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下)韦力撰

不知当年曹雪芹写《好了歌》时,是否受到了范成大这两句诗的启发,但是在宋代甚至直到清代似乎对范成大少有首肯者,比如朱彝尊在《橡村诗序》中称:“今之言诗者多主于宋。黄鲁直吾见其太生,陆务观吾见其缛,范致能吾见其弱,九僧、四灵吾见其拘,杨廷秀、郑德源吾见其俚,刘潜夫、方巨山、杨万里吾见其意之无余而言之太尽。此皆不成乎鵠者也。”朱彝尊给范成大之诗的评语就是一个“弱”字。

好在这种评价并非一面倒,比如姜宸英在《唐贤三昧集序》中就认为范成大的诗还有可取之处:“诗至中、晚已小变。王元之辈名为以杜诗变西昆之体,而欧、苏各自成家,西江别为宗派。至南渡而街谈巷语竞竄六义,其间能以唐自名其家,自放翁、石湖而外,不可多得,或者谓反不如西昆之浮艳,其声存也。”而袁枚的看法一向与他人不同,在清代的一片批评声中,他却认为范成大绝对属于宋诗中的大家,《随园诗话》卷三中称:“人或问余以本朝诗谁为第一?余转问其人,《三百篇》以何首为第一?其人不能答。余晓之曰:诗如天生花卉,春兰秋菊,各有一时之秀,不容人为轩轾。音律风趣,能动人心目者,即为佳诗;无所为第一、第二也。有因其一时偶至而论者,如‘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一首,宋居沈上。‘文章旧价留鸾掖,桃李新阴在鲤庭’一首,杨汝士压倒元、白是也。有总其全局而论者,如唐以李、杜、韩、白为大家,宋以欧、苏、陆、范为大家是也。”

范成大的诗最受后世夸赞者就是《四时田园杂兴》,这组诗总共是由六十首七言绝句组成,每十二首为一组,分别咏叹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的田园风光,我摘录春日中的前四首如下: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对于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袁行霈在《中国文学史》中给出的评价是:“范成大诗的语言自然清新,风格温润委婉,只有少数作品风格峭拔。”

范成大到了晚年就隐居在了苏州附近的石湖。关于石湖的景色,宋周密在《齐东野语》卷十中有详细记载,我节选其中一段如下:“文穆范公成大晚岁卜筑于吴江盘门外十里,盖因阖闾所筑越来溪故城之基,随地势高下,而为亭榭,所植多名花,而梅尤多,别筑农圃,堂对楞伽山,临石湖,盖太湖之一派,范蠡所从入五湖者也。所谓姑苏前后台,相距亦止半里耳。寿皇尝御书‘石湖’二大字以赐之。公作上梁文,所谓‘吴波万顷,偶维风雨之舟;越戍千年,因筑湖山之观’是也。又有北山堂、千岩观、天镜阁、寿乐堂,他亭宇尤多。一时名人胜士,篇章赋咏,莫不极铺张之美。”


范成大: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下)韦力撰


李根源的题字


范成大: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下)韦力撰


部分已经改成了佛寺


范成大: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下)韦力撰


摩崖

而今范成大当年所建造的这处园林依然有痕迹在。几年前我来到苏州时,在马骥先生的带领下,前往该处一游。本程的寻访先是去探看顾野王的遗迹,然而在寻访过程中却无意间看到了范成大的雕像,于是在旁边寻找一番,但再未能找到跟范成大有关的遗迹。马骥说,他也搞不明白为什么在一片旷野中孤零零的立着范成大的雕像。看来,要寻访范成大的遗迹还是要去他当年所建造的园林。马骥说,那处园林仅剩了当年的一小块儿,并且早被后人改成了范成大祠堂。虽然如此,但毕竟是在原址建造者,于是我提出请马骥兄拉我前往一看。


范成大: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下)韦力撰


景区门票


范成大: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下)韦力撰


隋代的越公井


范成大: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下)韦力撰


岳公景处在一个小亭子之内

范成大祠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石湖景区,而今这个景区已经成为了商业化的景点。进入景点需要购买几个景点的通票,这在我的寻访中是颇为无奈的事情之一。


范成大: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下)韦力撰


不知此处跟当年的景色有何区别


范成大: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下)韦力撰


祠堂的方向


范成大: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下)韦力撰


范成大坐在这里


范成大: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下)韦力撰


祠堂简介

购票入内进门即右转,一路上看到不少的李根源题记,有隋开皇十年越公井,还有李根源所书的佛咒。继续前行是小天台寺,此寺的右前方即是范成大祠,祠堂的正堂名寿栎堂,堂匾下是范成大的坐像,两侧的墙上各嵌着三块碑,碑前都已经罩着玻璃无法拍照。院子的前方是另一处厢房,进内视之,门楣上悬匾“范文穆公祠”,是顾廷龙1986年的亲笔,原来我们是从祠堂的后门进入的,由此进入方为正途。祠堂对面的墙上嵌着一块横式条石碑,楷书写着“宠光奕世”,后面的落款已模糊不清,但仍可看出为“万历庚寅二月吉日”字样。


范成大: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下)韦力撰


嵌在墙上的刻石


范成大: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下)韦力撰


祠堂的正门


范成大: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下)韦力撰


当年的风景


范成大: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下)韦力撰


“石湖”二字隐在了树丛中


范成大: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下)韦力撰


春秋吴越的分界地

出祠堂马路对面即是石湖,湖边草丛中立着一块新做的牌子,上书吴越春秋地界,上面还写着两个办证的手机号码,向马兄请教此地是否是吴国与越国的分界处,马认为不可能,因为这已是苏州的郊区,如果边界在首都附近,那也太危险了。他接着解释称,这块牌子是当地搞集体活动时的分界牌。这解释太有意思了,我姑且信之。


范成大: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下)韦力撰


真担心这里会被掘地三尺


范成大: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下)韦力撰

那个小岛未曾登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