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殺了他的兒子,大臣多次彈劾他,為什麼他沒有被殺?

嘉靖皇帝殺了他的兒子,大臣多次彈劾他,為什麼他沒有被殺?

嚴嵩

嘉靖年間的第一奸臣嚴嵩,晚年落得乞討街頭,最後凍餓而死,終年八十七歲。嘉靖帝其實已經網開一面,沒有判處嚴嵩死刑,只是將他全家免職為民。嚴世蕃因罪大惡極,在嚴嵩死的兩年前,就被處決了。

嘉靖皇帝只殺了嚴世蕃,不論大臣如何上疏,為何沒有下令殺嚴嵩?

嘉靖對嚴嵩有一定感情

嘉靖帝很聰明,要說嘉靖是明朝皇帝中最聰明的,可能有所懷疑,但論智商來說他排到前三名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皇帝常年居住在宮中,接觸最多的是宦官,而嘉靖對此不以為然,他在位時期,對宦官的權力嚴格約束,所以嘉靖年間宦官無法擅權。

嘉靖皇帝殺了他的兒子,大臣多次彈劾他,為什麼他沒有被殺?

嘉靖

史料記載"壬申,錢寧伏誅。六月戊子,江彬伏誅。乙未,縱內苑禽獸,令天下毋得進獻。"

在即位之初,嘉靖就殺掉了宦官錢寧,奸佞江彬等人,放掉了內宮的朱厚照那些山貓走獸,並宣告天下不得再進獻這些東西。既然不親近宦官,接觸的最多的就成了大臣,嘉靖自認為聰明絕頂,可以把所有人玩弄於鼓掌之中。

嘉靖年間的內閣首輔皆是牛人,張璁、夏言、李時、翟鑾、嚴嵩、徐階等等,夏言因性格秉直被廢立三次。而嚴嵩第二次就任內閣首輔,從嘉靖二十七年幹到了嘉靖四十一年,嚴嵩足足幹了15年內閣首輔,他和皇帝共處的時間最長。

再精明的人也是有感情的,嘉靖也不例外,在嚴嵩的服侍下,嘉靖已經熟悉了這個老臣,習慣了他的阿諛奉承,習慣了他的諂媚之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說,嚴嵩成了嘉靖的朋友。對於朋友,那自然會手下留情,這也在情理之中。

因御史鄒應龍的彈劾,嚴嵩被罷免,嚴世蕃被髮配充軍,在處理完這一切後,嘉靖發話:"嚴嵩既退,其子世蕃已伏法,敢更言者,並應龍俱斬。"

嘉靖皇帝殺了他的兒子,大臣多次彈劾他,為什麼他沒有被殺?

意思是嚴嵩已經罷免了,嚴世蕃已經降罪,再有敢提上疏的,和鄒應龍一齊斬首。嘉靖明顯是顧念嚴嵩的君臣情義,哪怕到了這個地步,他還是不肯下絕情。

嚴嵩寫得一手好青詞,善於揣摩皇帝心意

青詞是嘉靖帝祭天儀式的祭詞,這些東西寫起來很複雜,也不是一般人能寫的,需要相當級別的才華和水平,要想受到皇帝寵信,必須得寫出一手好青詞。

這其中的佼佼者有夏言、李春芳、徐階、嚴嵩,夏言一方面政務能力出色,另一方就是青詞寫得好,只是由於夏言對此不屑一顧,才多次惹得嘉靖皇帝發怒,所以幾次罷職再復職。嚴嵩會寫青詞,但他自己寫得不是最好的,主要靠嚴世蕃代筆。

為了表示對老天的誠意,嘉靖在祭天的時候自己製作了五頂沉水香葉冠,送給了幾位內閣大臣。嚴嵩為了展現忠誠,在皇帝召見的時候就戴上,還罩上輕紗,以示尊重,偏偏夏言對此毫不在意,不僅不戴,還經常諷刺嘉靖,於是嘉靖對嚴嵩更加信任,而疏遠了夏言。

嘉靖皇帝殺了他的兒子,大臣多次彈劾他,為什麼他沒有被殺?

嘉靖一心信奉道教,想著有一天能飛天成仙,看似很荒謬,事實卻是如此,只要身邊人能抓住這一點,把馬屁拍到位,自然可以飛黃騰達。青詞寫得好,馬屁拍得響亮,這就嚴嵩的最基礎的諂媚之術。

嘉靖二十一年,嚴嵩進入內閣,當時嚴嵩已經六十有餘,想來現代六十歲的老人可能已經退休了,而嚴嵩的事業則剛剛起步。為了奉承皇帝,嚴嵩自己有家不回,每次都在內閣值班房休息,嘉靖帝路過的時候看到嚴嵩辛勤的模樣,也不由得親近一二。

嚴嵩的所有手段都是為了諂媚嘉靖,令人意外的是嘉靖就是受用,緣分這東西不好說,但嚴嵩和嘉靖也許就有些緣分。

嚴嵩為嘉靖背了不少黑鍋

將近二十年時間內,嘉靖和嚴嵩朝夕相處,嘉靖除了處理重大政務,其他的所有時間幾乎獻給了修道,權力就像毒品樣滲入嘉靖的身體,沒有了權力他幾乎無法存活。所以嘉靖想要長生不老,永遠享受這至高無上的權力。

嚴嵩作為內閣首輔,朝廷的重臣,當然要替主分憂。嚴嵩的貪腐行為,嘉靖是很清楚的,嘉靖朝的財政收入已經入不敷出,北邊有俺答的威脅,東南有倭寇作亂,加上嘉靖帝崇尚道教,這開銷不是一般的大。

嚴嵩既要貪,也要保住皇帝的錢,嘉靖帝重用嚴嵩是有原因的,嚴嵩搜刮的錢是要給皇帝上供的,假若皇帝不高興,那他嚴嵩的地位自然不保。這也是其他內閣首輔不容易做到的一點。

嘉靖的做法是遙控指揮,只要把掌控住朝廷重臣,那天下自然都在他掌握之中。嘉靖修道煉丹,疏遠政務,這肯定會招人詬病的,明代言官不是吃素的,上疏的保準少不了。海瑞就是一個最強的,明代不缺不怕死的言官,哪怕你殺了他,都能名留青史。

嘉靖皇帝殺了他的兒子,大臣多次彈劾他,為什麼他沒有被殺?

錦衣衛沈煉就是一位為國為民的好官,別看他是臭名昭著錦衣衛的一員,卻極其痛恨嚴嵩之流,經常上疏揭發奸臣罪責、朝廷弊端,在這其中一併把皇帝也得罪了。嘉靖皇帝比較好面子,哪怕犯下天大的錯誤,他也不會認錯。

史料記載"會俺答犯京師,致書乞貢,多嫚語。下廷臣博議,司業趙貞吉請勿許。廷臣無敢是貞吉者,獨鍊是之。"韃靼俺答汗大舉入侵明境,並要求開放互貢,且言辭傲慢,重大臣都不敢多話,唯獨沈煉上疏要求出兵反擊。

沈煉職微言輕,嘉靖帝哪怕對此不滿,也不能直接降旨廢掉沈煉,於是嚴嵩成了最佳盾牌。沈煉先被罷職,接著再次被誣陷為白教練教徒,直言敢諫的沈大人,就這麼被坑死了。這個黑鍋誰來背,嘉靖是不會背的,當然落到了嚴嵩頭上。

這種事屢見不鮮,嘉靖皇帝十分清楚,嚴嵩也諱莫如深,在嚴嵩權傾朝野的同時,也為嘉靖除掉了不少人,背上了很多"黑鍋"。一個幫皇帝做髒事的重臣,嘉靖帝還是有感激之情的。

哪怕嚴嵩對嘉靖再恭順,再諂媚,在大明王朝的安危面前,嚴嵩仍是個小角色,嚴嵩成為眾矢之的之後,嘉靖也無法留情,毀掉了嚴嵩黨羽,只留下嚴嵩的性命,為了他自己,也為國家利益。

嘉靖皇帝殺了他的兒子,大臣多次彈劾他,為什麼他沒有被殺?

參考資料:《明史紀事本末》、《明史·列傳第九十七》、《明史·列傳第一百九十六

》、《明史·世宗本紀》

延伸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