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慶陽:牧野之戰的周武王,其先祖曾為夏朝農官,後奔戎狄

慶陽地區沃野千里,資源豐富,歷史悠久,處於陝甘寧交界處,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這裡曾經出現過許多史詩性的人物,為中華民族的文明進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例如中醫始祖岐伯,與軒轅黃帝共同著述《黃帝內經》,創立岐黃之術,開中藥著述之先河,並隨黃帝四處征戰,一統華夏。夏朝時農官不窋失官後帶領先周族來到慶陽,古公亶父時離開慶陽,先周族在慶陽生活了將近五百年,確立中華民族的初始農耕,並不斷推陳出新,對後世農耕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行走慶陽:牧野之戰的周武王,其先祖曾為夏朝農官,後奔戎狄

今慶陽市慶城縣

行走慶陽:牧野之戰的周武王,其先祖曾為夏朝農官,後奔戎狄

今慶陽市慶城縣

中國的青銅時代為歷史上的夏商周時期。當時,青銅器在社會生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夏商周三代文明最早發生在山西、河南、河北、山東、陝西等地,而慶陽先民跨入文明的門檻,相對晚一些。夏朝早、中期,慶陽一帶主要是少數民族活動的戎狄區域,還未進入中原王朝的統治區,其社會仍然處於氏族制階段。

一、不窋奔戎狄,進入慶陽地區

周人的先祖是有邰氏的少女姜嫄,姜嫄感孕而生棄,傳說姜嫄在野外郊遊,途中看到一個碩大的腳印,一時好奇便在腳印之上踩上一腳,誰成想這一腳踩下去便受孕生下一男嬰,未婚先孕當然不好了,於是,家人瞞著姜嫄偷偷將男嬰遺棄,可是,無論丟到哪裡,男嬰都有鳥獸為其遮風擋雨,眾人驚奇,奉之為神,遂迎之回家,因被數次棄之,所以名之為"棄"。

棄從小懷有巨人之志,喜歡種植莊稼,“其遊戲,好種樹麻、菽,麻,菽美。及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帝堯聞之,舉棄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棄,黎民始飢,爾後稷播時百穀。’封棄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后稷之興,在陶唐、虞、夏之際,皆有令德”。棄在虞夏之際居住在邰(今陝西武功縣西南),種植百穀,對於部落農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因此在堯舜時被舉為“后稷”,即農師之官。

進入夏朝,棄的後人世襲后稷之職。第十三代夏王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亂,夏后氏德衰,諸侯叛之”。其中孔甲亂夏的的一個標誌就是輕鄙,看輕棄作為夏朝立國之本的農業。後來棄死後,他的兒子不窋也丟失了農官的職位,因此率領族人向西遷移,進入慶陽地區。這在當時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當時慶陽屬於戎狄區域,在華夏族看來,自己與戎狄是有嚴格區別的,除了文化之外,經濟的差異也很重要。戎狄族的酋長也曾說過:“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這是文化上的不同。對於戎狄族,華夏族也有很多的偏見。它們相互之間在當時是有交往,但是交往的形式主要是掠奪。所以認為“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

行走慶陽:牧野之戰的周武王,其先祖曾為夏朝農官,後奔戎狄

周祖陵山

不窋遷入慶陽,與當地的戎狄雜處,接受了戎狄的生產方式,以畜牧業和射獵為主,農業在生產結構中不佔主導地位,其社會性質當屬於部落聯盟制度。周人在戎狄間,畜牧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農業方面也從來沒有丟棄。

雖然戎狄族與華夏族有重大的差異,但戎人中有姜姓、姬姓之戎,顯然它們和姬姓周族原來曾為同族,或為姻親之族,只是出於歷史或文化的原因而分道揚鑣。儘管戎狄族與華夏族在文化上存有一定的差距,但這並不妨礙它們的交往和溝通,先周族來到慶陽後,與戎狄和睦共處,共同生活,締造了中華民族的農耕文明。

二 、公劉,公劉遷豳

夏桀初年,公劉出生在今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玄馬鄉樊家老莊村,後人稱此地為"天子掌"。公劉是鞠陶的兒子,也就是不窋的孫子,是周先祖來慶陽後的第三代領導人。

在公劉時期,慶陽地區氣候逐步好轉,適宜農作物的生長,社會結構有所變化。公劉自小受到農耕文化的薰陶,長大後繼承父志,復修后稷之業,公劉領導人民大力發展農業,"務耕種,行地宜",使農牧業生產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當時的生產力水平非常低,生產工具簡陋,耕作方式粗放。當時的農作,首先是選擇耕作的地點。而地點一般來講是未經開闢的,長滿荊棘的荒野。縱火燒掉之後,進行整地,淺翻,播種。由於長期的粗放式耕地,土壤漸漸貧瘠,農作物的生長靠的都是土壤自身的肥力,由此長期的耕作之後,一塊土地種上幾年就沒有了收成。

加上戎狄對周族農耕的騷擾,為了整個部族的生存,公劉準備舉族遷徙。它們來到了豳地,這裡成為了它們新的家園,並安居樂業。豳地在今涇水流經的陝甘交界處,包括今天的甘肅省慶陽市寧縣、正寧縣和陝西旬邑縣、長武、彬縣等地。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今天每年三月十八日的公劉廟廟會,祭祀的人群裡都會有陝西旬邑,和長武、彬縣的香客來進香。據他們說,其先祖亦是公劉的親戚。

《詩·大雅·公劉》篇對公劉這次南遷作了詳細的描述和頌揚。

詩中說,忠誠周民的好公劉,不敢安居把福享;劃分疆界治田地,收割糧食裝滿倉;揉麵烙餅備乾糧,裝滿小袋和大囊;和睦團結爭榮光,張弓帶箭齊武裝;盾戈斧鉞肩上扛,開始動身去遠方。

詩中說,公劉察看原野忙又忙,登上小山坡,又到平原上;站在大原看南崗,發現了能建都城的好地方;於是定居建新邦,開墾豳地寬又長;大家殺豬宰牛羊,共推公劉做君長。

公劉在遷徙之前做了周密的計劃和準備,公劉帶領族人沿著馬蓮河谷南行,遷移到了豳地,並在豳地建立了古豳國。

《詩·豳風·七月》,對周人在豳地一年四季種植莊稼的情況作了詳細說明。

詩中說,正月農具修整好,二月下地春耕忙,飯菜送到田頭上,請農官老爺充飢腸;三月動手修桑樹,高枝長條砍個光,留著短枝長嫩桑;四月遠志結子囊,五月知了聲聲唱,磨鐮推車夏收忙;六月蟈蟈抖翅膀,摘來郁李請君嘗;七月蟋蟀野地唱,摘下西瓜食瓜瓤;八月莊稼要收割,紡麻織布忙又忙,打下大紅棗,葫蘆摘個光;九月築好打穀場;十月莊稼要進倉,穀子黃米和高梁,粟麻豆麥分開放;十一月打獵上山崗,剩下狐皮做衣裳;臘月天寒冰凌響,祭禮宰個小羔羊,小豬留下自己用,大豬送到公府上。

此後,公劉傳位於兒子慶節,經皇僕、差弗、毀瑜、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古公亶父等,均在豳地從事農耕,古公亶父因避戎狄之擾,率族人遷於岐山周原,始稱周。

公劉死後,葬於陝西彬縣城東約40公里的土陵村東,踞涇河北岸山谷間。冢高50米,呈梯形,頂平如坻。

公劉遷豳,是一場政治、經濟中心的南移,是為了能獲得更大的發展而主動的遷徙。 公劉遷豳為後來的先周族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具有深遠的意義。因此司馬遷說“周道之興自此始”。

公劉的後人古公亶父率領周族遷移岐山,古公亶父去世後其子季歷繼位。季歷又稱作王季,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周族將領,曾經討伐西落鬼戎,俘獲20個翟王。但後來被商王文丁殺掉。

季歷死後其子姬昌(即周文王)繼位,周文王死後其子姬發繼位,是為周武王。周武王就是發動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牧野之戰的主角,武王伐紂的故事從此流傳千年,牧野之戰後,聯軍攻破朝哥,紂王自殺,商朝滅亡。

行走慶陽:牧野之戰的周武王,其先祖曾為夏朝農官,後奔戎狄

周武王姬發畫像

行走慶陽:牧野之戰的周武王,其先祖曾為夏朝農官,後奔戎狄

牧野之戰

牧野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先發制人的著名戰例,也是中國古代車戰初期的著名戰例。它終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確立了西周王朝的統治,為西周時期禮樂文明的全面興盛開闢了道路。

三、 華夏公劉第一廟

公劉廟坐落於西峰區溫泉鄉劉家店西莊廟嘴村,地處董志原東側原畔上,地勢平坦,三面臨溝。公劉廟又稱華夏公劉第一廟,原為明代修建,清乾隆年間重修。

行走慶陽:牧野之戰的周武王,其先祖曾為夏朝農官,後奔戎狄

公劉廟

行走慶陽:牧野之戰的周武王,其先祖曾為夏朝農官,後奔戎狄

公劉廟俯瞰圖

行走慶陽:牧野之戰的周武王,其先祖曾為夏朝農官,後奔戎狄

公劉廟

公劉廟所在地為傳說的公劉“躬耕稼穡”之地,清乾隆年間編制行政區劃,此地裡名周都裡。清代早期公劉廟碑文記載,”憶自慶節遷豳,土人思其德,立廟以祀“。慶節為公劉的兒子,照此推斷,西峰人立廟祭祀公劉,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行走慶陽:牧野之戰的周武王,其先祖曾為夏朝農官,後奔戎狄

公劉廟

行走慶陽:牧野之戰的周武王,其先祖曾為夏朝農官,後奔戎狄

公劉廟

公劉廟是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時植被茂盛,樹木參天,環境幽雅,氣象雄偉。後歷遭兵災,廟宇群屢毀屢修,代代相繼。從1988年開始群眾自發捐資逐年修建,現已建成廟宇上殿3間,獻殿3是,戲樓 1座,塑像 10尊,總建築面積260餘平方米。每年農曆3月18日為老公殿廟會(傳說3月18日是公劉生日)。

慶陽地區,是姬姓周人先祖的舊邦,也是其奠定基業的地方。周先祖繼承了軒轅黃帝時代或者更早的農耕文化,並加以發展,最終形成了更為豐富的農耕文明。先周的經濟發展對慶陽的農牧結構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不窋及其後代在慶陽務耕種,行地宜,教民稼穡之術,傳播和發展了農牧業,使當地的人“行者有其資,居者有蓄積”,深深地影響著後人。

作為新時代的我們,身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在歷史長河裡,找尋往昔先祖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輝煌印跡。不禁心生敬畏和感嘆。願櫛風沐雨,薪火相傳;篳路藍縷,玉汝於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