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字,18萬美金

上世紀三十年代,也就是1930年代。美國,有一個經營加油站的公司,向一位年輕的銷售人員購買了一句話,為此,這家加油站公司付出了

5000美金。當時的5000美金是個什麼概念呢?粗略的估算一下(按照黃金價值折算法),大約相當於現在的 160萬美金。這句話一共9個字,再折算一下,每個字價值將近18萬——美金,再折算一下,搞成人民幣,大概是126萬人民幣

有意思吧,那麼,問題來了。

第一個問題是:哪個公司這麼有錢,可以花167萬美金買9個字?

第二個問題是:到底是哪九個字這麼有魔力?

第三個問題是:哪個年輕人這麼厲害,能將這9個字賣了167萬美金?

彆著急,我們一個個的看。

第一個問題——是誰購買了這9個字?

先看第一個問題,是誰,這麼財大氣粗?

購買這九個字的公司名字叫Texaco,中文翻譯成德士古。

沒聽說過?很正常,因為現在這家公司已經沒有了。但是,這家公司曾經是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又稱為德克薩斯石油公司。這家公司好像名不見經傳,但是它背後的控制人你肯定聽說過,就是大名鼎鼎的洛克菲勒財團

一個字,18萬美金

就是那個洛克菲勒,美國的石油大王。在我們的上一篇文章中,介紹了這個會用概率的既聰明又努力的鉅商 。

為什麼現在我們不再聽說這家公司了呢?在2001年,德士古公司和雪佛龍公司合併,成立了雪佛蘭-德士古公司,並且在4年之後,2005年的5月份,這家公司又改名為雪佛龍公司。而雪佛龍公司在沒有與德士古公司合併之前,叫什麼名字呢?叫做加利福尼亞標準石油公司,實際的控制人還是洛克菲勒。

一個字,18萬美金

雪佛龍公司我們就相對比較熟悉了,這家公司在中國的業務很多,在南海、珠海和大慶等地,都有和我們合作開發採油的項目。

這下我們就明白了,石油公司,有錢,才能花得起這麼多錢。

第二個問題——到底是哪九個字?

就算是石油公司有錢,它買的值不值呢?

之前,如果你路過德士古公司的加油站,會聽到他們的加油員衝著你喊:“Check your oil today?”翻譯成中文是:“今天你是否檢查過你的油量?”然後,等他們找那個年輕的銷售員買了那九個字之後,等你再路過德士古加油站的時候,加油員會衝著你喊:“Is your oil at the proper level today, sir?”翻譯過來是:先生,您今天的油量是否適當?(源自google 翻譯)

一個字,18萬美金

這9個字真的這麼強大嗎?據統計,這9個字,使得德士古加油站在一週內,客戶數量增加了25萬人次。這麼看,買得還真值。

第三個問題:是誰這麼牛?

再看第三個問題,是誰這麼牛?這位年輕的銷售員的名字是:Elmer Wheeler(埃爾默 · 惠勒)。為了方便起見,我們下面將其稱呼為惠勒。

一個字,18萬美金

也許你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也許你聽說過這句話:“Don't sell the steak, sell the sizzle!”“不要賣牛排,要賣滋滋聲”。

在我們之前的文章:如何高效與客戶達成共識?( )提到過他。

在美國的銷售界,他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銷售員”。(美國人就是這麼愛誇張,就我知道的他們說的世界上最偉大的銷售員就有一打。)不過,惠勒先生確實很牛,他的銷售技巧被很多知名機構教授和採用,比如哈佛、沃頓、斯坦福、大都會人壽、強生、西門子等等。

我很好奇,這位偉大的銷售到底是誰,他從哪裡來,他是怎麼成長的,他都幹過些什麼?於是,做了一些功課,現在將這些內容分享給你,讓我們一同從他的身上找找看,有哪些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一個字,18萬美金

惠勒於1903年出生在美國紐約州羅切斯特。牛人和普通人真的不一樣,有時候,從小就顯露出了端倪。惠勒的高中時代是在家鄉羅切斯特(Rochester)度過的。上學之餘,他在當地的一家報社當記者,為這家報紙撰寫和當地高中有關的新聞。

在這段經歷中,惠勒發現,與其賣新聞,不如賣自己

他先是創造新聞,然後再將這些事情寫下來,然後再賣給報社。比如,他曾經在學校中發起了一項競賽,比賽的雙方是金髮女孩和紅頭髮的女孩,比賽的內容是誰的約會次數更多?

一個字,18萬美金

女孩們為之瘋狂,男孩子也樂在其中。而惠勒一邊組織,一邊記錄,最終將其換成了錢(要是惠勒再晚生幾十年,估計創辦Facebook的就不是馬克 · 扎克伯格了)。

還有一次,他組織了一次比賽,看誰能喝掉更多的菠蘿蘇打水。你懂得,又換成了錢。藉此,他賺足了自己的學費和零花錢,果然是個銷售的天才。

一個字,18萬美金

惠勒先生上的大學名字叫尤蒂卡大學(Utica University),位於紐約州尤蒂卡(Utica)。畢業之後,他去了一家報社當起了記者。不巧,在他剛開始工作不久,正好趕上了美國19世紀20-30年代的大蕭條。那時,將近一半的人失去了工作。在這種慘烈的環境下,惠勒又展現出了自己的過人之處。

有一天,他去報社上班,他的老闆對他說:“對不起,惠勒,我們現在不需要記者了,我們只要推銷員。”惠勒先是一愣,然後馬上對他的老闆說:“我就是推銷員。”於是,拿起了報紙,衝向了市場。從此,開始了自己的銷售之旅。

一個字,18萬美金

不久,惠勒就回到了自己的高中時的老路上:與其賣東西,不如賣自己。然後,就有了最開始的故事。

當《紐約客》雜誌在1938年採訪他的時候,他只有34歲。此時,他已經是自己公司的老闆了。他成了一家公司,名字叫做Tested Selling Institute(測試銷售研究院,真不知道怎麼翻譯合適。谷歌翻譯的答案是:經測試的銷售機構),位於紐約的第五大街521號。

一個字,18萬美金

紐約客的記者說,惠勒先生個子很高,臉龐很小,表情卻像個孩子一般豐富多彩。他的公司很小,除了自己和一位秘書,沒有其他的僱員,但是在上個世紀的30年代,公司的銷售額卻高達5萬美金。其中,就包括了德士古公司的那個5000美金的合同。按照開始時的估算方式,相當於現在的

1600萬美金,摺合成人民幣是1.12億

他的另一個被廣泛稱道的案例是幫助Walgreen(沃爾格林)公司賣出了更多的雞蛋。在上世紀的美國,流行一種飲料,稱之為蘇打汽水。有時,人們會在這種飲料中加入生雞蛋,這樣可以使飲料的口感更加順滑和豐富。在開始的時候,店員們會問顧客:“Would you like an egg with that?(需要加一個雞蛋嗎?)在邀請了惠勒先生之後,店員詢問的話變成了:“One egg or two eggs?”(加一個蛋還是兩個蛋?)

一個字,18萬美金

就是這句神奇的話,讓沃爾格林公司大賺特賺:有70%的客戶,至少在他們的飲料中加了一個蛋!據統計,就是這句話,使得沃爾格林公司每週多賣出了29000箱雞蛋!而他們的利潤是多少呢?當時,一打(12個)雞蛋的價格是10美分,而在飲料中加一個雞蛋需要5美分。一箱雞蛋是30打,讓我們來算個簡單的數學題。

12個雞蛋的成本是10美分,每個雞蛋的成本是大概是0.83美分,為了好算起見,我們按照1美分來算吧。1個雞蛋賣5美分,利潤是5-1=4美分。那麼,這一箱雞蛋的利潤就是:4*12*30=1440美分,也就是14.4美元。每週可以多賣出29000箱,這是多少錢的利潤呢?29000*14.4=417600,也就是41.76萬美元,如果是一年呢?417600*52=21715200,也就是兩千一百七十一萬五千兩百元,多增加了將近2200萬美元的利潤!

怪不得,現在,你去麥當勞,他們都會問你:要大杯還是中杯

一個字,18萬美金

Barbasol(中午名稱是:巴巴索)是一家1919年誕生的老派剃鬚膏品牌,它也是惠勒先生的客戶。為了給這家公司找到一句有魔力的句子,惠勒測試了141個句子,最終,選定的是:“How would you like to cut your shaving time in half?”(想不想讓你的剃鬚時間縮短一半?)。就是這句話,讓Barbasol的銷售額提升了300%

一個字,18萬美金

看到了大家就能理解了,惠勒也不是像其他人想象的那樣,充滿著無盡的靈感,點子隨時都能從腦子裡冒出來。在他的公司經營的十年時間中,他一共產出了十萬零五千個句子,而最終,交付給客戶的就是這個零頭:5000個。其他的十萬個,都被他銷燬了。是啊,很多天才的努力程度,都遠遠超過我們普通人。就像那句話說的那樣:你還遠遠沒有到了和別人比拼天賦的程度。

一個字,18萬美金

慢慢的,惠勒的名氣越來越大,除了運營著自己的公司,他還是一位演講家和作家。他總結了自己的銷售理念,並且寫成了一本書,名字叫做《Tested Sentences That Sell》(中文翻譯為:《出售的經測試的句子》)。

一個字,18萬美金

和他的書一樣暢銷的是他的培訓課程和他創造的銷售哲學(稱之為Sizzle Lab

滋滋實驗室)。有超過125所大學、商學院在教授他的方法論,甚至還有美國空軍、海軍陸戰隊,最為奇葩的還有美國的聯邦監獄。他的演講,一次甚至可以吸引來2萬人,除了銷售人員之外,還有薄記員、秘書等等其他的想要學習如何結交更多的朋友和銷售的人。

和他的名望與收入一起增加的還有他的體重,後來,他痛定思痛,開始節食,於是減去了40磅。為此,他寫了一本書,名字叫做《The Fat Boys Book》(《胖男孩的書》),據新聞週刊和時代雜誌稱,這本書引起了美國男性的節食熱潮。可是,沒過多久,惠勒又胖回來了,然後,他又寫了一本書《The Fat Boy's Downfall》(《胖男孩的垮臺》)。

一個字,18萬美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惠勒還曾擔任美國的海軍上尉。

1968年10月,在前往歐洲進行第三次演講之旅時,他死於墨西哥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