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隋朝的軍事實力是高麗的數十倍,隋煬帝徵朝鮮依然失敗了?

大侃歷史


朝鮮在古代是中國的附屬國,他的歷史就是被征服的歷史,一直是小弟一樣的依附在中國的身邊,有時候日本打過來還得抱緊中國的大腿,但是有一場戰役讓朝鮮人足足吹了幾輩子,在他們的歷史書中被無限的誇大,也正是因為這場戰役,隋王朝也分崩離析,走向了覆滅的道路。

征伐高麗的歷史背景:

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是個很有作為的皇帝,建國之後採取了一系列的軍政和經濟改革,使隋朝很快走上了輝煌的顛峰。隋煬帝廣即位後更是採取積極的對外進攻戰略,征服了契丹、流球(今臺灣)、土谷渾等周邊強國,迅速崛起。

這時的高麗已經成為東北地區的一個比較大的國家,國都在漢樂浪郡的故地平壤城,亦名長安城。平壤城與國內城、漢城,並稱高麗國的“三京”。此時的高麗人佔據遼東大部,高麗主世襲爵為遼東郡公。高麗是遼東的霸主,是實力強大的政權。當時在東北地區還存在還有百濟、新羅、靺鞨等政權,它們多時臣服於大隋。在隋朝建立之初,高麗為了消滅其他小國採取對隋朝臣服的政策,但隨著隋朝的強大,高麗逐漸感到恐懼,於是採取聯合其它國家對隋朝進行侵襲。598 年,高句麗王率靺鞨騎兵萬餘進攻遼西,被營州總管韋衝擊退。隋文帝派大軍30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麗,後因道路和天氣的原因,糧草供應不上,同時高麗王懾於隋軍威,亦遣使謝罪,隋文帝於是罷兵。

這次出征雖然沒有實質性的戰爭,但為今後的大規模征伐埋下了引線。當時的隋朝已經完成了對西、北、南多強族的征討,國內經濟也達到了鼎盛,而楊廣又是一個野心極大的人,對高麗的戰爭只是早晚的事。

戰爭前的準備:

公元607年(大業三年)隋煬帝下命令修築從陝西榆林到北京的馳道,寬為一百步,長達三千里。此外還修築了兩條以涿郡薊城(今北京)為交匯點的陸路幹道:一條自南向北,一條由東往西。

公元608年(大業四年)隋煬帝再發河北諸軍百餘萬開鑿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黃河,北通涿郡(今北京)。這是南北大運河中最長最重要的一段,“長三千里,廣百步”。沿運河還建立了許多糧倉,作為轉運或貯糧之所。

公元609年(大業五年),在薊城(北京)建臨朔宮,作為討伐高麗的基地,馳道與永濟渠是水陸兩條軍需供應線。

公元610年(大業六年),煬帝明確的告訴大隋的將軍們只有現在建立有利於中國的開闢山河不朽功勳,才能得封賜,你們的子孫們才能世代享受你們的恩德。隋煬帝對高麗作戰的準備工作還是比較充分的,那麼戰爭的結果又如何呢?

戰爭爆發的原因與三伐高麗:

一:戰爭爆發的原因

公元607年,隋煬帝北巡至突厥啟民可汗大營,遇到高麗使者。煬帝以高麗本是箕子所封之地,漢、晉時皆為所轄的郡縣,命使者轉告高麗國王高元速來朝見,不然將率大軍巡遊高麗國土。高句麗王聞報甚為恐懼,一直未前來。結果611年(大業七年),煬帝以高麗不遵臣禮為由,下詔征討高麗,由此對高麗的戰爭全面爆發!

二:第一次征伐高麗

611年(大業七年),煬帝以高麗不遵臣禮為由,下詔征討高麗,命天下兵卒,不論遠近,都於明年春天到涿郡集中。次年正月,全國應徵的士卒全部到達涿郡。煬帝將軍隊分成左、右12軍,史稱全軍隊共計113。38萬人,號稱200萬,統由煬帝親自指揮。各軍首尾相接,鼓角相聞,旌旗相連長達千里,聲勢浩大,史稱“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這年三月,隋軍進至遼水西岸展開。高句麗兵依遼水據守,隋先頭渡河的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等戰死。數日後隋軍浮橋接成,依次渡河,殲滅東岸的高句麗軍萬餘人,乘勝進圍遼東城。每當城池將陷時,守軍便用緩兵之計,諸將為煬帝訓令束縛,不敢專擅,致使遼東城久攻不下,數十萬大軍困頓於一堅城之下。

六月,隋煬帝親至遼東城督諸軍攻城,同時命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等九軍共30。5萬人,越過高句麗諸城,向鴨綠水挺進,與水軍配合攻打平壤。高句麗大將乙支文德採取誘敵深入的計策,宇文述軍一日七勝,很快渡過薩水(注:今朝鮮清川江),進至距平壤30裡處。乙支文德佯為請和,宇文述見將士疲憊已極,且軍中糧盡,平壤城又堅固難拔,遂被迫還師。高句麗軍乘其後撤,從四面抄擊隋軍。宇文述等且戰且退,至薩水被高句麗軍半渡擊之,殿後的左屯衛大將軍辛世雄戰死,諸軍皆潰,退至遼東城時僅餘2700人。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水軍經海道入浿水(注:今朝鮮大同江),在距平壤60裡處擊敗高句麗軍,乘勝以精甲4萬攻城,遇伏大敗,還者不過數千人,退屯海邊。及聞宇文述兵敗,亦引軍還。八月底,煬帝下令撤軍,第一次徵高句麗以慘敗告終。

三:第二次和第三次征討高麗

業九年(613年),隋煬帝再次御駕親征高句麗。此次出征煬帝接受上次教訓,允許諸將“便宜從事”。隋軍包圍遼東城,晝夜不停地連續攻城20餘日。正當遼東岌岌可危時,禮部尚書楊玄感在黎陽起兵反隋。煬帝大驚,不得不密令撤軍,軍資、器械、攻具及營壘等皆棄之而去。第二次徵高句麗又虎頭蛇尾地收場了。 大業十年,隋煬帝發動第三次攻高句麗之戰。右驍衛大將軍來護兒在畢奢城(注:即卑沙城,在今遼寧金縣東大黑山)大敗高麗軍,並乘勝向平壤進發。時高句麗因連年作戰,已困弊不堪,無力再戰,乃遣使請降,並將去年叛隋奔高句麗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還。煬帝見已挽回兩敗之辱,遂班師還朝! 三次對高麗的戰爭,隋朝損失巨大,具歷史記載每次戰爭動用部隊都在百萬,前後動用了數百萬軍隊,勞民傷財,最終因為不懂軍事和不恤百姓而滅亡! 戰爭的經驗和教訓: 隋煬帝的這三次戰爭動用的人力物力都達到了基點,可惜的是由於戰略上的失誤最終導致了無功而反,反因此走向了滅亡。 在第一次對高麗的戰爭中,用於正面作戰的部隊就達到了100多萬,而後勤保障就更無法計算了,而從江淮地區向如此遠的距離運送戰略物資難度可想而知,由於道路遙遠曲折和運送過程中的消耗,導致了前線糧食不續。其次,在對前線指揮上過於保守,所有決策都要由楊廣一個人來裁決,這就導致了作戰不靈活,不能把握戰機。最要命的就是楊廣是一個不懂軍事的人,導致百萬大軍無法發揮力量上的優勢,基本上沒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戰略戰術手段。對高麗方面也基本上一無所知,面對敵人的多次詐降竟然屢屢上當!不知敵、不懂分合之道、不知虛實,這樣的人做統帥不敗才怪了!其實就是用人的問題上,當時的將領也不乏久經戰爭考驗的名將,可惜最終在最高統帥的牽制下無所作為!看看後來唐朝李世民對高麗的戰爭,真的是有天壤之別!

第二次戰爭就不用多說了,當時很多大臣都極力阻止出兵,因為經過第一次戰爭的失敗之後不僅國內經濟出現重大衰退,對士氣的打擊很大。而由於在權利爭奪的問題上也存在隱患,當時的出征可以說是有很大的風險。以至後來在前線正吃緊時後院起火,不得不馬上放棄。這個時候隋朝如果能吸取教訓仍有可能扭轉局面,可惜接著又來了第三次! 在發動第三次征伐之前國內的起義就已經很普遍了,可惜當時的楊廣已經失去了理智,最終導致了亡國的命運。 歷史意義: 這次戰爭之後隋朝由強盛轉而衰退,在農民起義的大潮下最終走向了滅亡。而高麗此後更加的放肆,不斷對周邊國家進行侵略。只是到了唐朝之後,又導致了唐太宗對高麗的戰爭,由於唐朝的強大才最終滅亡,可是由此卻產生了另一個國家的崛起--新羅,也就是今天韓國的祖先。 而朝鮮半島似乎也成了中國勝衰的一個縮影! 戰爭就是如此的讓人敬畏,所以孫子在其兵法中的第一篇就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而其後人另一個著名的軍事家孫臏 也說“惡戰,王者之器”!只有真正懂得戰爭真諦的人才知道和平的可貴,也只有珍惜和平的人才懂得怎麼去面對戰爭!人才是最關鍵的因素,如果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那麼就沒有打不勝的戰爭了!


山東尹氏


談及隋煬帝楊廣,人們第一反應定然是荒淫無道。儘管他命人修建的京杭大運河給後世帶來福祉,但是這卻使當時的百萬壯丁無辜喪命。此外由他引發的三次東征高句麗更使百姓苦不堪言。對於這次東征,人們一直有個疑惑:隋朝作為當時中原地區的霸主,其兵力是高句麗的十倍,為何還會戰敗?<strong>

其實古今中外以少勝多的戰役並非難得,例如赤壁之戰、官渡之戰、鉅鹿之戰等,所以隋朝東征失敗也不足為怪。一場戰役的勝負是敵對雙方相互作用的結果。簡單的說,隋朝三敗高句麗既因為隋朝沒有看起來那麼強大,又源自高句麗沒有看起來那麼弱小。

隋朝在攻打高句麗的時候實際上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危機。對內它不但要鎮壓那些在暴政剝削下反抗的百姓,還要應對北周宇文一族與朝中軍閥勢力相互勾結、密謀動亂。事實上,第二次征伐高句麗時隋軍原本已攻破遼陽,但由於國內以楊玄感為首的反叛勢力起事,隋軍被迫撤退。但在歸途中竟被高句麗多次阻擊和伏擊,損失慘重。

而對外它除了要直面高句麗,還要解決周邊隱隱作亂的其他政權。在東征高句麗期間,遊牧民族和靺鞨、夫餘等少數民族政權的經常會攔截隋軍的後勤。甚至在隋軍敗退途中,這些政權也會趁火打劫。而且隋煬帝在東征前接連開鑿大運河及下揚州“巡視”,國力耗費甚巨,而為了體現隋朝的富有強大,他又長期大力賞賜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國家財富早已消耗無幾。

其實隋軍戰敗最致命的是東征路途遙遠,以致戰線拉長、通訊不便;朝鮮半島的氣候寒冷,以致士兵疾病來襲。眾所周知諸葛亮六出祁山,幾次皆因戰線太長,糧草供應不足而放棄。隋軍同樣也面臨著後勤問題,一是隋軍壯大,物資需求甚多,運輸難度頗大;二是路途遙遠,所經之地常有洗劫,供給十分困難;三是隋朝的海運技術有限,單靠小船和臨時趕造的海船難以保障運輸百萬軍隊的補給。為此,隋煬帝不得不改變戰術,他命士兵自行攜帶糧草。這確實在一定程度緩解了後勤問題,但卻加重了前線士兵的負擔。由於攜帶糧草,士兵們的行軍速度與作戰能力大打折扣。再加上遼東地區惡劣的氣候,不少士兵出現發燒、腹瀉、頭疼等症狀,所以他們不得不將糧草丟棄。而進入高句麗腹地後,隋軍的供給更加困難。在糧草殆盡的情況下,數量驚人的軍隊自然沒有戰鬥能力。另外隋軍原本採用海陸夾擊的策略,即陸軍進攻遼陽,海軍從高句麗側面登陸,直逼平壤,然後兩軍在平壤城下集結,形成合圍之勢。這一戰鬥部署乍一看十分合理,但實際上兩軍間相隔甚遠,通訊極其不便,根本無法進行有效地聯合。

反觀當時的高句麗,儘管它領土不比隋朝,但是它的政權與經濟都十分穩固。在南北朝時期,高句麗趁中原大亂,不斷兼併遼東地區,以致國力大增,實力不容小覷。隋唐兩代花了幾十年時間,經歷多次失敗,才最終滅掉高句麗。

<strong>


鄧海春


實際上不止朝鮮方向,中央王朝在越南方向也很少討到好處。對越南方向和朝鮮方向的作戰,大多數時間是得不償失的,就算偶爾取得了勝利,過不了多久又會化為烏有,有些時間的征戰,甚至間接導致了一個朝代的滅亡。

就其原因,主要無外乎以下兩點:

首先,任何戰爭機器是有投送距離的。這個距離包括路程(具體到隋唐對高麗的戰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測量一下西安到山海關以遠的路程)、地形地貌(具體到隋唐對高麗的戰爭,有興趣的盆友可以瞭解一下遼河對戰爭的影響)、民俗風情(在中國歷史上,中央王朝對山海關以遠的地方,有效統治的時間少得可憐,越南方向亦如此)等。超越極限的戰力投送,輕則實現不了發動戰爭的目的,重則影響到政權的穩定。

其次,雙方戰爭能力豈能以舉國的戰爭能力來對比?隋唐來自西方和北方的壓力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一個應對失當,都可能導致改朝換代,這兩個方向的戰略防禦才是朝廷的重中之重。相較而言,高麗(越南方向亦如此)主要是關乎面子問題,英明的統治者,不可能在這個方向傾舉國之力去討伐——如果隋煬帝不發動對高麗的戰爭,估計也沒李唐什麼事;李世民在位期間也沒有因為對高麗用兵的失敗而失去聲望、財富或者土地。

上面是我個人的一些淺薄的看法,您認為呢?歡迎留言共同探討!


順勢而為智享未來


在中國歷史上,隋唐兩朝的五位皇帝連續不停不遺餘力地遠征高句麗,消耗了中原王朝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從隋文帝楊堅開始一直到唐高宗李治,才最終完成征服高句麗,耗時70餘年。其中,隋煬帝楊廣和唐太宗李世民還曾御駕親征,不過都以失敗而告終。那麼高句麗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在沒有深仇大恨的情況下,隋唐兩朝為什麼非要置高句麗於死地呢。

一、高句麗軍事實力強大,對中原王朝形成了巨大威脅

臥榻之地,豈容他人鼾睡?這是中原王朝一旦統一強大後,首選的戰略思維。

高句麗是南北朝時期盤踞東北和朝鮮半島北部的一個國家。極盛時統治地域包括遼河以東、遼東半島、吉林省南部以及朝鮮北部等地區。從秦朝到西晉,一直是中國的領土,漢武帝時期設置四郡,中央政權直接派官吏進行管轄。五胡亂華時期,這片地區獨立,才出現了高句麗這個國家。這個國家本來以遊牧為主,後來逐漸吸收了中原王朝的農耕文明。到了北周與北齊對抗時期,高句麗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小視的國家。北周進攻北齊的過程中,高句麗出兵援助北齊,北周的實際控制人楊堅對高句麗恨之入骨。此時的高句麗已經做大,擁有人口500多萬,50多萬的軍隊,且戰鬥力彪悍。



隋朝初年,楊堅南征長江以南的陳朝。但就在隋軍主力南下之後,高句麗出兵20萬進攻隋朝的遼西地區。楊堅大怒,集結了30萬軍隊發動了反擊。起初隋軍取得了勝利,但是接下來卻被高句麗軍隊所擊敗。在此之後的很長時間裡,高句麗成了楊堅的一塊心病,在楊堅看來,高句麗比南陳還難對付。高句麗也沒有閒著,它聯合東突厥時常侵犯邊境地區。而且高句麗和突厥的模式不同,突厥是遊牧民族,搶劫之後就會撤走。而高句麗除了物品之外,把人口也會掠回國內。這一招後來的遼國和滿清都用過,進一步壯大了自己,削弱了中原王朝。楊堅之後,楊廣繼位隋朝皇帝,這個人雄才大略但又好大喜功,他對高句麗採取了更加強硬的態度。



二、隋朝一百萬大軍遠征高句麗,唐朝建立後,繼續進攻

隋煬帝楊廣繼位之後,做了兩件大事,一件是修大運河,另一件大事就是進攻高句麗。公元611年,楊廣率領100萬大軍從洛陽出發進攻高句麗,行軍路上部隊連綿不絕,前鋒已抵達前線,洛陽城還有很多士兵整裝待發。而負責後勤供應的民夫超過300萬,可謂舉國之力,誓言徹底征服高句麗。然而由於天氣和地形的原因,隋軍的進展並不順利。高句麗軍隊也不是軟柿子,騎兵數量甚至超過了隋軍。最終隋軍戰敗,而且是慘敗。隋煬帝自己的統帥的中路軍為30萬,等撤退時已經不到1萬。兩年之後,隋煬帝集結百萬大軍又一次進攻高句麗。但是由於國內已經發生了動亂,最終只能命令撤軍。楊廣並不甘心,準備組織第三次遠征,但消耗實在太大,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同時隴西世族勢力也開始反對,並爆發了揚州事變,楊廣被殺,天下大亂。



李淵統一中國,建立唐朝。在李世民成時期,這位千古一帝一心要向西發展,打通絲綢之路。但是西面的對手還有很多,高昌、西突厥還橫在道路上。在向西發展之前,李世民首先要打掉家門口的威脅,那就是東突厥。李靖不負眾望,東突厥可汗被生擒。隨後唐軍又消滅了高昌國,絲綢之路已經打通。不過就在此時高句麗主動找死,這個國家開始進攻唐朝的盟友新羅。李世民決定老賬新賬一起算,他御駕親征進攻高句麗。事實證明這個地方確實難打,李世民的結果不比楊廣強多少,結果是慘敗。李世民戰敗之後,吸取了經驗教訓,不再繼續大規模進攻高句麗,而是採取小股部隊,不斷騷擾高句麗的策略,這一招雖不能徹底征服高句麗,但嚴重干擾了高句麗的日常生產生活,遼河兩岸小規模戰爭如家常便飯,每天有好幾起,且曠日持久,讓高句麗疲於奔命,卻又無可奈何。



三、為了向中亞發展,後花園必須安定

唐高宗李治登基時,他的父親李世民已經為其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唐朝的發展戰略是西攻北守,也就是全力向西發展,對北方的遊牧民族採取防禦政策。但是在執行這套政策之前,必須先滅了高句麗。一旦唐軍主力西進,這個國家絕對不會安分,歷史已多次證明,一旦中原王朝主力部隊向南或向西轉移,高句麗必定大舉進攻。同時新羅開始告急,唐高宗命令大將蘇定方率軍東征高句麗。此時的高句麗也確實已經日落西山,中原王朝的前幾次大規模進攻,以及李世民的小股部隊的不斷騷擾,雖然都未能消滅高句麗,但也讓高句麗損失慘重,其實力不斷被削弱,畢竟地域無法與大唐相比,兵員補充,物資供應方面遠遠不如大唐,哪裡打得起消耗戰?最終唐軍滅掉了高句麗,新羅逐漸統一了半島,成為唐朝忠誠的藩屬國。


阿奇觀史


公元 611 年,隋煬帝決定備兵討伐高麗,準備化“蠻夷之鄉”為“冠帶之地”。次年,天下雄兵如期集結,當時,隋煬帝問後來官至太史的庾質對戰局的看法。庾質說:“ 戰之必勝,但是隻有一個條件,皇帝不能親征。”隋煬帝聞之不悅,悻悻地說,你要是害怕,可留此。遂決意親征。

後來,庾質擔心的事情,果然發生了。隋煬帝率領大軍進渡遼水,在遼東城下,隋煬帝臨戰時下了兩道詔書:“凡軍事進止,皆須奏聞待報,毋庸專擅”,這就相當於奪了將軍的兵權,違背了“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的統兵原則;另外一個詔書:“高麗若降,即宜撫納,不得縱兵”,這是擺高姿態,我大天朝王者之師,弔民伐罪,非為殺戮。

就是這兩道詔書鑄就了高麗人的護身符,隋軍如果攻城很猛烈,高麗人就宣稱投降,諸將便不再進攻,先奏請隋煬帝,等詔令傳來呢, 城中防守設施也重新搭建完畢,高麗人再度抵禦隋軍進攻。如此幾次,隋煬帝始終沒有明白其中的根源。

最後,隋煬帝出兵30萬人,班師回朝的時候只剩下二千多人,損失慘重。隋煬帝敗就敗在他的過度掌控干預,他把自己的觸角滲透到每—個角落,將軍們噤若寒蟬,動輒請示,不能隨機應變,又怎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適應瞬息萬變的形勢?隋煬帝把自己的干預視為遙定勝利的關鍵,實際上卻是失敗的根源。

所以,對領導者而言,如果對下級干預太多,甚至大包大攬,權力向上面集中,責任向下面分散,下級就跟隋煬帝手下的將軍一樣, 失去自主,結果反而沒有效率。


慢慢習慣到自然


問題中說的朝鮮古代叫高句麗,隋煬帝即位後共對高句麗發動了三次征討,三次均為御駕親征。

從大業七年(公元611年)起,剛剛結束巡遊江都的煬帝便開始為這次東征進行各項糧草軍備,至大業八年(公元612年)二月,隋煬帝正式進軍,第一次東征,因隋煬帝指揮錯誤,隋朝遭遇慘敗,損失慘重,隋朝國內開始發生農民起義。第二年正月,隋煬帝就開始籌劃第二次東征,但因楊玄感叛亂而退兵。大業十年(公元614年)四月,隋煬帝第三次發動戰爭,高句麗國王遣使請降,並將去年叛隋投奔高句麗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還,隋煬帝班師還朝。但是高句麗國王卻不按隋煬帝的命令入朝,還不放回其俘獲的大批隋朝軍民,唐初使節到高句麗時看到大量當年被高句麗俘獲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

隋朝國力雖遠強於高句麗,但三次遠征都以失敗告終,總結起來有以下原因。

政治經濟

隋煬帝楊廣遠征高句麗,沒有考慮本身實際情況,國家統一不久,人民渴望和平,經濟上也需要一個和平安定的環境來發展,但三次遠征耗費了大量的民力和國力,給國家的發展和百姓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極大危害。這也直接導致了後期人民起義不斷,天下又陷入了戰亂中。

戰爭指導

遠征高句麗的戰爭,雖然經過了長期較為充分籌劃和準備,但由於戰爭指導不力,導致三次遠征均以失敗告終。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後勤保障不力

第二,作戰指揮失誤

第三,大軍缺乏協同



歷史的蝸牛


第一:隋煬帝的三徵高句麗,更被後人罵做窮兵黷武。但是後人很少有人意識到一個問題,在當時,高句麗,是必須要打的。我們可以把目光放在後世,代隋而立的唐王朝,對高句麗同樣採取了強硬政策。唐太宗李世民曾經御駕親征高句麗,一樣遭到了失敗,直到唐高宗李治時,方才以大兵平滅高句麗。與高句麗的戰爭,貫穿隋唐兩個王朝的交界時期,甚至貫穿整個貞觀之治和永徽之治。


第二:高句麗,地處中國東北以及朝鮮半島,是一個從三國時代就存在的政權,這個政權向來與中原王朝時戰時和,起初以遊牧為主,後來轉為半漁獵經濟方式。在南北朝的末期,高句麗迅速壯大起來,到隋朝時期,高句麗人口已有500萬,常備軍多達50萬,儼然已是遼東勁旅。事實上,隋朝在建國初期,對高句麗曾採取通好政策,但是最先挑釁的卻是高句麗,他們覬覦隋朝遼西領土,在隋文帝在位時就曾發兵侵犯。為此,隋文帝曾經調遣30萬大軍北征,企圖一舉摧毀高句麗,卻被高句麗擊敗。比起突厥這類遊牧民族來,高句麗經濟相對發達,處於半農耕狀態,其國家政權組織嚴密,遠非突厥這樣鬆散的遊牧民族能比。


第三:隋煬帝征伐高句麗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操切。隋煬帝的目的不是重創,而是要畢其功於一役,徹底解決高句麗邊患。因此在大運河工程接近尾聲的公元610年,他調動百萬民夫以及118萬軍隊,發動了對高句麗的征伐戰爭。為了這場戰爭,他在山東蓬萊打造巨型戰艦300艘,僅造船的民工,就有十分之三死於這場強制勞動。公元611年隋軍出師,水陸並進,卻不料遭遇頑強抵抗,雖然隋軍前鋒一度殺到高句麗都城平壤城下,卻終因孤軍深入而退軍,隋煬帝本部的30萬大軍,回國的竟然只有2700人。隨後的公元613年和614年,隋煬帝又兩次出兵攻打高句麗,結果國內發生了民變,不得不草草收兵。


第四:以當時隋王朝的實力,是很難一下子滅掉高句麗的。這個半漁獵的國家政權不同於遊牧民族,不可能通過一兩次的毀滅性打擊就臣服,即使是後來盛世的唐王朝,也是歷經了兩代君主的前赴後繼,最終聯合新羅,才將其徹底滅國。這個國家的堅韌程度和戰爭動員能力,遠強於突厥、吐谷渾等政權,決不能以蕞爾小邦等閒視之。因此當時隋王朝最好的選擇,是通過有限的戰爭打擊其囂張氣焰,逐漸削弱,而不是一口吃個胖子。


破乞


為什麼隋朝的軍事實力是高麗的數十倍,隋煬帝徵朝鮮依然失敗了?其中原因很多,在政策上,煬帝過度消耗民力,而這次對外戰爭,更是調集了全天下人口的十分之一參戰,使得國力過度消耗,軍心不齊。在軍令上,煬帝過多幹涉軍令,使得將士們很被動,貽誤軍機。在軍隊上,煬帝多募府兵,這些府兵多是地方軍改編,並沒有多少作戰經驗,實際戰鬥力不強。在將領上,煬帝所分的左右軍將領互不統屬,更有投機者企圖借勝利升官發財的。在戰術上,煬帝輕重不分,主力被困在遼東而偏師卻深入敵方腹地,地形不熟,糧草轉運不濟,是失敗的重要原因。在戰略上,輕視了朝鮮,孤軍深入,並沒有與周邊國家聯手,從而導致完全的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