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給兒子留下賈誼,漢文帝只好留了晁錯給景帝,卻釀成七國之禍

賈誼與晁錯,前者成為漢文帝終生的遺憾,後者則成為漢景帝一生的汙點,看起來似乎是兩個不同時代的人,在他們身上卻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正因為有賈誼的英年早逝、才有晁錯後來的飛黃騰達;也正因為有晁錯後來的削藩策,才更顯得賈誼之偉大。

漢文帝本想著給兒子留下一個才華橫溢、千載難逢的智者賈誼,只可惜,不但心愛的兒子劉揖墜馬而死,連賈誼也英年早逝,最後留給漢景帝劉啟的則只有“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晁錯。

不能給兒子留下賈誼,漢文帝只好留了晁錯給景帝,卻釀成七國之禍

同齡不同命

公元前200年,賈誼出生於大都市洛陽;同一年,晁錯在穎川郡出生。

賈誼自幼好讀書、擅寫文,年少成名,年僅21歲就被召進京城成為博士。對漢文帝每次提出的問題,賈誼都能給出獨到、精闢的見解,不但引來同事們豔羨的目光,而且總能直插漢文帝的心扉,僅僅一年時間,便升任了太中大夫,距離九卿的高位已經不遠了。但是,隨著賈誼過快地升遷,加之他向漢文帝提出的一些建議,使得他在朝中也招來了很多忌恨的目光,周勃、灌嬰等權臣也視他為眼中之釘、肉中之刺,終致賈誼謫貶為長沙王太傅,後改遷為梁王太傅,負責教導漢文帝的愛子梁王劉揖。

不能給兒子留下賈誼,漢文帝只好留了晁錯給景帝,卻釀成七國之禍

相對而言,晁錯則要平穩許多,先學法家思想,後接受《尚書》教育、開始接觸儒家思想,學成後歷任太子舍人、門大夫、博士。雖然與賈誼相比要遜色一些,但是晁錯還是給漢文帝提出了不少建議,漢文帝雖然未必都採納,但是對他的能力還是非常認可的。於是便任命晁錯做了太子家令(相當於太子府的總管),頗得太子劉啟的心意,為後來劉啟重用晁錯,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命運之轉折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雖然從長沙王太傅身份被調回京師的時候,漢文帝與賈誼所聊盡是“鬼神之事”,但是卻似乎給了賈誼無窮的動力。成為梁王太傅的賈誼,開始不斷地向漢文帝提建議、上奏摺,無論有沒有得到採納,都沒有挫傷他的半分銳氣,依然如故。但是,命運對賈誼終究還是有些殘酷了。

公元前169年,在賈誼陪同梁王上京之時發生了一場意外,梁王劉揖墜馬而死。從此以後,賈誼便跟丟了魂一般,整天自怨自艾、常常哭泣,怪罪自己這個師父看管不力,僅僅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賈誼便魂歸天際。

不能給兒子留下賈誼,漢文帝只好留了晁錯給景帝,卻釀成七國之禍

公元前165年,漢文帝命諸大臣推舉賢良,太子家令晁錯順利入圍。漢文帝親自出題,考察賢良,一百多位入圍者,晁錯高居榜首。漢文帝升晁錯為中大夫,位置更在當年賈誼之上。

只可惜,此時,賈誼已經不在了。

時運之高低

賈誼初識漢文帝之時,年僅21歲,漢文帝當時也剛剛即位不久,不過24歲的年紀,兩個年輕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漢文帝大有找到自己的張良、蕭何之感,卻終因升之過急,而引來權臣的不滿,終致賈誼之憾。

正因為如此,雖然漢文帝也非常看重晁錯,卻並未急於將其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之上,晁錯升任中大夫之時,已經36歲了。此時的漢文帝也早已經站穩了腳跟,不必再因為提拔個把人還要看他人的臉色。但是漢文帝卻始終都沒能讓晁錯更進一步,反而將他留給了自己的兒子劉啟,只因他不希望賈誼的悲劇再一次在晁錯身上上演。

不能給兒子留下賈誼,漢文帝只好留了晁錯給景帝,卻釀成七國之禍

公元前157年,漢文帝去世,漢景帝即位,先是提拔晁錯為內史,進而提拔其為御史大夫,位在三公之列,晁錯終於成為漢景帝初期最炙手可熱的大臣。

只可惜,晁錯並不是賈誼,他既無賈誼之才、亦無賈誼之德,最後還險些因為急於削藩,而導致大漢朝陷入四分五裂之中。

削藩之優劣

漢朝初年,異姓諸侯王的強大,已經讓劉邦見識到了威脅,並逐一清除,然而為了鞏固劉家漢室江山所封的同姓諸侯王,卻開始一步步成為漢朝中央的威脅。單在漢文帝初期,就曾有濟北王劉興居、淮南王劉長兩次謀反事件。因此,賈誼和晁錯都曾對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解決方案,孰高孰低,我們還是看看結果再來評價。


賈誼的觀點是諸侯王的叛亂本身,並不取決於是親還是疏、遠還是近,只在於他們自身的強與弱,當諸侯的勢力強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謀反都是一種必然。因此,賈誼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指導方針,即在原有的諸侯王的土地上分封更多的諸侯,讓諸侯王的子孫都能夠得到分封,長此以往,自然每個諸侯的土地越分越少。(是不是看起來很熟悉?是的,這就是漢武帝時期“推恩令”的前身。)與此同時,賈誼還針對淮南王劉長僭越禮制的做法,建議漢文帝對諸侯王的禮制也要嚴格把控,君即是君,臣即是臣。

不能給兒子留下賈誼,漢文帝只好留了晁錯給景帝,卻釀成七國之禍

相比較賈誼而言,晁錯的建議則激進得多。他直接向漢景帝提出削減諸侯王封地的請求,並提出具體的削藩方案,而且還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急,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漢景帝雖然根據晁錯的建議召集公卿大臣開會研究結果,但終因晁錯受寵而顯有人敢反對,最終通過了削藩的詔令。

公元前155年,漢景帝詔令:削趙國之常山郡,楚國之東海郡、薛郡,吳國之豫章郡、會稽郡,膠西國六個縣。詔令一出,諸侯譁言,受削者自怒不可謁,未削者亦不免自危。一年之後,七國之亂爆發。

削藩之結果

晁錯只看見了削藩之利,卻未見到削藩之害,大概也沒想起賈誼的那句話“一寸之地,一人之眾,天子亡所利焉”,即國家並不佔諸侯王絲毫的便宜,甚至一寸土地、一個人口,只不過是諸侯王自己的土地分給子孫而已,是一個自行裂變、逐漸縮小的過程。


而晁錯的削藩卻非常極端,直接一次性地從諸侯手裡爭奪利益,結果導致七國之亂,吳、楚、趙及四齊共七個諸侯國一同謀反。與此同時,雖然晁錯說“削之,其反急”,但是他卻並沒有做好諸侯反叛的應對準備。在七國兵力明顯佔優的情況下,晁錯竟然提出“由漢景帝御駕親征,而他來留守京城”這樣荒謬的建議。終於,晁錯的政敵們也出動了,他們提出既然叛軍的口號是“誅晁錯”,那滿足他們的條件,叛軍自會退軍。

於是,漢景帝採納建議,下令將晁錯腰斬於鬧市之上。此後,雖然叛軍並未因此而退兵,但中央軍還是在三個月內靠著周亞夫、竇嬰、梁王劉武等人的英勇奮戰、計策得當消滅了叛軍。不過,晁錯已經不能復生了,漢景帝倒落了個錯殺忠臣的罵名。

不能給兒子留下賈誼,漢文帝只好留了晁錯給景帝,卻釀成七國之禍

賈誼的建議雖然並沒有被全盤採納,但是漢文帝在後來的執政過程中,還是對諸侯國的勢力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削弱,如將齊國分為七國和琅琊郡、淮南國一分為五等。

公元前127年,時任中大夫的主父偃向漢武帝提出“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轍別屬漢郡”,漢武帝恩准,“推恩令”正式實施,賈誼的設想終於變為了現實,只可惜來得稍晚了一些。

水言水語

儘管七國之亂的最終結果,是中央軍戰勝了叛軍,漢景帝還趁此良機大肆削弱諸侯王的實力,不但參加謀反的諸侯國除,連未參加謀反的諸侯王都多被遷往他處,從而縮小他們封地,並封景帝十三子為王,使得景帝時期,25個諸侯國,除江都國外,都僅有一郡之地,但是“削藩策”的冒然執行卻並不是一個合適的時機。

一則,削藩勢必引發叛亂;二則當時的軍力對比是中央軍十萬對叛軍的五十萬。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都不能算是一盤好棋。當時的吳王已經62歲高齡,如無削藩,只要待其死去,採用賈誼之策,分封其諸子為王,那麼七國之亂中最強大的勢力吳國,便不會再是中央的大患。

又何必逼一個62歲的老人舉起反旗呢?

不能給兒子留下賈誼,漢文帝只好留了晁錯給景帝,卻釀成七國之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