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恆:科創板下的生物醫藥投資機遇

生物藥已成為全球製藥行業皇冠上的明珠,是增長最快、空間最大的細分領域之一,也是目前中國研發水平最接近國際水平的領域之一。

2019年9月20-22日在深圳舉行的GBAS 2019第六屆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暨全球生物醫藥創新論壇,著眼全球生物醫藥前沿趨勢,聚焦免疫治療、整合醫療、精準醫學、轉化醫學等新觀點、新技術、新方法,有效推進生物製藥產學研的快速融合。同時,論壇搭建政府、特邀嘉賓以及有意向合作企業深度互動交流平臺,打造產學研投一體化發展新模式。

在本次論壇上,勤智資本管理合夥人朱子恆表示,生物藥已成為全球製藥行業皇冠上的明珠,是增長最快、空間最大的細分領域之一,也是目前中國研發水平最接近國際水平的領域之一。

全球生物醫藥創新論壇 | 朱子恆:科創板下的生物醫藥投資機遇

以下為勤智資本管理合夥人 朱子恆在“全球生物醫藥創新論壇”上的精彩演講實錄。

我們來看一下科創板,科創板目前整個歷程才兩個月不到,截取的時間節點是9月10日整個的漲跌幅,這是最高的價格跟當時最低的價格的對比,綠線就代表跌下來的那個點,最高的超過了將近500%,大家一定要看清楚科創板相關的一些風險。

這邊主要講一些科創板投資的一些風險。目前只是在生物醫藥領域,生物醫藥已經過會了,還沒有上,截止9月1日的微芯生物、心脈醫療、南微醫學,最高就是現在的微芯生物。截止9月1日現在申報生物醫藥企業的進展,總共有大幾十家,從倒敘排列,現在還有更多新上來的,從前沿生物到美迪西,美迪西昨天過會結束了,現在應該是要到下一步證監會去註冊。

風險。細胞治療大家應該很清楚,魏則西事件的發生,導致中國細胞治療領域整個推進變慢。但是細胞治療還是真正有價值的,可以看一下相關在2017年諾華首款CAR-T療法售價是47萬美金,大家可以看到整個醫療前景還是非常強的。

中國現在的科創板整個的時間還太短,我們來看一下歐美成熟市場,特別的一個經典案例JUNO,剛才說的是諾華的CAR-T,JUNO是另外一個,它當時落後諾華稍微晚一點,這是整個從納斯達克上市最後被芯基因收購的整個股價過程。當時發股是40多美金,最低點是20多美金。在當時2014年、2015年的AACR會議上,諾華CAR-T療效不佳跌了30%,大家一定要清楚,生物醫藥領域投資是非常兇險的,因為現在包括香港市場和科創板都允許未盈利的僅開始在臨床二期的企業進入上市,這個時候就要關注到整個產品研發的進展。

這邊當中還發生了個事情,三名病人死於腦水腫,FAD緊急叫停,股價跌了10%到20%。後來又2名病人死亡,整個項目被暫停掉,那它的股價就一直跌到20美金,但是另外一個項目獲得了FAD突破性藥物資格認證,大家最好的時點就是這個時點買入,當然這是馬後炮,在這個節點公佈了項目的臨床數據,結果非常好,所以當天暴漲了20%以上,最後面股價飈漲30%到40%,當時是說以90億美元收購JUNO,前一兩個星期AMGEN用134億美元收購新基用於治療銀屑病的新藥,除了上市以外,還有非常大的投資價值,整個項目的交易過程也是非常非常活躍,在整個國際的資本市場上,所以不管是炒香港的股市或者是科創板也都有這樣的機會,如果大家認真分析產品管線。

為什麼要投生物醫藥?這次整個峰會的主題是在生物醫藥,今天的論壇也是生物醫藥的創新論壇,我們講為什麼投生物醫藥?2018年的全球銷售生物醫藥排第8。生物藥已成為全球製藥行業皇冠上的明珠,是增長最快、空間最大的細分領域之一,也是目前中國研發水平最接近國際水平的領域之一。早期項目回報不費力強、回報高(風險同樣較高,對專業性要求很強),一個成功的生物藥產品可以成就一家成功的上市公司。當前,醫藥研發領域的估值體系是非常成熟的,早期生物醫藥的各個階段都可以兌現收益,而且商業模式邏輯非常簡單,只要開發病人還沒有藥治的藥就可以了,不需要想別的問題。

醫藥投資投資的價值鏈大概在十到二十年時間,天使階段可能是500萬,A輪和A+輪發2到3年時間,大概需要3-5000萬人民幣,在B輪拿到臨床申報批件的時候,就可以拿B輪,B輪這時候需要的錢大概是1-2億,需要的臨床大概是20到200人,需要2到3年,臨床三期可能需要做600人,需要3到5億的資金,臨床三期到新藥申報需要2到5年,最後到生產階段還要做臨床四期,這是益可寧的整個過程,從1998年開始做,花了大概500萬,2002年到2005年大概花了5000萬,臨床一期做了20人,2006年到2007年大概兩年的時間,臨床三期是花了3、4億,12萬人,用了5年,目前剛剛開始做臨床四期,這是整個醫藥產業鏈的佈局,希望在整個鏈條為所有的創新企業提供服務。這是目前具有極具投資回報潛力的融資項目,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