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集集拼多多等社交电商们,2019年为何陷入商家讨债巨亏裁员泥潭?

cll28121254


社交电商最近一直在我们耳边周旋。众多社交电商平台中,很多黑马同步前进

就在前几天,黑马淘集集阵亡了

谁也想不到,曾经有着1.3亿用户量,连续9个月MAU超4000万的淘集集,一夜之间临近破产

“资本突然撤离”、“重资产”、“烧钱拉新”三重罪把淘集集拉到了谷底。

为什么曾经如火中天的淘集集落到如此地步呢?老单带你一探究竟

一、淘集集为什么会横空出世


35岁的张正平,创立淘集集的梦想,在于“超越拼多多”

拼多多三年上市的奇迹,也激励了一批发掘下沉人群的创业者,短时间把这种资本市场推到了风口。

而淘集集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诞生的

淘集集的用户定位其实比拼多多更为下沉,不仅商家的入驻门槛低,而且不收取商家的佣金,这种招商情况,让很多商家蠢蠢欲动

对于用户来说,会买到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拼多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刷新了大家的价格观,淘集集的策略,进一步给用户带来了巨大诱惑

数据猛增 位居第一

下面我们看一下 苹果app中淘集集的排名情况,略低于拼多多,排在第二位,按照这个数据来看,淘集集是有争第一的苗头



淘集集的模式,属于拼购型社交电商平台

他主要围绕“县乡村”的客群定位,将“针对‘县乡村’用户的社交电商平台”为定位

为了加速拉新,淘集集通过邀请好友一起拆“助力红包”的方式裂变,而且,淘集集拼团的帮砍价者也会获得红包

这种模式的裂变似的淘集集在众多平台首居第一,渗透率环比增长也是首位。

二、淘集集没在沉默中爆发,却在激进中死亡


那事实有没有按照我们预期的发展呢?

今年6月,淘集集刚完成B轮融资,总价估值8亿美元,仅过了3个月,坏事接踵而至。




到底是什么原因落到如此下场?

我们先来看一下淘集集的玩法,它的主页上囊括了所有下沉电商的玩法,比拼多多还激进。

1元包邮是常态,0元购买门槛低。

你想要1元购买一个商品,只需要拉一个新用户进来。如果想0元购买,拉到足够的人帮你砍价就可以了。

那么问题是,0元购买的钱谁来出呢?是由淘集集来补贴。

你看到这里如果觉得淘集集已经是放大招了?那么你错了,下面这个才是真正的入坑。

淘集集除了有砍价的方式,还有一种赚赚的自杀式的拉新。

那什么是赚赚呢?

比如说你帮助平台拉来了新用户,会奖励你一笔佣金。 新用户首次下单,买多少给你返多少,第二次下单买多少给你返一半,后面每单再返一块。

这种模式一出来,便遭到用户疯狂式裂变,用户凭借这些补贴,薅到了一大笔羊毛。

也是因为这种模式,让淘集集瞬间拥有了1.3亿用户,这些用户就好似豺狼饿虎一样,盯着平台的优惠和漏洞,疯狂收割利益。

在危险逼得越来越近的时候,商家却没有嗅到危机,看到自己后台的数据猛增,还有一种对平台相见恨晚的感觉。

好景不长,持续了几个月之后,破绽出现。

这些被亲朋好友拉来的下沉用户是没有忠诚度的,留存率低到了极点,平台的补贴一旦结束用户就会失去兴趣,纷纷卸载,剩下的烂摊子都留给了平台。

三、危机终于来袭,首批殃及商家


从今年7月份开始,商家们在淘集集上的货款就无法提现了。



怎么说呢,也就是商家卖了商品之后,钱没有到他们的账户,反而是直接到了淘集集平台,钱长时间提现不出来,一时间让商家慌了神。

少则几千,多则上千万,淘集集把供应商们坑的是很惨。

有商家粗略算了一笔账,包括商家欠款在内,再加上拖欠供应商和代理商的,淘集集的资金缺口可能超过20亿。


图:淘集集协议


进入2019年后,淘集集已经亏损12亿,净资产负6亿,砸锅卖铁都拿不出多少钱了。

针对商家逼迫还钱的举动,张正平来了一个“耍赖”





对于电商平台商家来说,现金流意味着生命,这张空头支票,也意味着无果。

四、下沉市场不稳定,社交电商需谨慎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下沉市场都有自己的规则玩法,很多电商平台的规则并不完善

对于那些平台补贴力度很大,没有严格的制度来说,这个平台生态不久就会紊乱。


老单论



别......别把拼多多跟其它社交电商平台混在一起,拼多多已经是上市公司,并且市值已经超过京东了,其它电商平台无论是体量还是资金链,根本没办法与拼多多竞争。


拼多多的转型之路

我们先来说一说现在的拼多多吧!中国目前有两家企业是真正的猛士,一家是瑞幸咖啡,一家是拼多多,这两家企业都是割美国人的韭菜,把钱拿到中国市场来补贴用户的。

  • 瑞幸是因为故事讲得好,它让美国人相信中国人也热爱喝咖啡,并且瑞幸可以成为教导中国人喝咖啡的品牌(实时也的确如此,我身边不少人开始每天一杯瑞幸的伪中产阶级生活)。

  • 拼多多呢?它的确是抓住了美国投资者的“蛋蛋”:我们在为中国3亿消费者提供消费升级服务。美国人嗷一嗓子,认为拼多多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的Costco,便宜,消费人群多,前景好。

实时的确如此,拼多多可用拼团的形式,依靠微信为载体,主打廉价的商品,在社交电商早期疯狂收割用户,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用户。坦率的讲,那些用户别看月收入不高,但是消费能力其实极强,在上海一个月挣2万,人家在四线城市挣5千,但是人家没有房贷车贷,5千就是妥妥的开支。拼多多的东西既然便宜,锅碗瓢盆个油盐酱醋就全在拼多多上买了。

拼多多依靠收购三四线城市流量,在美国上市,成为目前社交电商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但是,当上市之后,如何要让美国韭菜们相信拼多多是可以保持业绩增长的呢?要么看销售额,要么看用户量,如果用户量增长放缓,那就只能依靠提升销售额了。于是拼多多推出了“百亿补贴”计划,大家可以去看一看百亿补贴的专区商品,价格低到令人发指!低到你从拼多多买下来,转手挂到闲鱼上还可以赚一笔......为啥?不求赚钱!只求销售额!拼多多人家看的是股价!


淘集集模仿拼多多只有死

为什么拼多多能够通过烧钱继续活下去,但是淘集集这些平台不能?事实已经很明显了嘛,拼多多依靠的是股价不是卖东西!它需要的是销售额!所以才会大面积烧钱,而且全部都是在客单价价钱块的数码家电和化妆品方面,一台iPhone 11 Pro Max,拼多多补贴之后8099元!!!比天猫双十一价格还低了900元!而且没有任何套路,就是限量抢,抢到就是赚到,挂到闲鱼就是可以赚钱......原来拼多多客单价是几十元,现在这么一搞,直接就拉到百元以上,这份数据拿给美国人看,股价立马就上去了。

你说,淘集集这些电商平台,单纯依靠烧钱补贴吗,怎么跟拼多多玩?人家拼多多烧完,销售额增加,股价涨上去;淘集集这些平台烧完,能获得什么?下一轮融资都不一定谈得下来,你们说怎么玩?所以说啊,社交电商,这个商业模式到底存不存在?至少目前来看,依旧没有一家企业找到了比较健康的盈利模式,或者说没有一家企业是真正在赚钱的,无非是烧钱烧得多或者少的问题。

更何况,淘集集这样的平台,并没有培养自己的种子用户,而是一开始就通过价格补贴来吸引用户(可以去看一看2018年8月淘集集最初上线时的商品价格,比拼多多便宜多了)。为啥?没办法,抢时间,中国的互联网市场,时间就是金钱。但是这样一来的潜在问题,就是淘集集依靠低价获取的用户,终究也会因为低价离开淘集集,这种用户是没有粘性的。拼多多好歹爸妈们都有个拼团微信群,大家都在用......


还有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淘集集拖欠广告商8个亿费用,拖欠供应商们8个亿费用,按照淘集集官方说法,每个月烧钱2个亿来算......实际上今年中旬,融资就已经烧光了,为什么在下一笔资金并未到账的情况下还在继续烧钱???出现目前这样的问题,不是活该是什么......


宋东珂


原因很简单,也很明显————你可以仔细想一下,这些所谓的【社交电商】们,他们到底对用户的“社交”有什么价值??

现在的社交电商们,包括诸如拼多多、小红书、云集等等,没有一个不是以低价、分成为核心获客手段和刺激用户活跃度手段。这样的行为可以长期持续吗?很显然不行,就算降低产品品质、充斥假冒伪劣,也不可能长期持续。

而他们从未从真正介入用户的社交,不能利用用户的社交获取用户的社交关系网,不能在社交中让用户主动裂变,不能复用社交关系以不断降低获客成本,不能借助社交特性以合理利润销售,不能借助社交特性保持用户活跃度……

在这种情况下,你说他们不被淘汰,还等什么呢?

大家好!我是IT行业从业20年的老兵,在社交和零售方面拥有超过15年的深度经验。如果大家对这方面的话题感兴趣,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耀点思维”,行业干货尽在其中!

耀点思维


作为贸易类移动商务的代表应用,不像淘宝京东依赖PC端。要让消费者手机购物而且又有粘性。确实要服拼多多。

其实我觉得不应该给这些企业冠上所谓商业模式的帽子。你说拼多多和淘集集其实不是同一类型的社交电商产品。拼多多基于平等社交互动。而淘集集基于分销返利。很多小伙伴会说本君偏颇。原因是淘集集还有很额外的功能。但是其实用过的都知道其实分销返利才是淘集集的核心。这也是他覆灭的原因之一。因为传统分销返利电商都是依托于淘宝和京东。淘集集偏偏自己招商家入驻。其实淘集集的失败主要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毕竟砍价砍不过拼多多,商家平台比不过京东淘宝。而下场就是被市场挤兑了。

当然从市场角度,那就是看看移动互联网的商品交易市场是否需要淘集集。这个大家也知道。如果我是商家我为什么要分利给淘集集?它给我带来大量不用维护的客户吗?说实话这个也确实变成淘集集用户大量吐槽的点。比如发货地址错误,无法退货,没客服等等。没有了b端及c端用户的它也很难运作了。虽然日活一度冲到了几千万级别。

最后本罗只想说其实任何应用无论是否社交电商模式,都应该了解消费者。移动互联网带给用户非常低的试错成本(安装软件和卸载软件成本为0。企业又各种糖衣炮弹,首单消费价格低)。因此要做长久的应用还是别想用模式来套客户。


新现实


流量瓶颈的到来,不得不让平台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来抢占流量,不断压低商家的价格,导致商家没有利润,消费者习惯了平台的大力补贴,但是平台的ROI并没有增长,平台吸金能力也有限,不的不动用商家的保证金来输血,商家和平台的矛盾也日益深厚,这样做没有形成良性循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