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生态为何如此“昂扬”

时间回溯到8年前。2011年是中国科技发展历史中,颇为重要的节点年份。此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逐一登场。对比之前“盒子”堆砌、“烟囱”林立的“ICT工业时代”,此阶段更为昂扬创新,甚至可称为灿若群星的“科技文艺复兴”。


ICT生态为何如此“昂扬”


“科技新生态”的由来

话题由此展开。“科技文艺复兴”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相伴而生。前者为ICT产业的推动力,也是技术发展主线,后者为ICT产业的牵引力,也是业务发展主线。两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并最终颠覆了传统ICT基础架构,颠覆了传统合作模型。当然,这也正引出了本文的重点,“科技新生态”已衍生形成。

其实,至今都很难准确定义“科技新生态”,但这并不妨碍对其价值的理解。对比此前封闭割裂、松耦合、单维度联接、话语权垄断的传统ICT生态,“科技新生态”尤为强调角色多元化、合作去中心化,强调伙伴之间以能力互补为基础的平等合作

也就是说,“科技文艺复兴”虽然将ICT基础能力融合池化,但此过程也是“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数字化能力逐渐碎片化。而任何掌握碎片化能力的企业,都将成为数字解决方案中的一块拼图,都将成为“科技新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生态黏性从何而来?

上述即是对“科技新生态”的基本定义,而进一步延伸此话题。现在没有一家ICT企业可以独立于生态之外生存,没有一家ICT企业可以依靠一己之力,提供完整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但生态又不会与生俱来,维系生态合作的纽带,或者称生态黏性又如何建立


ICT生态为何如此“昂扬”


传统ICT生态以产品为联接,以商业利益为纽带,并由此形成上下游的“隶属”关系。这当然无可厚非,但在数字化时代,产品的价值已经弱化,或者说,产品的独立价值正在被削弱,必须依附于数字化能力才能体现价值

举例说明,大数据平台就属于典型数字化产品,但其在展现业务价值前,必须依附于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分析、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等一系列能力。此模式类似于房地产企业与装修公司的合作精装现房,电视机企业与内容平台合作的互联网电视。而伙伴之间的合作纽带,不仅是商业利益共享,而增加了能力互补。

问题由此而来,“产品纽带”已经被弱化,“能力纽带”正逐渐形成,但能力也并非垄断资源,尤其是碎片化的数字能力,更不可能被少数企业垄断。也就是说,能力纽带仍不足以形成合作黏性,而生态黏性将取决于哪些因素?在回答此问题之前,可先研究一下目前较为成熟的几种生态模式,即场景化生态、运营服务生态、区位特色生态。

生态的三个必要条件

逐一进行说明。


ICT生态为何如此“昂扬”


其一,场景化生态,又可衍生为坑口生态、田边生态、厂房生态等不同类型。顾名思义,其与传统产业基地,以及应用场景相伴孪生,并围绕某一数字化技术,形成完整的生态。举例说明,因为拥有最丰富的矿山人工智能场景,坑口生态也逐渐聚集图像标注服务商、算法服务商、应用场景开发商等企业。与此类似,制造业基地、农业基地也因为拥有丰富的场景,将逐渐形成工业互联网生态、农业物联网生态。

其二,运营服务生态,又可衍生为智慧城市生态、智慧园区生态等。通常所说,智慧城市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程。建设智慧城市需要生态,但在基础架构、应用系统交付后,也必然需要生态衔接运营服务。举例说明,通过收集治理城市或园区数据,服务商可向企业和居民提供B2B或B2C类增值服务,而在此过程中,必然形成线上与线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融合的运营服务生态。

其三,区位特色生态,又可分为自然资源密集型生态、科技资源密集型生态。例如贵州、内蒙古等,都属于老天爷赏饭的地区,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上述区域借此自然资源,已打造形成“贵州大数据”、“中国数谷”等城市名片。而另一维度是,科技资源密集型生态。例如合肥拥有丰富的教育科研资源,依托中国科大、合工大、安徽大学等60所高等院校,“合肥安全谷”在国内已经颇有名气,聚集了一批国内外领先的安全企业。类似的特色生态还有武汉光谷等。

上述即是“科技新生态”的三种基本类型,其也可衍生理解为建立生态黏性的三个必要条件:即场景密集聚生态、资源密集引生态、运营服务留生态。除此之外,以项目为核心生态,需要经历很长的磨合期,

而以单一ICT企业为核心,以单一产品技术为核心的生态,并不属于典型类型。或者说,此类生态必须要投入更多努力,维系生态合作。

“平台融合”是趋势

当然在此过程中,ICT企业仍会在生态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既提供产品,也提供平台,既输出技术,也传递能力,其希望建立“平台+生态”的合作模型,希望形成与生态伙伴形成多维度的关联。

也就是说,通过技术平台,ICT企业向生态伙伴传递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ICT资源,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能力,并与合作伙伴联合形成解决方案;而通过赋能平台,ICT企业也向合作伙伴输出服务能力、营销能力、人才培养能力等。

但转化另一视角,生态伙伴仍有另一个愿望,即建立“去中心化”的生态体系。其实,“平台+生态”仍有较强“单极生态”的痕迹,但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不能抹杀其阶段性的价值。

而在此基础上,“平台+生态”模式也必然继续演进,IT方案商开始聚焦于数字中台、业务中台领域,IT服务商开始聚焦于应用场景运营业务。上述核心能力的形成,使生态伙伴掌握了更强的生态话语权,更明显的生态独立人格。

由此,“科技新生态”正在进入下一阶段,即从“平台赋能”,向“平台融合”模式进化,即ICT企业与生态伙伴之间,通过技术平台融合、营销平台融合、运营平台融合、服务平台融合、人才平台融合,而只有“平台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全方位的“能力互补”,只有“平台融合”,才能实现高黏性的生态合作。

话题至此,产业现状已基本表述完备,“科技新生态”的定义也已经清晰。“去中心化”的网状联接是其基本轮廓“能力互补”是其基本合作原则“平台融合”模式则是其理念落地的最佳实践。而只有将上述元素融合统一,“科技新生态”才能高效运转,才能共同实现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终极目标。

作者 | 张戈 (公众号ID:TechECR)

【TechECR】关注科技企业生态体系建设,这里有思考、有观点;有点头咂嘴,也有会心一笑。创始人:张戈,曾任《商业伙伴》、《电脑商报》副总编,不码字,不写稿子、只输出有质感的文章。以生态合作为视角,研究IT产业18年,常年保持对ICT企业、IT方案商、IT渠道商保持高频度采访。同名专栏现已入驻各大主流媒体平台。合作联系:[email protected]

目前已同步入驻:百家号、头条号、一点号、搜狐号、企鹅号等自媒体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