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实施能人治村“三项计划”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村(社区)干部队伍

为切实解决村级干部年龄老化、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等问题,泸县深入推进能人治村“三项计划”。

实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铸魂提能计划”。立足各村发展实际,设置农村基层党建、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政策、集体经济壮大发展、基层综合治理等主体培训班,每年从村(社区)中调训100名党组织书记,分春秋两个学习班,到省市县级村政学院进行封闭培训,连续三年实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覆盖轮训,着力破解“一把手”本领恐慌难题。

村(社区)“两委”干部“学历提升计划”。聚焦全面提升干部队伍发展能力、技术服务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连续三年从村(社区)干部共遴选100名35岁以下,具有高中、中专学历村(社区)“两委”干部,送往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学历提升,通过2年在校学习1年顶岗锻炼学习模式,获取全日制大专学历。鼓励村(社区)干部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参加大学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学习,对取得文凭的,县财政给予全额补助,力争通过3年,使村(社区)“两委”干部大专以上学历达到40%,着力破解村(社区)干部学历不高、能力不足难题。

实施村(社区)后备干部“千人培养计划”。

从2019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面向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致富带头人定向培养后备干部1000名。采取远程教育、集中培训、学历提升、顶岗锻炼“四位一体”的方式,全面提升村(社区)干部综合素质。建立导师帮带制,根据后备干部的能力素质特点,为后备干部配备镇村两级“双导师”,帮助后备干部缩短适应期,尽快掌握熟悉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付冬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