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场顶级盛会接踵举行,上海如何“借东风”?

在上海

两场顶级盛会

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接踵举行

如何承接顶级盛会的“溢出效应”

是一道值得探索和思考的课题

两场顶级盛会接踵举行,上海如何“借东风”?

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昨天(10月31日)闭幕,以这场与科学、与世界、与未来的顶尖“科学之约”为契机,上海正以更前瞻性的视野和更开放的胸怀,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打造世界版图中的“东方科技方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

“ 上海会坚定走科技创新共赢、多赢之路,把开放的‘门’打得更开、把创新的‘火’点得更旺、把包容的生态建得更好,让科技创新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如何开“开放门”、点“创新火”,无疑是借助最前沿和高端科技东风的内容之一。

↓↓↓

聚焦原始创新

两场顶级盛会接踵举行,上海如何“借东风”?

走上讲坛的一众世界顶尖科学大家,演讲时都不经意间表露自己的“上海情”: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巴瑞·夏普莱斯说,“如果有一天,因为点击化学再度获得诺奖,这是对我和中国同事一起工作的肯定”;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库尔特·维特里希说,中国科研环境正越来越好,选择的天平不断向这里倾斜。

上海创新的“场效应”,让这些科学大咖纷纷来沪寻觅合作伙伴,在“第二故乡”开创自己的新事业。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进入全球开放、协同创新的“大科学时代”。尤其是在诺贝尔奖等顶尖科技舞台上,国际协作的“朋友圈”越建越大。

今年新晋的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是最鲜活的案例——在“最先一公里”的发现上,做出重要贡献的华人科学家王广良,毕业于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在“最后一公里”的转化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团队,将这一发现用于新药创新,在中国率先上市。

上海搭台,让纷至沓来的科学家,在这一创新热土上,摩拳擦掌。通过一年一次的科学家聚会,一个更广泛、更创新的“朋友圈”孕育而生,助力更大程度开放上海大科学设施,发起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去年论坛上成立的首个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社区,此前正式“剧透”了规划方案。除展示中心、产业板块、科学家公寓外,还将落户一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基地,多名诺奖级科学家加盟,向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量子科学等前沿科研领域发起冲击。

“相比过去的任何时期,基础科学研究对产业发展产生更直接、更快速的影响,科学到技术的转化变得更高效、更专业”。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说,科学家群体作为幕后英雄,可以与中国庞大的应用市场、社会力量对接,发挥“集群效应”,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主席罗杰·科恩伯格说,中国是世界科技方阵的一支重要力量,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让世界科学版图发生深刻变化。

强化开放创新

两场顶级盛会接踵举行,上海如何“借东风”?

“上一届参会的科学家,今年80%都来了。”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秘书长王侯说,三个“吸引力”让科学家们再次回到上海:感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层面对科学的重视;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最重要的窗口,上海雄厚的基础科研能力令科学家们对中国的科学发展有了新的认识;科学家们交流得“畅快淋漓”。

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应对时代挑战、为了共同命运,正在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进军”的上海,当仁不让成为“东方科技方阵”的“领跑者”。科技发展的“溢出效应”,已经逐渐开始在这座城市显现。

一批标志性原创成果竞相涌现——从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安全距离扩展至200公里,到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从首架C919大型客机一飞冲天,到实现克隆猴“中中”“华华”呱呱坠地……

一批世界级科技设施迅速集聚——落户上海张江国家科学中心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度过10岁生日,2.5万个世界各地的用户借助“上海之光”产生了一批世界级科研成果,大科学装置完成从“单兵作战”向“集群发力”转型……

一批前沿性研究项目加速开花结果——仅2018年,上海科学家们在《科学》《自然》《细胞》等国际权威科学杂志发表的原创论文共85篇,占全国总量32.2%……

数据显示了上海创新的“浓度”:目前,上海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例达4%,比5年前提升0.35个百分点;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5件,比5年前翻了一倍;平均每个工作日新注册企业达1332家,活跃度达到80%以上。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高地,上海是外资研发中心集聚度最高的地方,占据全国总量1/4的外资研发队伍,成为激活创新的重要力量。

“2018年,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选择就是第一次走出去,在上海成立分院。”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说,上海对科技营商环境生态的重视,让微软将这里作为人工智能战略布局的重要阵地。如今,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和微软-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均已在徐汇落户。

筹划在更大范围、更高层级的国际合作,上海已设立了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技术转移中心,开展中俄战略科技合作,启动建设普陀中以(上海)创新园……未来,上海还将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集聚、配置一流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

注重协作创新



两场顶级盛会接踵举行,上海如何“借东风”?


与2018年首届论坛举办时不同,今年论坛举办地上海临港,不久前刚刚完成“身份转换”——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让全球共享中国改革红利,挂牌两个多月,产业政策迅速出台,为落地企业“精准”服务。截至目前,新片区新设企业数量达1329家,涉及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和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的企业集中签约项目62个,总投资超过260亿元。

“溢出效应”不单单体现在临港。与此同时,承接“溢出效应”,上海是否具有足够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至关重要。让创新能顺畅从“0”做到“N”,离不开科学、开放、灵活的政策支持。根据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国连续两年成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一,今年更是首次跻身全球排名前40。作为权重达到55%的中国样本城市,上海“举措”表现不俗。

从“证照分离”到“一业一证”,在全国率先上线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线上一网、线下一窗,一张表单、一个系统……一个个具体的营商环境措施,都将企业的具体感受放在了第一条。

既管得好,又减少行政干预,创新的节奏就会加快。降低创新创业门槛,选择116项行政许可事项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提高政府性资金的使用效率,将19项财政科技专项优化整合为四类;增强科研单位经费使用自主权,把科研计划项目劳务费资助总额由20%提高至30%。

为了让科技人才可以“拎包入住”,上海还相继出台人才“20条”、人才“30条”、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聚焦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重点领域,通过量身定制、一人一策的方式,聚天下英才。

在上海开市不久的科创板,也为科技创新助力输血......



一场盛会落幕

接着是另一场盛会的启幕



与东南角临港新片区

遥遥相望的西北边

“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里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客商们

已经将首品、潮货组装搬运

静候嘉宾

这场盛会

将如何转化为这座城市前进的动力

同样是“借东风”的内容之一

↓↓↓

把握国际合作的必然趋势



两场顶级盛会接踵举行,上海如何“借东风”?



与上届相比,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人数再创“亚洲之最”,顶尖科学家人数几乎翻了一番,今年新晋诺贝尔奖得主有4位来华。

而在第二届进博会上,越来越多的尖端“黑科技”也是首次在中国亮相。

10月22日,第二届进博会迎来了首件进馆展品——来自意大利法拉帝公司的FSD 195高速公务船,进博会成为公司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首次展示公务船业务的绝佳窗口。在高端装备展区和智造及解决方案展区里,希望借先进技术打入中国市场的“尖端展品”不在少数。

国际合作是科学和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能源部前部长朱棣文看来,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垄断科学。“一个科学家的发现可以激发另外一个科学家获得更多发现,在其他分支上也得到新的突破。希望通过更多平台,让大家分享点子、畅所欲言,共同把科学领域向前推进”。

展示开放决心和开放诚意

两场顶级盛会接踵举行,上海如何“借东风”?

进博会和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今年都是第二届,两个盛会,“回头客”真不少。首届论坛80%的科学家再次来华,进博会扩大了展览面积仍是“一展难求”,不少企业已经预约参加第三届进博会。来了还想来,来了有收获,“回头客”是中国和上海开放决心和开放诚意的最佳见证。

本届进博会,法国达能集团展品数量超过120款,比去年大幅增加50%。“集团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中国生命早期营养品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几乎是整体市场增幅的一倍。”达能全球副总裁谢伟博说,中国开放的贸易环境、不断发展的电子商务、服务便捷的自贸区,还有进博会这样良好的推广平台,都为跨国企业提供了独特机遇。

如今的临港新片区也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名片。仅10个月就完成从破土动工到试生产的特斯拉“超级工厂”,让特斯拉CEO马斯克由衷点赞“中国速度”。临港集团总裁袁国华说,临港会拿出最好的资源,张开双臂欢迎全球科学家、企业家来临港交汇交融。

主动作为,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两场顶级盛会接踵举行,上海如何“借东风”?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与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分享着共同的关键词——开放和共享,关注人类共同命运,改善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中国正在成为更多先进技术造福人类的“新秀场”。而借助进博会、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开放平台,先进技术正加速进入全球市场,解决人类未来的共同难题。

针对“垃圾围城”难题,德国阿吉斯装备制造集团专门为第二届进博会,设计并带来了一款固废及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可以将建筑垃圾等固废以每小时150-200吨的速度变废为宝,极大地满足市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切实需求,减少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浪费,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共赢。

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长远谋划、主动作为。中美绿色基金首席执行官白波说,解决全球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为时代注入绿色驱动力和新动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市场潜力活力,这些都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命题。政府搭台,科学家、高校、企业和金融机构可以各司其职,形成共赢局面。

两场面向世界的顶级盛会

都体现着上海的开放姿态

它们将给上海带来

怎样的历史性机遇

我们倍感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