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樊登在奇葩大会上的表现?

生命灯塔


对于高晓松和樊登的观点,1000个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但大部分网友觉得,樊登表现过于盛气凌人,少了一份读书人的谦逊之风。

之后,樊登自己在微博上也转发了这段视频,还附上了“我说话太直,涵养不够“这句话,现出对自己表达的反思。靠嘴上功夫“吃饭”的樊登,这一次,在《奇葩大会》的舞台上败走麦城。



韩海军易学


樊登对于读书的推崇本没有错,我很多次上下班路上都在听着樊登的读书分享,他揉进自己的理解,带着很多人领略了很多书很多观点,有的给人启发,有的给人新知。樊登作为论语的忠实粉丝,明明云淡风轻,明明淡薄名利,明明一身书生气,可是涉及商业、运作企业、推广平台,到底落了市侩气。

樊登在奇葩大会极尽功力地推崇读书必有用论,甚至万事皆能从书中找到答案的观点,确实不太讨喜。一则,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得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从读书中从和人际交往中所有获益的,需经过自己的评判与思辨,删减后增入自己的思维框架中,如若一本书中讲述面对一个问题,我该怎么做,另一本书中讲述我不该这么做,没有评判的我们,尽信书的我们该信哪个观点?错乱与迷茫是必然的结果。二则,不是所有的书都是好书,不是所有的作者都是大神。在互联网时代,在自媒体时代,在每个人都可以发声的时代,声音越来越嘈杂,价值观越来越多元,权威两个字的越来越不值钱,书海无涯,内容泛滥,信息爆炸,正确与错误都很难分辨的时代里,不是所有的内容制造者都是成体系的知识输出者,不是所有的知识输出都是适合你我。三则,所有成体系的理论未必都能解决我们人生所有的问题。理论指导实践,但是机遇错综、人生复杂,从来没有什么理论可以自上而下指导大千世界千千万的问题,立论者也绝不会有上帝般的视角看清人生的起起伏伏,如高晓松所说,如果读书能如此线性的解决人生的问题,但生活岂不是太容易了些。

但是,读书虽不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途径,读书可以让我们开拓人生,读书如交友,读书如行路,打开一本书如打开一个世界的大门,这个世界是否精彩取决于作者,而这个精彩的世界里我们有没有收货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思考,有没有进益取决于我们的行动。即便没有收获,又如何呢,我和一位老友聊聊天,我没有增加什么见识,但是自己开心了,平淡了心境,也是好的。


优秀视频搬运工头


樊登来到了现场,和同为读书人的高晓松发生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唇枪舌剑式的互怼。我看的时候觉得很有趣,同时也有一些困惑,因为现场各方的眼神,让我感受到这场互怼似乎并不完全是为了节目的效果,而是确实在现场的各方之间出现了一些情绪,他们都不是专业的演员,并不擅长掩饰自己的情绪。

可能有人会说,网友不喜欢樊登分享的最大原因,是樊登的观点出了问题。 我个人反倒觉得,樊登是讲故事的顺序、节奏、方法和态度出了问题,他的观点并没错,读书真是一件要命的事。至于“樊高”二人对于读书方式之争,每一种方式都无谓对错,只有适不适合。

樊登的读书之道,好似喝水,拿来咕嘟嘟喝上几口,就能解渴。

高晓松的读书之道,好似品茶,需要慢慢小口浅啜,意在回味。

不管喝水还是品茶,选择你喜欢的就好。



皮皮诺曹


娱乐节目,不是纪录片,纪实片。你认真起来就跑偏了。读书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没毛病。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id": "v02016650000bmtqkc6ue3ml5tnm623g\

湃湃云


我喜欢吃好吃的东西,但是,我不喜欢有人硬把好吃的塞我嘴巴里,即使这个东西确实是人间美味,但我真心不喜欢这种“QG”试推荐。


超喜欢阳光明媚的日子


参加奇葩大会观点不光奇,还得搞笑才能给自己拉票,樊登表现还不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