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三業並進”斬窮根

近年來,施甸縣積極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將易地扶貧搬遷與產業發展和創業就業有機結合,依託工業園區、產業園區、社區工廠,藉助招商引資創造條件,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抓住滬滇勞務協作和社會扶貧、企業幫扶、返鄉創業等多方面機遇,努力增加就業崗位,基本滿足戶均1人的就業需求,從根本上解決“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的問題,貧困群眾通過易地搬遷實現了祖祖輩輩夢寐以求的“安居夢”“致富夢”。

新家園配套產業園 農民變身產業工人

“原來在家裡種玉米、餵豬,一年收入幾千元,現在每天到嶸煌藥業上班,每年2萬多元的收入。”26歲的王會清已是一個孩子的媽媽。她今年從水長鄉九條溝村搬到水長集鎮艾家凹安置點,並在村委會的幫助下,找到了一份分揀藥材的工作,每天的收入80元。

2018年以來,水長鄉集鎮艾家凹搬遷安置點依託水長工業園區,實現了搬遷123戶528人319人就業,其中就近務工佔比60%。

為了讓群眾願意搬,留得住,能致富,施甸縣科學選址,採取易地搬遷建設、產業園區建設、城鄉統籌發展、消費市場培育“四位一體”和循環工業園區、現代農業園區、精品旅遊景區、新型城鄉社區“四區同建”模式,統籌考慮功能定位、產業發展、生活服務等要素,採取安置房建設、配套設施、產業配套建設“三項建設”同步推進的辦法,突出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產業配套重點,確保農民融入城鎮。

家門口建起工廠 農民變成“上班族”

清晨,位於施甸縣南部萬興集鎮的人們開始了一天的忙碌。60多歲的蘇進學一家前不久剛從地質災害滑坡點搬遷到集鎮的小乾田安置點,便開始了接送孫女上學、做飯的老年生活。

在萬興鄉小乾田安置點,錯落有致的佈局間綠樹成蔭,鮮花盛開。從去年開始,位於怒江流域山體滑坡點的居民陸續報名搬遷到這裡。如今,已有157戶719人入住。

“這裡交通便利,上學、就醫都很方便。做夢都想不到能一家子搬到集鎮上來,還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蘇進學說。

該縣採取“企業+車間+貧困戶”的運作模式,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免費為引進企業提供所需廠房,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就業扶貧車間。扶貧車間主要從事耳機、電池、數據線、藍牙音響、藍牙耳機、充電器等電子產品的生產。目前,全縣已經建成4個扶貧車間,帶動搬遷戶700多人在家門口上班就業。

據瞭解,為了保障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就業,施甸縣對吸納5名以上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的扶貧車間、農民合作社按每人1000元標準予以一次性獎補。

架起就業直通橋 擴大求職“就業圈”

兩年來,施甸縣上下聯動,掀起了“就業一人,全家脫貧”總動員。

縣人社局牽頭,發佈招聘信息17期,組織召開現場招聘會、返鄉農民工座談會13場。

滬滇勞務協作項目、民辦企業、農民合作社、在建工程項目加入扶貧大軍,提供就業崗位。縣內66個企業提供出605個崗位,帶動搬遷戶就地就業307人,其中貧困勞動力141人。

全縣開發出護路員、護林員、保潔員、輔警等臨時用工崗位,安置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2200人。

縣鄉村+人力資源公司“四級聯動”,開展全縣13個鄉鎮138個村全覆蓋式務工動員和用工信息宣傳介紹工作,推薦省外用工企業23家,提供用工崗位3500多個。

同時,施甸縣還採取政府擔保,無息貸款的辦法,給予貧困戶5萬元產業貸款資金,支持貧困戶創業。全縣為搬遷群眾舉辦技能培訓班100多場次,累計培訓2.5萬人次,通過技能培訓提升搬遷戶就業能力,做強產業配套,做好就業崗位菜單式對接、就業狀態清單式管理的“兩單”制,確保每戶有一個主要勞動力穩定就業。(楊麗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