10am – 12:10pm

進入上午上課時間。

哈佛的本科和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課程設置略有不同。以商學院為例,常規課一節80分鐘不間斷,升入二年級後還有一節超過兩小時的“超級大課”。雖然早已是互聯網時代,但哈佛商學院課堂仍嚴禁一切電子設備,包括筆記本電腦、iPad、手機等,旨在讓學生全神貫注參與課堂。

每節課的強度都很大——想開小差?幾乎不可能,因為每位學生都要跟緊教授進度、隨時準備在全班面前做獨立發言,闡述個人觀點。想不發言?也不行。因為“課堂參與”是期末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隨便翹課更是“危險行為”,因為出勤率同樣是成績考評的關鍵因素。

也因為哈佛的上課強度,整個上午我都幾乎處於緊繃狀態,只會在課間十分鐘去一次洗手間、和同學們閒聊幾句。

哈佛學霸的作息表火了!原來這就是我和他的差距…

哈佛教授的上課板書一瞥

哈佛學霸的作息表火了!原來這就是我和他的差距…

在鵝毛大雪中穿梭上課的哈佛本科生

中午-下午12:15pm – 12:45pm

中午下課後,我通常會徑直走到距離教學樓僅幾分鐘的食堂吃飯,這樣便可以將午飯時間控制在30分鐘內,並且還能吃得又飽又從容。

哈佛食堂的午餐選擇不少,還經常變花樣。除了上百種固定餐食外,也許今天還會特供地中海風格餐食,明天有東南亞主題飯菜,後天出現波士頓大龍蝦、中國餃子等小驚喜。所以在哈佛,滿足味蕾和胃並非難事。

哈佛學霸的作息表火了!原來這就是我和他的差距…

午餐時經常吃沙拉,健康營養又方便

哈佛學霸的作息表火了!原來這就是我和他的差距…

當然,我是無肉不歡的人,也是亞洲胃

12:50pm – 1:10pm

我把午飯後的這20分鐘稱作“碎片時段1”。所謂“碎片時段”,意思是在此期間沒有固定要做的某件事,視具體情況,靈活安排做不同的事。在每天的這第一個碎片時段,我最常做的是下面可選項裡的其中一件:

1. 和同學喝咖啡,社交聊天

2. 快速預熱下午上課的新內容,為課堂討論做準備

3. 快速查看、回覆微信等社交APP的信息、查發email

4. 放鬆:坐在商學院圖書館的軟沙發椅上眯一小會;讀幾頁正在看的課外書;刷刷手機看看短視頻


1:15pm – 4:00pm

下午的課通常從一點多開始。上面已經簡要介紹了哈佛的上課模式,這裡不再贅述。不管上午下午,

高度集中精力的上課狀態是永遠的必需

4:00pm – 4:25pm

下午下課後的這二十多分鐘,我通常會做兩件事的其中之一:做得更多的是“課後整理”,將當天上午、下午課堂上的全部所學知識快速回顧一遍,一邊看教材、一邊對照熱騰騰的課堂筆記,向自己發問,確保已經掌握了重點難點。如果遇到疑難問題,我會通過email或者當面向同班同學/教授請教。

第二個選項是去教授的“Office Hour”(“OH”;辦公室開放時間)。在哈佛,每位教授都有固定的OH,學生們可以提前通過email預約,然後在確定好的時段到教授辦公室“做客”。

我每週都會預約幾位不同教授的OH,不但有自己在商學院的上課教授,也有哈佛其他院系的教授、學者。在OH的15到20分鐘裡,我會和教授請教他們的學術研究,探討自己的學業甚至未來規劃,或者就國事家事天下事愉快閒聊幾句。

通過OH拜訪,

我增進了與教授對彼此的瞭解,有機會讓不同教授指點迷津,還結識了上課時見不到的更多“大牛學者”,實在是獲益匪淺。

哈佛學霸的作息表火了!原來這就是我和他的差距…

我在哈佛的課堂筆記一瞥

傍晚-晚間

4:30pm – 6:30pm

進入今日的第一個“高強度自習&寫作業時間”。在這兩小時裡,我通常會獨自坐在哈佛主圖書館的某個僻靜角落,關掉手機,戴上耳機,逼迫自己心無旁騖專心於當天作業。

哈佛學生的閱讀任務很重,一天(其實只有下課後到晚上睡覺前的個把小時)150頁正反面閱讀都可以說是家常便飯;除了閱讀,當然還有書面作業,商學院教授經常佈置課後小論文等不同形式的筆頭功課,且難度不低、遞交時間緊迫,絕不可能矇混過關。

哈佛學霸的作息表火了!原來這就是我和他的差距…

這是在哈佛商學院一學期要閱讀的其中一半案例材料,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本書、電子閱讀材料等

好在這兩年的高強度生活已經使我的學習效率日臻完善,因此兩小時內就可以快準狠完成不少課業量,但做完當天所有作業還是基本不可能。另外,每週二下午4:30 – 5:30有學生社團活動要參加,因此當天的第一個“寫作業session”就相應縮短為5:45到6:30,時間更加捉襟見肘。

6:35pm – 7:20pm

晚餐時間。我通常會和不同同學約飯,不只是哈佛的朋友,有時也會將“晚餐社交圈”拓展到波士頓其他大學(比如麻省理工、伯克利音樂學院等)。 很多忙碌的哈佛學生都將晚飯視為一個重要社交機會,通過“dinner table”來拓展社交圈、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

7:25pm – 7:45pm

晚餐後的這二十分鐘是一天中第二個可選項很多的“碎片時段”。可以跟國內晨起的家人打電話,也可以聽音樂眯一會,促進飯後消食;當然,在最忙碌的週二(因為下午學生社團活動佔用了一小時),我很可能會繼續學習寫作業,抓緊時間儘早完成全部任務。

7:50pm – 9:50pm

進入今天的第二個“高強度學習&寫作業時間”。

經過了晚餐和碎片時段的短暫放鬆、換腦後,重啟下午尚未完成的課業。依舊是一個人的圖書館、一摞書、一臺筆記本電腦、一副耳機、一瓶水、一些補充能量的小食,高度專注兩小時,絕不接受手機和其他人的干擾,只求越快越好地完成當天所有作業。

在哈佛圖書館學習其實不愁沒動力,因為四周的“奮鬥環境”實在太純粹、太給力了,沒有任何雜音,只有翻書聲、打字聲和刻苦啃書的學生。

哈佛學霸的作息表火了!原來這就是我和他的差距…

在圖書館自習時,我的寧靜小天地

9:50pm – 10:10pm

這一天的第三個“碎片時段”。從晨起到現在已經連軸忙了超過15小時,不累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在這二十分鐘裡,我幾乎都會坐進圖書館鬆軟的沙發椅,戴上眼罩,打一個“重拾能量的小盹兒”(英語叫做power nap,也翻譯為“日間小睡”),儘可能讓身心放鬆片刻。

深夜

10:15pm – 11:45pm

這是一天結束前的“最後忙碌”。在哈佛讀書的同時,我也在國內有自己的創投公司和項目,所以每天都需要抽出一定的“辦公時間”遠程開會、和團隊一道推進工作。過去兩年多,我和國內同事們一直延續著“你們的午安,我的晚安”模式,並且配合非常愉快、默契。

在課業較忙的日子,我會首先保證完成當天作業任務,所以偶爾也會把這個工作時段分一部分給學習。

11:50pm – 12:00pm

在零點前,我會完成對這一整天的回顧,最後一次拿出To-do list,總結當日事項的完成情況。如果順利完成了,great;如果仍在進行中或還未開始,馬上明確原因,並計入下一天的To-do。沒有特殊原因,就不可輕易向自己妥協。

12:00am – 12:40am

這是一天中的“徹底放鬆時段”。在這三四十分鐘裡,我會將學業、工作等“正經事”全部拋在一邊,只讀喜歡的課外書、看喜歡的電影、寫寫文章碼碼字、計劃計劃近期的旅行、和家人睡前聯繫一次,有時也會跟隔壁的同學打打手遊(從不上癮)或者網購片刻。

越是忙碌,越是需要充分減壓,對自己好點兒。

12:45am – 12:55am

洗漱沖涼,準備上床。

凌晨1點左右

靜思冥想片刻,然後和世界說晚安。忙完一整天后沾上枕頭就秒睡的體驗,你也能夠擁有。

哈佛學霸的作息表火了!原來這就是我和他的差距…

靜謐的查爾斯河之夜

以上就是我的“哈佛一天”,可以總結為“三很”:很忙,很充實,很有收穫。

“忙”,是99%哈佛學生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