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質量求生存,以效益求發展

縱觀2019年的蘋果,漲漲跌跌,跌跌漲漲,一路走來,可謂是風雨滄桑,飽經風霜的一年。其實,蘋果掛在樹上,是莊稼,是水果,一旦下樹交易,與眾多的商品一樣,便拉入了商品的範疇,或上架於超市之櫃檯,或下榻於城鎮之地攤。

是商品,並且是生鮮食用商品,在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逐步提高的條件下,蘋果在口感適宜在含糖量充足的同時,還必須外表光彩靚麗,紅潤養眼,過目能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吃過能勾起食客的再次味蕾。 這一新要求是產能過剩與人們對生活質量與日俱增的條件下共同引起的。適應市場,追逐市場,以質量求生存,以效益求發展,看來勢在必行。

以質量求生存,以效益求發展

蘋果種植發展了三四十年,老品種必須淘汰,老樹必須砍伐,老觀念必須更新!

人老無力,樹老無利。三十年左右的老樹,品種再好,由於多年重複單一種植,重茬病不可避免,地下線蟲橫行,百菌交叉感染,樹體根系萎縮,原有的大量元素嚴重透支,微量元素消耗殆盡,補充再多的營養老根也無法吸收。樹上大量腐爛,小葉黃葉落葉百病縱生。結果小而黃,無色或死色,毫無商品價值。投資大,難管理,無收益。在市場供大於求、果價震盪的前提下,因此建議,一次性砍伐根除,深翻土壤,緩地免耕,待土壤慢慢恢復地力後,可再重新考慮定植最新品種。

二十年左右的老樹,在果區所佔面積較大,其在數量與質量上嚴重搖擺著果區的價格。但由於其地上枝葉茂盛,密不透風;地下根系交錯,爭奪營養。所產蘋果通貨較多,商品果較少,因此很難有市場競爭力。必須深度改造,重型修剪。

以質量求生存,以效益求發展

(1)平頭挖心,壓低樹幹,保證營養集中供應所留枝條,保證陽光直射內堂。這樣才能枝枝採光,枝枝健壯,花芽飽滿。同時,太弱的大枝,以前環割過的大枝與刮過腐爛的大枝以及大枝上太老的側枝,在確保傷口安全的情況下一次性疏除,寧可不要果,也要緩樹更新。

(2)增施有機肥,加強樹勢。

(a)增施有機肥。 有機肥包括指綠肥、農家肥等,發酵過的有機肥,不但富含果樹生長所必須的營養元素,而且能能活化土壤,增加土壤的團粒結構,滋生有益菌數量,在最大程度上改良土壤。

(b)直接施用菌肥。 像我們熟知的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等能抑制有害菌的滋生與蔓延,達到以菌治菌的目的。 有益微生物菌在土壤中遇到一定的溼度和溫度就能夠分解出檸檬酸、核氨酸、葡萄酸和氨基酸等有機酸來活化土壤中被固定的礦物質元素,因此能夠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高達80%以上,從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吸收率。

(c)複合肥與有機肥混配。 有機肥雖有許多優點,但肥效慢,肥效低,不能全程服務於果樹。二者能搭配使用,效果最好。

(d)水溶肥。 西北地區一般十年九旱,往往的情況是,正當施肥時持續乾旱,肥料沒辦法施入土壤,就是施入了,由於無水化解,果樹也沒辦法吸收,在極度乾旱時,施入複合肥反成了有害物質。在此條件下,水溶肥應用而生。在市場上常見有硝酸鉀型水溶肥、氨基酸水溶肥等,由於配合了大量的生命之水,果樹能很快吸收,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

(3)全園覆蓋黑膜。

(a)果園覆蓋黑膜最大的好處是恆溫,延長果樹生長期。夏天不太熱,冬天不太冷。早春土壤提前解凍,初冬根系繼續生長。

(b)保墒壓草。 西北果園一般很少有灌溉條件,十年九旱,尤其是早春盛夏,果樹飢渴難耐,提前在雨季覆膜保墒,顯得尤為重要。 果園覆蓋黑膜,可壓制90%以上的雙子葉一年生雜草。

(4)採摘前鋪設反光膜。

以前總聽果商說,你家的蘋果綠頭太多,近兩年又說,你家的蘋果白頭太多!綠頭是套袋太遲,取袋太早,蘋果在袋內天數不夠,我們俗稱“小月”了。白頭是光線太弱,光照不足。 一個太陽滿足不了蘋果全紅的需要,我們儘可能人為地增加千萬個太陽。在此前提下,反光膜應用而生,樹上樹下交相輝映,內堂外圍陽光四射,一紅遮百醜,從此蘋果遠離了白頭的厄運與困擾!

蘋果下樹,反光膜依舊在發揮作用,在保墒壓草的同時,內堂枝葉格外享受陽光溫暖,促使其來年花芽更加飽滿。

十年左右的幼樹,假如品種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最好高接換種。

從前幾年發展的富士品種來看,“宮崎”仍然不失為時代的姣姣者,在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力。這兩年出現的如“眾成一號”、“響富蘋果”、“2001”等富士最新品種,可謂是達到了盡善盡美,人見人愛的程度。下面是來自網絡的截圖,大家可參考選接。

以質量求生存,以效益求發展

以質量求生存,以效益求發展

以質量求生存,以效益求發展

2019年,是病蟲害較多的一年,也是蘋果有數量而無質量的一年,又是市場果價劇烈震盪的一年,在多種不利因素綜合影響下,這就對種植者提出了新要求,我們必須痛下心來,砍伐三十年左右的老樹,深度二十年左右的盛果樹,高接換種十年左右的幼樹,以質量求生存,以效益求發展,看來勢在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