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健康"新赤腳醫生計劃":讓村醫更強,就是讓人們身體更強

2019年三月,央視公佈了全國"最美醫生"名單。其中獲得"最美鄉村醫生"稱號的,是黑龍江楊木橋場衛生所的周雅傑醫生。

"除了腦出血、腦梗和那些需要手術的病,他們一般都不去山下看病。"周雅傑說,"這些老人,有些都90多歲了,他們真離不開我,你說我要走了誰管他們,他們還能活嗎?"

樸素的話語,卻讓人溫暖無比。我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鄉村醫生對於廣大生活在農村的人民群眾有多麼重要。他們身背一個藥箱守護群眾,與疾病作殊死搏鬥,他們戰鬥在醫療健康事業的第一線,當地人提供了便捷、價廉、安全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京東健康

60多歲的鄭婆婆生活在湖北省雲夢縣下辛店鎮白水湖村,她的左腳上有一顆長了30多年的肉瘤。鄭婆婆不能走路,她只能每天呆在家裡,用布把腳包起來,日常生活非常不便。之前鄭婆婆曾找過來巡診的村醫看病,但不是因為那些醫生的水平有限,就是因為缺乏必要的醫療工具而束手無策。

後來,村裡來了一位經驗豐富的陳醫生,他在詳細檢查鄭婆婆的肉瘤時,發現她腳部皮膚已經嚴重潰爛,味道難聞。陳醫生根據多年的行醫經驗,制定了一個臨時手術方案。局部麻醉後,他用了50多分鐘為鄭婆婆切除掉了50克重的肉瘤。此後她逢人便誇:"陳醫生真是神醫啊,沒讓我花一分錢,就幫我除掉了幾十年的老毛病。"

基層醫療總會遇到類似鄭婆婆這樣的情況,很多村醫,他們學歷不高、現代醫學知識相對匱乏,遇到疑難雜症的時候,往往束手無策。在今年3月份的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馬曉偉曾表示,"村穩"就是要解決村醫薪酬、職業前途和養老保險的問題。為此京東健康深感自身責任重大,做醫療健康行業不僅僅是為了市場佔有率,同時也要回報社會,關注基層醫生醫療技能提升,關心他們的生活和成長。

"和教育一樣,醫療是天生自帶社會公益性質的行業。"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健康CEO辛利軍曾坦言,他認為,京東健康要做的兩件事,第一是協助解決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二是利用京東的技術能力和服務優勢提升醫療健康行業的效率和品質、優化體驗。

10月28日舉行的"共創健康新時代——2019京東健康合作伙伴大會"上,辛利軍表示:京東健康有能力、有資源,也有義務、有責任,為我國醫療健康行業的發展發揮力量、做出貢獻,實現作為一個企業的行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京東健康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13億人口中,農民佔比近8成。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遍佈全國各地的"赤腳醫生"為我國提高公共衛生水平提高做出巨大貢獻。目前,全國有近百萬村醫,他們像周雅傑和陳醫生一樣,全心全意為農村醫療事業做貢獻,築建起了保護農村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線。據統計僅2017年,村醫的診療人數就達到了17.9億人次,佔我國總診療人次的1/5。

在會上,京東健康提出了"新赤腳醫生計劃"。計劃針對全國基層醫務工作者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聯合胡大一等知名專家,利用互聯網,對他們開展技能培訓和遠程幫扶,讓紮根基層的鄉村醫生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全科醫生,進一步推動分級診療落實。"如果基層沒有全科醫生,那分級診療體系也難建立起來。"辛利軍說。

著名心血管病專家、醫學教育家胡大一教授高度認可京東健康提出的這一計劃。他在京東健康合作伙伴大會表示,"強基層,重預防"是新時代健康建設的核心。通過醫療資源下沉,能有效打破醫療資源不均衡的現狀,把醫療服務送到基層,走出一條新的健康建設之路。

京東健康

讓村醫更強,就是在幫助偏遠山區和農村的人們身體更強、更健康。京東健康希望通過提高基層鄉村診療水平和質量,可以讓更多鄭婆婆這樣飽受疾病困擾的患者得到及時醫治和救助。也希望參與這個計劃的每一位鄉村醫生,都能有良好的職業發展,成為生活在中國鄉村的"最美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