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萍鄉

萍鄉

一座中國近代史和紅色革命史

繞不開的城市

近代工業在這裡發祥

中國工人運動在這裡策源

秋收起義在這裡爆發


萍鄉

一顆鑲嵌在江西西部的璀璨明珠

作為湘贛核心區域和龍頭城市

在贛西經濟發展格局中處於中心位置

素有“湘贛通衢”“吳楚咽喉”之稱


70年風雨滄桑

70年日新月異

昭萍大地發生了恢弘鉅變

特別是近年來

萍鄉圍繞“轉型”同心圓

在城市轉型之路上矢志不移追求綠色發展

完成了從“煤城”變“美城”的華麗嬗變


讓我們跟隨照片

感受萍鄉70年的滄桑鉅變

70年,萍鄉


1970年的萍鄉市西門橋 袁繼生 攝


70年,萍鄉


1970年的原環城西路西門橋處 袁繼生 攝

70年,萍鄉


1980年的萍鄉躍進路 袁繼生 攝


70年,萍鄉


1983年的萍鄉人民公園 胡國欣 攝


70年,萍鄉


1986年的秋收廣場 胡國欣 攝


70年,萍鄉


1990年的萍鄉礦務局 袁鵬 攝

工業經濟的提升與轉型

三大產業的結構調整

生態文明理念的持續踐行

萍鄉的生態得到改善

水更清、天更藍

緊隨中國經濟轉型發展

國家生態文明戰略實施的進程

邁出了鏗鏘的步伐



70年,萍鄉


上圖:解放初期蕭條的安源煤礦

下圖:現代化的萍鋼廠房

70年,萍鄉


高鐵樞紐的區位優勢正在形成

滬昆高鐵、渝長廈高鐵

昌慄高速、萍蓮高速

中環路加上縱橫的國道

一條條貼地飛行的交通動脈

萍鄉與珠三角

長三角的時空距離越來越近


70年,萍鄉


上圖:320國道舊照

下圖:新320國道


70年,萍鄉



70年,萍鄉


上圖:1979年,萍鄉站通車典禮 胡國欣 攝

下圖:現在的萍鄉北站 藏秀德 攝


70年,萍鄉


經濟轉型、文化轉型

社會轉型、生態轉型

匯聚成了萍鄉的轉型發展協奏曲

而200萬萍鄉人民

也切實享受到了發展的民生福祉


70年,萍鄉


上圖:鰲洲書院舊照

下圖:鰲洲書院新貌 汪立新 攝


70年,萍鄉


70年,萍鄉


上圖:南正街舊照

下圖:南正街新貌


70年,萍鄉


70年,萍鄉


上圖:正在修建的綠茵廣場

下圖:綠茵廣場新貌


70年,萍鄉




70年,萍鄉


上圖:80年代的秋收廣場 胡國欣 攝

下圖:秋收晨曦 汪立新 攝


70年,萍鄉



“富裕和諧秀美”萍鄉鄉村

“處處有景點,村村有亮點”的景象

令人賞心悅目

一個個整潔有序的城鎮

一個個山清水秀的村莊

如秀美的畫卷徐徐鋪展


70年,萍鄉


上圖:安源勝利廣場舊貌

下圖:安源新城 汪立新 攝

70年,萍鄉



70年,萍鄉


上圖:1998年的城區小學 胡國欣 攝

下圖:新型教育產業 張禮萍 攝

70年,萍鄉



70年,萍鄉


上圖:萍鄉老城北門橋方向 胡國欣 攝

下圖:市政中心 汪立新 攝

70年,萍鄉


70年來

萍鄉

隨著共和國的前進步伐

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

高質量、跨越式的發展正在實現

譜寫了一首壯麗詩篇


70年,萍鄉


整修一新的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70年,萍鄉


萬人齊聚秋收起義廣場,同唱“我和我的祖國”、同誦“可愛的中國”、同賀新中國成立70週年 餘和平攝



70年,萍鄉


海綿新城 汪立新 攝

70年,萍鄉

玉湖暮色

70年,萍鄉


夜幕下的安源大劇院


70年,萍鄉


萍水湖 彭學平 攝



70年,萍鄉


田中湖風光 周少波 攝

70年,萍鄉


溼地公園 劉志勇 攝


70年,萍鄉


美麗老礦華麗變臉 汪立新 攝


70年,萍鄉


萍洪風景美 顏紹明 攝

70年,萍鄉


武功山帳篷節



70年,萍鄉


四八門森林公園 鍾磊 攝

70年,萍鄉


鳥瞰環城路 汪立新 攝


70年,萍鄉


高鐵過山村 黃萍香 攝


70年,萍鄉


高鐵門前過 曾祥炳 攝


70年,萍鄉


高峽出平湖 汪立新 攝


70年,萍鄉


武功山農業示範園 汪立新 攝


70年,萍鄉


電瓷檢測中心 汪立新 攝

70年,萍鄉

中材風電葉片 汪立新 攝

70年

造就了一個令世人驚豔的萍鄉


70年,萍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