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排名领先

10月31日,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前三季度,我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的运行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排名领先,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运城市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排名领先

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56.2亿元,同比增长6.4%。一产增加值191.3亿元,同比增长2.5%;二产增加值402.6亿元,增长8.2%;三产增加值562.3亿元,增长6.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3%、44.8%、48.9%。

前三季度,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工业主导行业带动有力、服务业贡献近五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6.2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全市48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01.5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位居全省第三;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7%,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48.9%,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显著。

前三季度,投资、消费平稳,内需拉动趋于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三产投资増势较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0.2亿元,同比增长4.1%。一、二产下降、三产投资快速增长。三产投资228.6亿元,增长28%,比上年同期上升33.3个百分点。在农业中,林业投资增长较快。在制造业中,炼焦、医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汽车制造业增势较好。在服务业中,房地产业、道路运输业、生态环境治理、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增长有力,分别增长47.4%、52%、399.3%和79.1%,是投资平稳增长的主动力。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30.4亿元,同比增长8.3%。旅游业保持保持蓬勃发展。全市累计接待游客7539万人次,同比增长18.9%。实现旅游总收入619.4亿元,同比增长18.2%。

转型发展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稳步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9月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116.3万平方米,比上月末减少0.4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15.1%。8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9.3%,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财政在民生领域支出不断增加,同比增长13.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1%。

新动能持续发展。前三季度,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9.3%。新商业模式迅速发展。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单位中网络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4%,快于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14.3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1-9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148.9亿元,同比增长1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4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2.7亿元,同比增长10.4%。减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1-9月份,全市共减免各项收入41.21亿元,其中鼓励新高技术发展减免7.62亿元,改善民生减免4.78亿元,支持三农减免3.62亿元。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截至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85.6亿元,比年初增长9%。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62.2亿元,比年初增长7.1%。

重点民生保障有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4343人,完成全年目标106%。9月份,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1.61%,比上月下降0.16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01元,同比增长10%,增速比上半年提升0.2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79下降至2.7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市场物价涨势温和。前三季度,全市(中心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1%。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9%,猪肉价格上涨14.8%,鲜菜价格上涨7.3%。

总体看,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在合理增长区间,新动能、民生等方面指标提质增效明显。但工业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个别指标目标完成缺口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问题依然值得关注。第四季度,全市各级各部门将下大力气狠抓落实,加大工业等重点领域的监测力度,持续关注钢铁等主导行业市场价格变动;瞄准基础设施、能源、生态环保、民生服务等项目,扩大有效投资,不断加快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的力度,全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减税降费等重点工作,聚焦目标任务和难点问题,攻坚克难,确保全市经济稳定增长、全年目标顺利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