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榮光】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

國慶前夕,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隆重表彰為新中國建設和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功勳模範人物,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授予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8人“共和國勳章”。“先鋒成都”將陸續把8位共和國勳章的模範人物的故事分享出來,願每個有理想的你都能在人生的舞臺上為國爭光,被國家永遠銘記。


學習 | 【共和國榮光】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


學習 | 【共和國榮光】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


今天,

我們關注的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連任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


音頻


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來自先鋒成都

00:00

03:22

視頻



學習 | 【共和國榮光】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


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

學習 | 【共和國榮光】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

她是一位普通的農家婦女,

也是唯一連任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

幾十年來,

她初心不變,奮鬥不止,

為當地脫貧和建設作出巨大貢獻。

用她自己的話說,

“按照黨的要求幹,

就沒有什麼幹不成的事。”

她就是申紀蘭


學習 | 【共和國榮光】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



日前,申紀蘭被授予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這也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義給予的國家最高榮譽。央視新聞聯播系列報道《共和國不會忘記》也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申紀蘭進行了詳細報道。


學習 | 【共和國榮光】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


在山西平順縣西溝村,今年90歲高齡的申紀蘭,仍然在下地勞動。從1952年第一次當選全國勞模到現在,這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就沒離開過山頭田間。新中國成立之初,她帶領西溝人民,打壩造地500多畝,解決了全村人的溫飽。半個多世紀裡,西溝村創造了奇蹟,在石頭上植樹造林兩萬多畝。

學習 | 【共和國榮光】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

申紀蘭說:“勞動模範要不勞動,怎麼當模範,我覺得勞動模範就是要勞動,跟群眾走到一起。”


學習 | 【共和國榮光】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

爭取男女同工同酬的急先鋒

申紀蘭1929年出生於

山西省平順縣山南底村。

抗戰時期,她就擔任過村裡

紡花織布小組的組長。

一嫁到西溝村,

她就積極參加勞動。

1951年西溝村成立初級農業合作社時,

她成了副社長。

這對奉行“好男人走到縣,好女子不出院”

古訓的山裡人來說,

已讓人刮目相看。

但在她心裡,

有一個坎始終過不去:

為啥婦女的勞動報酬要少一半?

學習 | 【共和國榮光】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


申紀蘭介紹說,

按照當時的分工計酬方式,

如果男人幹一天活計10個工分,

那麼婦女只能計5個,

不平等的報酬又挫傷著婦女的勞動積極性。

村裡本來是男女共同協作勞動的,

經申紀蘭申請,

社裡專門給女社員劃出一塊地,

和男社員進行勞動競賽。

被髮動起來的婦女為了爭取自己的權益,

始終在田間爭分奪秒。

最後,女社員贏得了競賽。

到1952年,西溝村已經實現了

“男女幹一樣的活,應記一樣的工分”。

1954年9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

申紀蘭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倡議

被寫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

學習 | 【共和國榮光】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


唯一連任十三屆的

全國人大代表

1954年9月15日,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

25歲的申紀蘭是此前不久

才得知自己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

她有些不敢相信。

學習 | 【共和國榮光】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

第一次從家鄉山西省平順縣西溝村

去北京開人代會,

鄉里給她找了頭毛驢。

那時,毛驢還是不錯的代步工具。

但是大山裡坡太陡,

石頭山上的小路,

讓第一次出遠門的她嚇得不敢騎。

先去長治,再從長治倒“班車”去太谷,

再從太谷坐火車到太原,

輾轉到北京,已是4天以後。

學習 | 【共和國榮光】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

申紀蘭說:“我沒有想到我當上人大代表。

開完會,毛主席跟我們照了相、握了手。”

申紀蘭和1200多名代表一起,

舉手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

從1954年的中南海懷仁堂,

到如今的人民大會堂,

申紀蘭是唯一連任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

學習 | 【共和國榮光】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

在履職盡責的路上,

申紀蘭整整奮鬥了65年,

已經記不清自己提交了多少建議和議案,

有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的,

有珍惜合理使用土地的,

有發展農村教育的,

樁樁件件,都和農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當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

代表人民說話,代表人民辦事。”

學習 | 【共和國榮光】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

帶領群眾脫貧攻堅的改革派

1983年,西溝村全面推行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但其中也出現了許多新問題。

1984年,申紀蘭從村民的根本利益出發,

大膽進行改革。

她主張:成林和有林山坡地仍歸集體管理;

耕地仍然包產到戶、自主經營,

但實行三年一小調、五年一大調,

添人增地、減人減地,

確保土地不撂荒。

最終,改革宜統則統、宜分則分,

統分適度,實現優勢互補。

學習 | 【共和國榮光】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

1985年,結合申紀蘭外出考察的經驗,

利用當地的硅礦資源優勢,

西溝村建立起第一個村辦企業鐵合金廠,

當年實現利潤150萬元。

此後,西溝村又建立起

磁鋼廠、石料廠、飲料廠,

村辦企業成了西溝村的經濟支柱。

申紀蘭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1986年9月與縣供銷社

聯合辦起一座罐頭廠,

投產後的第一個月

就生產紅果、梨罐頭5萬多瓶。

學習 | 【共和國榮光】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

2012年,申紀蘭和西溝村民決定,

拆除了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和環保要求的鐵合金廠,

西溝村的紅色旅遊基礎設施一一興建。

作為唯一連任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

申紀蘭通過建議和議案

幫助老區脫貧振興步入快車道。

學習 | 【共和國榮光】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

中西部開發、引黃入晉工程、

太舊高速公路、山西老工業基地改造等

促進了經濟發展;

平順縣提水工程、平順縣二級公路建設、

平順縣集中供熱、集中供氣工程等

改善了當地群眾的生活。

每有團體到西溝村參觀學習,

她總會在西溝村的會堂給大家介紹,

半個多世紀裡,在黨的帶領下,

農村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

申紀蘭說:“我的話,就是一個農民

對黨的恩情由衷的感激。”

學習 | 【共和國榮光】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


“勿忘人民、勿忘勞動”

的不變初心

在山西平順縣西溝村,

今年90歲高齡的申紀蘭,

仍然在下地勞動。

學習 | 【共和國榮光】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

從1952年第一次當選全國勞模到現在,

這位普通的農村婦女,

就沒離開過山頭田間。

新中國成立之初,

她帶領西溝人民,打壩造地500多畝,

解決了全村人的溫飽。

半個多世紀裡,西溝村創造了奇蹟,

在石頭上植樹造林兩萬多畝。

學習 | 【共和國榮光】申紀蘭:初心不變 奮鬥不止


她曾榮獲“全國勞動模範”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

“改革先鋒”等稱號。

但她只把榮譽看作一種鞭策。

她“勿忘人民、勿忘勞動”的話語,

成了自己對人生的一種詮釋。

這些年,她繼續帶領西溝老百姓

培育新型產業,引進光伏發電,

發展綠色生態旅遊,

為脫貧奔小康的理想繼續奮鬥。


綜合 央視新聞、學習強國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