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桥、周家坝、高笋塘…...万州这些小区大变样了

今年以来,重庆市万州区认真践行“枫桥经验”,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城市社区楼栋为单元,创新开展“楼栋工作日”工作,同时与城市提升“双亮”活动相结合,区级领导、部门负责人、街道领导班子等各方力量下沉到城市社区、楼栋,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声音,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成功探索出一条市域治理创新的路子。

五桥、周家坝、高笋塘…...万州这些小区大变样了

万州区五桥街道莲花社区是个老旧社区,以前高空抛物、杂物乱堆,汽车乱停,没有运动器材,群众意见很大。在“楼栋工作日”中,群众的意见全部被收集起来,逐条解决。

出行难,就集中力量完善交通线路,在社区门口新增公交站点,方便出行;停车难,就通过平整规划社区闲置空间,合理规划,划出专门的停车位,解决停车“老大难”;高空抛物存隐患,就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多种渠道宣传讲文明树新风,全面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

五桥、周家坝、高笋塘…...万州这些小区大变样了

这样的场景,也在万州区其他街道、社区同步“上演”。百安坝街道乐居苑社区,曾经困扰居民多年的日杂市场,一改往日脏乱差和拥堵不堪的现状,变得安静开阔,还路于民;牌楼街道居民楼未安装一户一水表问题,迎刃而解,用水收费明细,清清楚楚;太白街道孙家书房社区万安市场脏乱差,现在商户鳞次栉比、井然有序;钟鼓楼街道富祥社区变压器影响居民安全问题,及时处理,保障安全。

五桥、周家坝、高笋塘…...万州这些小区大变样了

多点开花,花开朵朵,对社区的精心治理,增强了居民的向心力,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形成了万州区独特的城市魅力。但这背后,困难不小,万州拥有街道11个,全区总人口173万人,如何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是个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经过不断地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万州区交出了“楼栋工作日”这张答卷。

五桥、周家坝、高笋塘…...万州这些小区大变样了

所谓 “楼栋工作日”社会治理机制,即由5名区级领导分片包干2至3个街道,统筹指导督促11个区级部门、11个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社区干部、楼栋长,凝聚并发动法官、检察官、民警、法律服务工作者、医生等专业力量,以及辖区“两代表一委员”、群团和社团组织、高校师生等,共同下沉楼栋参与基层治理。

五桥、周家坝、高笋塘…...万州这些小区大变样了

据了解,各街道党工委负责辖区“楼栋工作日”日常工作的开展,统筹组织社区干部、楼栋长、专业力量、志愿者等力量进社区、进楼栋、进居民户,倾听群众诉求、掌握社情民意、宣传政策法规、化解矛盾纠纷、解答群众咨询、解决相关问题。

每月的现场办公活动,就是街道对社区、楼栋收集的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建议汇总梳理后,从每月最后一周中选取一天,商请包片联系区领导后确定现场办公活动日期及参加的区级部门。

现场办公活动上,包片区级领导牵头相关区级部门、单位到社区楼栋,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收集、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

今年以来,我区5位区领导下沉包片联系街道52次,到社区楼栋开展座谈会38次,共开展‘楼栋工作日’现场办公活动34次,接待群众2500余人次,收集问题312个,已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175个。随着活动的常态化深入开展,这些数据仍在动态更新。通过这项机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一大批问题,迅速反应,及时处理,实现了许多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一朝化解。

“楼栋工作日”虽不是“万能药”,但可以作为“催化剂”,催动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完善,催动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楼栋工作日”将群众反映的问题按照“大事”、“小事”、“私事”分类处理,“大事”由街道牵头解决或报请包片联系区领导、部门牵头解决,“小事”、“私事”则由社区(村)引导居(村)民自己解决。随着“楼栋工作日”的深入推进,一些“大事”成功解决,居民看在眼里,心满意足,更增添了自治解决“小事”、“私事”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