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背後必然有好的家世——齊桓公的祖先姜子牙是周武王岳父

齊桓公的家庭成員們(一)

據說齊地有個規矩:家中的長女不出嫁,一輩子留在孃家主持家祠的祭祀。這個規矩是哪兒來的呢?《漢書*地理志》裡講到過:春秋初期齊國國君齊襄公很淫亂,姑姊妹均不嫁,暗指襄公亂倫。為了掩蓋這種行為,齊襄公就下令齊國之民家中長女都不得嫁,在家主持家祠祭祀,稱之為“巫兒”。如果家中長女出嫁了,對於家裡是不吉利的事,到漢代仍以為風俗。

成功的背後必然有好的家世——齊桓公的祖先姜子牙是周武王岳父

齊國的位置在中原以東,屬於東夷的範圍之內。西周初期,武王去世之後成王即位,成王年少由叔父太師周公旦代為執政,這時爆發了三監之亂。被周武王分封於殷商故地的紂子武庚叛亂,負責監管武庚的武王同母弟弟管叔、霍叔、蔡叔也跟著一起叛亂了,史稱“三監之亂”。周公旦平定了叛亂,但是東夷的殷商方國隨之又起叛亂,於是周公東征再次平叛。當時平定東方之亂每平定一處地方就命隨徵親貴駐守。康叔及旄父駐守於殷東。被攻下的奄國由周公的兒子伯禽駐守。薄姑由太公的兒子呂伋駐守。豐國由文王庶子豐侯駐守。周公獲勝而歸、宗廟獻俘,被滅的殷商方國又由周分封了同姓和功臣。殷東封了衛國和宋國:衛國始封武王的弟弟康叔,宋國封了紂王長兄微子啟以奉商祀。奄國封周公改稱魯。豐國的豐侯因為好酒而沒有多長時間就被廢黜了。豐國的位置到了漢代就是沛郡豐縣,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里。還有一個被周公滅掉的薄姑國封給了太公望,也就是姜子牙,後來改稱為“齊”,這就是西周初姜姓呂氏的齊國獲封的來歷。姜子牙的女兒邑姜是周武王姬發的王后,生了兩個兒子:周成王姬誦和晉國的始祖唐叔虞。也就是說,姜子牙是周成王的姥爺。所以齊國對於輔佐周王室,有天生的責任。

西周末東周初,齊國的國君史稱“齊莊公”,因為姜姓呂氏的齊國曆史上不只有一個“莊公”,所以這位名為“呂購”的齊國國君又稱為“齊前莊公”。齊前莊公呂購是東周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諸侯,一共在位六十四年,並且跨躍了西周到東周兩個時代的銜接時段。齊莊公呂購去世後,他的兒子呂祿甫繼位,就是與“鄭莊公”和“楚武王”並稱“春秋三小霸”的“齊僖公”。

成功的背後必然有好的家世——齊桓公的祖先姜子牙是周武王岳父

《國語*鄭語》裡有一段描寫西周末、東周初的當時社會政治狀況說,“幽王八年而桓公為司徒 ,九年而王室始騷,十一年而斃。及平王之末,而秦、晉、齊、楚代興,秦景、襄於是乎取周土,晉文侯於是乎定天子,齊莊、僖於是乎小伯,楚蚡冒於是乎始啟濮。”周幽王八年的時候,鄭國國君鄭桓公也就是鄭莊公的爺爺開始擔任王室司徒,第二年周王室就已經開始動盪騷亂。平王東遷之後,一直到平王末年,這幾十年間秦國、晉國、齊國、楚國四個諸侯國交替興盛起來。秦景公、秦襄公取得了西周豐、鎬的土地,也就是“宗周”。晉文侯,姬姓名“仇”,輔助平王東遷。在這同時,周幽王的弟弟王子餘臣也被擁立為周王,史稱“周攜王”。於是,出現了二王並立的局面。晉文侯擊殺了周攜王,安定了周王室。齊國的齊莊公和齊僖公父子則在這個時期組織過多次諸侯會盟,形成一時小霸的局面。楚蚡冒就是楚武王的哥哥,也被稱為“楚厲王”,他做國君時帶領楚國開疆拓土、征服陘隰。

齊莊公、齊僖公父子組織諸侯會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時局面的動盪,起到了扶助周王室安定諸侯的作用。比如《左傳》裡記載過關於齊僖公組織諸侯會盟例子,“隱公八年”就有一次:衛國曾糾集宋國和陳國和蔡國圍攻鄭國國都東門。齊僖公幫三國平舊怨,讓鄭國和宋國、衛國講和、會盟,捐棄東門之役的舊嫌。雖然過了沒幾個月又打起來了,但是齊僖公畢竟付出了行動。魯隱公讚揚齊僖公說,“君釋三國之圖,以鳩其民,君之惠也。”齊僖公讓鄭國、宋國、衛國三個國家放棄了互相侵伐、報復的圖謀,安定了三國的百姓,這是齊僖公的功德。

成功的背後必然有好的家世——齊桓公的祖先姜子牙是周武王岳父

齊僖公有個弟弟叫夷仲年,僖公曾經兩次命他出使魯國。夷仲年比哥哥齊僖公死得早,齊僖公很疼愛夷仲年的兒子,也就是他的侄兒叫作“公孫無知”的這位齊國公室貴族。公孫無知得到的待遇甚至和齊僖公的兒子、太子諸兒一樣,可見齊僖公對這個侄兒的寵愛程度有多深,但是這其中有很大的問題。因為公孫無知不是太子卻擁有和太子一樣的待遇,這是不合禮儀的,正因為齊僖公的這種行為導致了侄兒公孫無知和兒子太子諸兒之間的矛盾,同時這也放縱了侄兒的野心。《史記*齊太公世家》說“嘗與無知鬬”,就是說太子諸兒和堂兄弟公孫無知還在齊僖公在世時就曾經有爭鬥。

齊僖公去世,太子諸兒順利繼位,這就是文章開始《漢書*地理志》裡說的那位“齊襄公”。那麼齊襄公究竟是不是像《漢書》裡說的那樣與姑姊妹亂倫呢?恐怕是有的,但不知道到什麼程度,可以坐實的一個人就是她的妹妹文姜。齊僖公做國君時,齊國曾經受到山戎的討伐。齊僖公向鄭國求助,當時鄭國國君鄭莊公命自己的兒子公子忽率鄭師救齊國。公子忽所率鄭師打敗山戎,解了齊國之危,齊僖公因此看中了公子忽,想把女兒“文姜”嫁給他。但是,事情非常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公子忽拒絕了,說齊國是大國不堪為偶,為後世留下了“齊大非偶”這個成語。公子忽另娶了陳國之女。文姜則嫁給了魯國國君魯桓公。文姜其實在未嫁之前就與哥哥太子諸兒有私情,就是不知道當時他們的父親齊僖公知不知道這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