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三个月,合同签一年,这在国企正常吗?

Mr_陌陌


劳动合同一年,试用期三个月,这个单位已经违法!

一,试用期期限已违法!

对于试用期的期限,劳动合同法已明确规定不同劳动合同期限以及相应的试用期期限(具体如下表所示)。劳动合同仅仅一年的话,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个月的试用期已经违反劳动合同法,作为员工,一定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违法行为不能姑息!

对于题主的问题,我想重申一遍,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无论是外企还是民企都应遵守我国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在新入职的时候,一定要提高法律意识。如果单位跟你签这样的合同,一定要讲清楚原因,并拒绝。要求单位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签订合规的试用期期限。

“国企正常吗?”这个问题问的就非常牵强,问题的心理不仅仅是缺乏法律意识,而且有从众心理在作祟!

法国的科学家法布尔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松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让它们首尾相连。松毛虫们一个接一个一圈一圈的爬行,直至死亡,而花盆旁边的松叶依然如故。松毛虫因从众心理导致的集体悲剧,明确的告诉我们“从众心理”不可取。

职场中拥有从众心理一般来说缺乏思考,没有主见,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这种心理在职场中很常见。在有些情况下,从众心理无伤大雅:

01

单位开会形成统一决策时

在这种会议中,职场发言一般先有牵头人出来讲几句奠定整个会议的基调,然后是核心员工,老员工依次发表意见。此时,作为职场新人,适当的“从众心理”是最好的选择。职场新人对公司了解的少,又加上自己的岗位层级,此时开会“随大流”比较好。

02

针对公司未来发展开放性讨论时

对于不确定的公司未来发展,如果自己没有很好的想法,此时存在从众的心理很正常。毕竟这是关乎全公司的未来发展,无论是是否从众,都不影响公司的大局。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很好的建议,或者不想发表自己的内心想法时,选择从众是可以的。

但是,当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违反劳动合同法时,你再拥有从众心理的话,受伤害的只能是劳动者自己!这些情况不能从众:

01

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违法

针对题主这个问题,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已经违法,我们不能觉得这个事情很正常就理解接受。涉嫌违法的事情,我们作为劳动者应当告知单位,按照劳动合同法规章制度执行。此时如果单位人事告诉你,全公司所有入职的人员都这么签!而我们自己还能接受的话,那就彻底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02

单位单方调岗

我们作为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对薪资,对岗位,对休息休假都做了明确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明确的理由而想给我们单方面调整岗位时,属于违法行为。这属于劳动合同变更,必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同意签字才可生效。如果你在这个时候也拥有从众心理的话,那必然成为“软柿子”,被单位捏来捏去。

03

单位随便降薪

很多单位为了节省人工成本,不惜对员工的工资一降再降,而员工几乎很少去问降薪合不合法,合不合规。如果作为员工觉得全公司的人都降了,那么自己也“应当”降薪,这样的从众心理将会伤害所有员工的利益。

综上所述,无论别人的单位这种情况正不正常,与你无关!你关心的应当是此时此刻你的单位已经违法签订劳动合同,你应该去找单位的人事告知他们,并要求他们必须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职场中的“从众心理”很普遍,但是涉及到我们员工自己利益时,千万别“人云亦云”,从而纵容企业的违法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