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點名陳安之“成功學”是毒雞湯,害人家破人亡!你怎麼看?

我是一個普通人


成功學就是徹頭徹尾的騙局,陳安之也算是開創培訓界騙術的鼻祖,一眾成功學及變換身份的大師相繼上臺招搖撞騙,比如劉一秒、翟鴻森、馮曉強、徐鶴寧、蘇引華等及一眾培訓界大師,動則一堂課幾萬幾十萬,都是造夢忽悠!


明朱皇家18638658883


2008年,我供職的地產公司組織了一次陳安之的企業內訓,當時公司所有中高層管理人員都必須參加。我作為公司運營總監也參加了為期三天的封閉式內訓,據說每人費用是18888元。

陳安之口才很好,也特別會烘托氣氛。可以說讓你哭,你就哭。讓你笑,你就笑。內訓結束我以優異成績獲得第一名,同時也被陳安之招進團隊,成為他團隊的一名地產類兼職講師。

在成為講師前,我一直覺得安之團隊很不錯,很能激勵人心,講的都是乾貨。但是成為兼職講師後,我才發現這一切都是騙人的。

一開始我自己做了幾個地產銷售類的主講PPT,但是他們看了以後就讓我更改,並說不需要講什麼銷售和專業的東西。多寫一些感恩的,能催人淚下的,能觸動人心的東西。

後來陸陸續續在安之機構主講了10次左右,拿到了5萬多的報酬,然後我就離開了。因為這一切都是騙人的,和傳銷沒有什麼區別,都是洗腦。讓你哭哭笑笑兩三天,然後出門冷風一吹就……


可憐的中國球迷


成功學騙局:那是一碗喝不起的毒雞湯

人人追求成功,渴望一夜暴富,夢想一步登天,陳安之“成功學”應運而生。

就像所有的欺騙都帶著誠實的面具,成功學的一些言論,聽上去都是滿滿的正能量,和很多毒雞湯一樣。但這種看起來特別激昂的言論,往往才最害人。

最近,中年婦女牛芳芳和秦雪,就被價格昂貴的成功學培訓害到了幾近家破人亡。賣了幾百頭牛羊,交了百萬學費,成了陳安之是終身弟子。但可悲的是,學了一波理論,竟然還是沒有成功。

大約是03年04年,陳安之的成功學開始流行,市面上一大把的書籍光盤,我那時候也太想成功了,一本書籍,二三十塊錢眼都不眨就買下來(做個賺錢的總裁),(32個思維定勢)……前前後後買了四本專輯,但是我反反覆覆看完之後,不知道我悟性太低,還是內容本身太高深,反正最後我是沒有成功。

現在的媒體,和成功學,都弱化成功人士遭遇的困難,以為只要努力就可以了。 80年代你靠養雞,養鳥可以成就一個新希望集團,90年代電子商務可以成就阿里巴巴,00年你抓住時機炒一下房也能成就百萬富,你你現在是養雞養鳥,可能虧得底褲都沒有。成功都和當時的環境,政策有關,成功學只是告訴你要努力,卻沒告訴你要怎麼樣努力。怎麼樣的努力才能成功?

別想了,一個真正成功人士基本上不大可能把他所有的成功秘訣都告訴你,他不想在市面上多一個競爭對手。你們問馬化騰,看他願不願意把他的團隊分一半給你,讓你成為他的競爭對手?

所謂的成功學,就是收的我們的智商稅,說是毒雞湯也不為過。





一等保護


2009年我認識了一個陳安之的弟子,35歲左右的年紀,我們都叫他童老師,提著一個黑色公文包,大步流星走路,每天都是西裝革履,但好像也就那麼一套。退休的老人在江邊拍拍打打伸胳膊伸腰,正當壯年的童老師對著江水抑揚頓挫滔滔不絕,配合著表情和肢體動作,一遍又一遍的演練演講,我偶爾路過,幫他糾正他那廣式普通話的錯誤發音,他非常認真的用本子記下來。

有一天他送了幾張票給我們辦公室幾個女孩子,說是他的同事在本市某大酒店開講,每張票價值1200。

千人座位的會場稀稀拉拉的坐了幾十號人,場面挺尷尬,但一點都不妨礙童老師認真做主持。演講的是他兩位同門師弟師妹,師弟口吃,但是很認真謙遜,颱風還算穩健,只是沒有什麼是激情。師妹則截然相反,聲音高亢,語速飛快,說到激動處還會尖著嗓子叫:“要不要給我一點掌聲?”臺下估計都是像我們一樣免費來看的,所以不好一點面子不給。

童老師的稿子我見過,跟臺上師弟說的相差無幾,也跟大家在網絡和音像產品上見到的有異曲同工之處。

已經爛大街的理念,比如“成功是可以複製的”“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賣產品不如賣自己”“想成功很難,不成功更難”“ 想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向前衝”等等,在他們嘴巴里重重複復,幾乎看不到更新。

穿插的案例必不可少的是恩師陳安之屢經挫折,因為成功學27歲成為億萬富翁、賣雪佛萊汽車的喬.吉拉德的故事、一個業務員晚上十一點想起一個該打的電話,非得從被窩出來穿戴整齊才開始。

演講的過程中,我的幾位同事藉故開溜了,最後場下就剩十來號人,我委婉地勸童老師改行,他說:“如果有人可以成功,那為什麼不可以是我?”

十多年過去了,這中間又出了很牛的劉一秒、翟鴻燊、徐鶴寧……但沒有童老師。

童老師的微信頭像又回到大卡車,他本來就是一個貨運司機。在微信裡讓我給他介紹女朋友,說都離婚七八年了,七八年前他正是陷在在成功學裡無法自拔的時候。


牧鈴


看到這個話題,心裡微微一笑,陳老師終於攤上事兒了。真心覺得陳老師也不容易,在培訓市場推陳出新、競爭激烈的今天,他的成功學居然還有人信。

大約在九六年前後,我作為一個初入社會的懵懂青年,在深圳開始了自己的尋夢歷程。因為從事的是業務工作,經常會遭遇各種挫折,又因為年青、內心不夠強大,這種挫敗感有時候就會讓自己迷失。一心想提升銷售技能並讓自己強大的我,有一次在深圳街頭拿到了一份陳老師的宣傳單(那會兒還沒互聯網或微信推送),隱約記得宣傳單上說陳老師師從成功學之父西爾的關門弟子羅賓,上面關於心態、技能、習慣、知識等培訓內容的描述,正是那個階段的我所渴求的,於是一咬牙就掏了兩千多大洋報了名。憑心而論,那時候三天兩夜課程中大部分內容還是比較受用的,對於銷售崗位的年青人還是有價值的,所以前後報名參加了兩次他的培訓。可是在培訓中涉及的催眠及情景教學方式,以及極端的自我訓練方法(如連續兩三個小時揮舞拳頭聲嘶力竭地喊“我一定要成功"),雖然當時也參與做了,但內心並不認同、也從未在其他時間以此訓練過自己。當然,這並不妨礙我對兩千多大洋投資價值的認同,儘管我至今尚未成功。

幾年之後,一位潛質不錯的下屬業務主管向我辭職,極力挽留的過程中得知,他是受到了陳老師的感召,要為了老師的成功學事業、為了幫天下更多的人成功而奮鬥終身。彼時陳老師在車公廟辦了個《成功夢工場》(不知道李開復是不是有受他影響),招了大量希望成功的年青人,通過高強度的封閉式培訓(包吃包住沒工資)強化認同感,培養了一批門徒來營銷自己的成功學課程。陳老師的這一模式,具有一定前瞻性,在當時應該是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場效果。面對我那位被完全洗腦成功的下屬,我再次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不禁感慨:老師就是老師啊!儘管我很清楚陳老師大多數的門徒是會餓死的(沒底薪,只有提成),必竟成功的人永遠是少數,但我確實無力挽回那位下屬的辭職。那時我就在想,陳老師這麼玩下去會不會玩壞呢?但那會兒陳老師還真沒岀事,不僅那會兒沒岀事,在他的成功學模式上進一步"昇華"的"教練技術"培訓機構岀事之後,陳老師還是沒事。

再次接觸到與陳老師關聯的信息,是兩三年前。某天一個微信群裡新進了兩個人,一上來就不斷地發陳老師的介紹資,大意是想要成功的老扳只要加老師微信單獨指導,就能讓老闆企業年利潤增長三倍以上。我一時有點懵圈,這陳老師到底是越玩越有檔次了呢?還是越玩越下作了呢?這不擺明了就是騙嘛!坊間也有傳言,陳老師早就成了改革開放後先富起來的那一批人,名車名錶、豪宅美人一樣不缺,據說網上的宣傳資料也很高調——這樣才顯得成功、才有說服力嘛!可如今怎麼淪落到要靠行騙過日子了呢?

思索良久,我得出一結論,陳老師是在給老闆們上成功學的最後一課。許多通過多年拼搏在事業上獲得一定成就的老闆,與陳老師一樣未能因應時代變化,及時調整和完善自己的事業,加上過於追求物質享受,最終難逃被時代淘汰的命運。這次陳老師會不會有事呢?


清風拂山崗明月照何方


陳安之,徐鶴寧,劉一妙,李陽……社會進步產生的毒瘤,癌症。讓多少人的腰包被他們忽悠的掏空了。早該趕走了。


平凡的世界路遙


這個問題很多答主都指出了陳安之的問題,我主要想提醒各位兩點:

一,陳安之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風雲人物了,為什麼到現在才來揭露?早幹什麼去了?是看人家賺得盆滿缽滿看不下去了?那為什麼非得等到這一天才有所醒悟?我認為,陳安之的成功學並不是一無是處。它的問題,如果比喻為治病救人的藥物,那麼你不能說它是假藥,只能說是被誇大了療效的劣質藥。所以這裡暴露出大眾的問題是,在一種言論剛出現的時候,很容易被操控情緒、被煽動、被洗腦,把一些普通的道理和觀點捧上神壇。(陳安之的那套東西不能說完全錯,但並不值得搞系列講座,可能半個小時就能講完講透)。而有一天醒悟過來,人們又轉向另一個極端,把它往泥土裡踩,批得一文不值。什麼時候大眾能多一點獨立思考,不被表象迷惑?

二,成功學不應該成為一個貶義詞、不應該成為毒雞湯的代名詞。我們不能否認,有相當一部分的成功學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成功學只負責給你啟發和鼓勵,不保證你成功。正所謂懂得很多道理卻過不好一生。為什麼?因為知易行難。你辦不到,是你的素質問題,不應該甩鍋給指引你的成功學。


蟻鵝


個人感覺人民日報說得對,我一哥們上高中就看陳安之,大學床頭的書全是陳安之。現在年近40,幾個哥們一塊喝酒,聊到大學時代看的書,就在開他玩笑,他醉意盎然說到,其實,都是騙子,都是一群傻帽聽一群騙子講話,毫無道理可言,老祖宗早就說了這個道理,貓怎麼給老虎當的師傅?我們老家有句話:你只看見了偷二吃肉,沒有看到偷二捱打!

成功哪裡可以傳授哦,失敗的窘迫,我想,大部分人都不會講出來!講出來的都不窘迫!


哦嚯水了


人民日報認為成功學就是一場騙局,更是一碗喝不起的毒雞湯。這話一點沒錯,實際上不僅僅是那些販賣所謂成功學的,就是整天被馬雲等演說搞得暈頭轉向的也一樣是受毒雞湯之害不淺。成功從來沒有捷徑,越是偉大的事業成功越需要不不懈的努力!單憑一本書就覺得可以成功,其實那不過都是紙上談兵,紙上得來終覺淺,只有放到真正的社會大熔爐裡一試方知深淺,最終發現並非如此簡單。



在當前經濟社會的大潮下,人人追求成功,渴望一夜暴富迎娶白富美,甚至夢想一步登天,在一切向錢看的指引下,無數年輕人的目標變成了演員、網紅等最賺錢的職業,再也沒有了腳踏實地的切實想法。

不久前,俞敏洪曾度大學生說,錢是能力的證明,如果你畢業後賺的不如其他同學多,那就是能力不如別人。這話乍一下聽上去覺得不無道理,但仔細想想太放大金錢的力量了。


類似俞敏洪這樣的言論及各種演說多如牛毛,社會處處都有,全國各地的機場裡似乎都有一些“成功學”之類的大全,都是教別人如何獲取成功,說白了就是如何賺錢。

正因為“畫餅充飢”是很多人的夢想,當看到眼前別人畫出的餅很誘人,那些不務實的人就很容易輕信之。事實上,社會上但凡經常上當受騙的人往往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愛貪小便宜的小毛病。

歷來,所有的欺騙都帶著城市的面具,讓人防不勝防,尤其是心存“夢想”的就更容易中“標”,成功學的那些大而化之的言論,猛一聽上去好像都充滿正能量,但卻是不爭的毒雞湯。如果有人告訴你,天天跟著迪麗熱巴,你就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她,你不信但真有人信。最終耽誤了學業和事業,甚至毀掉了生活。


這些慷慨激昂的成功學言論,會讓人迷失方向的(看似一下找到了成功方向),最終自以為然,殊不知不知所以然。所有以販賣成功學為業的,往往都是把這個當生意去做的,並不是真心幫助你成功(實際上也做不到),說白了賣書給你就是它們的成功。就像現在網絡上經常有人教別人如何成功,其實也是在販賣成功學,同樣不過是自己的生意而已。


東震木


非常感謝人民日報能夠用實話來報道這一事件,希望能把這種事實求是,維害人間的事都能報道出來,避免更多的人上當受騙。

  陳安之,其代表作為《自己就是一座寶藏》

  高安明,其代表作為《成功規律學》(又名《成功的規律》)

還有很多人,比如瞿鴻森,劉一秒,還有很多“後起之秀”天天會在抖音上發些短視頻,講得有激情,打雞血,灌心靈雞湯的,那些都是騙子。

我想說的是一個人的成功,如果是此等人說說你就成功了,那麼他有如此之神為什麼不會去向李嘉誠,馬雲,馬化騰等等中國現代企業家,為中國的建設去做一份貢獻,而是用這種打雞血,一夜暴富的演講來收刮平民百姓的血漢錢呢,所以說,真正成功的人,是有經歷,有過風雨,慢慢積累,有著超前的眼光,敏捷的判斷力,才有今天的成功,如果被這些人說一說就能成功,那試問一下,還會有窮人嗎,還有平凡的人嗎。

人,做到審時度勢,腳踏實地,堅強奮鬥,不卑不亢,多學習國學,不再浮躁,保持良好心態,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經過自己的汗水,努力,風雨,拼搏所得到的才是最真實的,最幸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