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大神陈纯给我上了课:发币是传销,区块链要实名制和备案制

区块链大神陈纯给我上了课:发币是传销,区块链要实名制和备案制


文 吴言

一个礼拜之前,除了行业内的人,陈纯是谁无人知晓。但现在,院士陈纯已经封“神”——专门去北京上课,可不是一般人,并且研究的还是神秘的“区块链”。

从北京回来没多久陈纯所在单位,浙江大学就给媒体传话,在今天(12月31日),陈院士有一场区块链的讲座,说是讲座,其实就是一次集体采访会。

我赶紧报名,不管听不听得懂,发发朋友圈也好!

什么是区块链?可能像爱情

去之前,我和小伙伴讨论了什么是区块链?大家七嘴八舌,没有结论。

我说,区块链就像爱情,听说过的人很多,见到过的人很少,但他就是存在。

31号10:00,我准时赶到浙江大学邵逸夫科学馆。

201会议室早已媒体云集了,央视、新华社、科技日报、浙江日报、浙江卫视……全浙江的主流媒体都到齐了,就连陈纯家乡宁波的媒体也闻讯而来。(这是后来抢话筒的时候才知道的)。

大家也在追问这个问题的答案。什么是区块链?

大神陈纯打了一个比方——

一个村里,张三向李四借了100块钱,并在广播里告诉了所有村民,村民们都记帐本上挤下来了,且不可篡改,这对张三来说就很安全了,因为李四不可能去更改全村的帐本,这就是一个“区块链”。 单点发起,全网广播,交叉验证,共同记账,这是一个陌生人的信任机制。

我猜,陈院士估计也是这么解释的。

区块链在研究啥?文科生还是听不懂

2018年,浙江大学就成立了区块链研究中心。这一年来,区块链研究中心都在研究啥?

在发布会现场,陈纯院士从区块链技术研究、产业应用、监管服务三个方面,讲解了区块链的现实与未来,也是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的一些研究成果。

讲得很专业,我是文科生,听得一头雾水,刚才我把现场录音翻译了一遍,重点如下:

(前方高能,看不懂的可以略过)

区块链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现阶段,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主要从事的是联盟链和监管链等领域的研究,并在联盟链领域取得了多项核心技术突破。

第一个关键技术:是联盟链高性能关键技术。

这需要高性能共识算法、高效智能合约引擎、新型共识机制等多项技术的突破,为支撑大规模多网络结构组网提供支撑。

第二个关键技术:是区块链安全隐私关键技术。

区块链广泛应用,需要支持我国加密算法和标准,需要平台支持对业务数据的隐私保护。比如,通过命名空间隔离的方式,在物理层面对业务数据进行分离,还有更细粒度的隐私交易机制,实现交易可验证但不可见。此外,还有基于可信执行环境等技术实现节点密钥管理和数据加密存储,以及基于默克尔DAG等数据组织技术,防止文件被篡改。

第三个关键技术:是基于高可靠性的关键技术。

包括动态成员的准入机制以及节点失效后的快速恢复机制,这在分布式系统里都会碰到,不能整个系统停下来加节点,应该是可以实时动态的。还有联盟治理机制和高效的热备切换机制,也是联盟链的关键技术。

第四个关键技术:是高可扩展性的关键技术。

首先是编程可扩展,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使用,越通用的编程语言越好,这样大家用起来很方便;其次是存储方式可扩展,也就是能不能支持多类型、多组织形式的数据可信存储;再次是支持预言机提供可信外部数据源服务;最后则是支持跨链,实现同构链和异构链之间的跨链协同。

陈纯是谁?追梦人


听不懂,还有这么多媒体聚焦这场集体采访,为什么?

大多是关心这个给政治局上课的人吧,也就是眼前的这个陈纯院士。

陈纯院士是谁?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浙大网新总裁、董事长,现任趣链科技董事长。

关于陈纯,网上有更详细的报道:陈纯1955年生于浙江象山渔港古镇,1974年到东海海岛上插队做知青。陈纯曾在日记中写道:“回去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干活,当好新一代的农民,争取每年能来杭州开会……”

1977年,立志当新一代农民的陈纯迎来了生命中的机遇——“恢复高考”。语文奇好无比,因答卷出色还获得额外加分的他,却报考了厦门大学数学系,究其原因是数学家陈景润毕业于此。

不料,一本《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改变了陈纯的人生轨迹,当陈纯在图书馆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就开始了自学计算机课程。

于是,他来到浙大攻读了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他始终走在时代前沿,在知网上,可以搜索到陈纯自1990年起至今的160余篇学术论文,涉及科学技术的多个领域。2012年,获度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场的陈纯,着西装,戴眼镜,头发有些白,一个典型“理工男”的形象,言必称“我们搞技术出生的”。

在答记者问环节,他专挑技术问题回答,一些面上的问题则推给坐在一旁的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蔡亮教授。

技术问题没听懂,但是有一个观点我是很认同的:任何一个好的技术或工具,都需要被正确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怎么监管区块链?实名制和备案制

链上链下协同技术涉及跨链数据协同、隐私保护以及数据监管等诸多问题。目前才刚刚起步。

陈纯认为,区垮链技术的监管非常重要,尤其是区块链技术在中国大规模应用后,如果没有监管,就会乱套。“没有一个好的监管,就好像马路上没有交警和红绿灯,秩序就会很乱。”

曾经有人算过,把有害信息放在以太坊上,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传播有害信息、网络谣言、煽动性信息、攻击性信息,成本非常低,这给区块链技术的产业布局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也给监管部门带来很大的挑战。

陈纯认为,区块链作为重要的底层基础设施,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其安全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和有关部门合作,在技术上为监管提供支撑,强化对区块链平台及应用的安全评估,提升区块链技术及应用的合规性和规范性,协助建立健全的区块链监管体系,强化区块链监管能力建设,共同探索区块链监管新模式。”

2019年,国家网信办出台了《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今年还公布了两批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监管走到了区块链的前面,但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陈纯眼里,任何一个好的技术或工具,都需要被正确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课后划重点

整个采访会,1个小时47分钟,远超原计划的1个小时。

陈纯院士的讲话,笔记本电脑上洋洋洒洒记录了6个页面,8000多字。具体说的是啥?sorry!I don't know!

前两年,草根创业者、精英创业者开始澎湃地奔涌到了区块链创新创业中,有做区块链技术服务商,有做代币交易所的,也有做数字钱包的,甚至还有与区块链相关的培训、媒体、支付系统等。

10月24日之后,似乎这样的“风口”又回来了,到哪哪都在谈区块链、炒币。

创业者在焦虑,投资人也在焦虑,万一错过了“风口”怎么办?

陈纯说,大众对区块链的理解有误区,比如将区块链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挂钩,这只是一个金融的应用而已。

“不能借用区块链的名义炒币。未来区块链在中国最重要的应用空间,应该在工业制造等领域。”陈纯说。

朱啸虎在《王峰十问》中表示:任何科技刚发展起来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泡沫期,然后很快会有死亡谷,创业和投资我觉得都可以在死亡谷的右侧来进入,千万不要着急,被焦虑赶着入场。

焦虑没有用,不如每天多学一点区块链知识,毕竟,不参与才是最大的风险!

总结一下:

1、区块链,是一种互联网技术之上的底层技术,其特点是单点发起,全网广播,交叉验证,共同记账,不可篡改;

2、目前区块链的现状是,在联盟链和公有链等领域,已取得一些关键技术突破,并在金融等领域开始应用,但和国外还有一定差距;

3、区块链技术大规模多节点组网,“区块链+”还有很有长一段路要走;

4、区块链技术的安全要引起高度重视,没有监管的区块链,就像没有交警和红绿灯的马路,要乱套。发币,发空气币是传销骗术,区块链也要实名制和备案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