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笨媽媽用巴掌管,聰明媽媽用指頭管

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情況,大多數大人都會繃起臉,大聲呵斥,或是威逼利誘——“你要是乖乖聽話,我就給你買!”或者“你再不聽話我就罰你了啊!”

脾氣急躁一點的爸爸媽媽,可能就直接上手了,他們還另有一番說辭:“我打的地方都是肉多的,不會傷到孩子的!”

其實,大可不必這樣。

針對這個問題,芬蘭家喻戶曉的焦點解決大師本·富爾曼《孩子,你很重要》這本書裡,就介紹了可以搞定孩子的“五指大法”

孩子不聽話?笨媽媽用巴掌管,聰明媽媽用指頭管

孩子們生來就具足資源,他們能夠克服自己的困難、能夠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 本·富爾曼

很多家長試用後都表示,這種方法的確存在借鑑意義,用得好的情況下孩子有很大改善。

顧名思義,“五指大法”指的就是孩子的五根手指,分別代表以下不同含義:大拇指代表接觸、食指代表要求、中指代表好處、無名指代表鼓勵、小拇指代表約定。

孩子不聽話?笨媽媽用巴掌管,聰明媽媽用指頭管

假設每一根手指都有含義,跟孩子的溝通真的會更有效嗎?

01、大拇指——接觸

孩子不聽話?笨媽媽用巴掌管,聰明媽媽用指頭管

孩子聽話的前提是,用耳朵聽父母的要求和建議,如果沒做到這一步,後面的說教都沒有意義。

家長要確定和孩子講道理時,他沒有在做別的事情,專注於此。

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和具體情境,父母的做法也應當具有針對性。

  • 針對比較重要的談話

首先要做的一點就是讓孩子有聽下去的興趣,只有孩子願意聽,才會有耐心。

但如果接下來要談的是比較令人氣憤的事情,心情會變得煩躁,就必須要讓自己的內心穩定下來。

可以通過吸氣和呼氣進行放鬆,或做一些自己比較感興趣的事,通過分散注意力,使自己耐心下來。

  • 針對年紀較小的孩子

這種情況下,家長可以先通過親切的呼喚把孩子叫過來,並正視其雙眼,儘量與他的視線保持平齊。

然後再對孩子說:“寶寶,你能先放下手裡的東西,耐心聽我說幾句話嗎?”或“寶寶,過來我這裡,我有些話想要和你說。”

02、食指——要求

孩子不聽話?笨媽媽用巴掌管,聰明媽媽用指頭管

大人老給孩子下禁令,這也不許,那也不準。可孩子們並不清楚“大人到底想讓我怎麼樣”。

因此我們必須明確告訴孩子“你希望他怎麼做”。光是提醒他“不許這樣”是不行的。

比如,如果你不希望孩子成天發牢騷,光說“別發牢騷了”也沒用,因為你沒告訴他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就算孩子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問題,可他也無法自行“悟”出正確的行為,這時就需要我們這些大人出手相助了。

孩子不聽話?笨媽媽用巴掌管,聰明媽媽用指頭管

要知道,大人和孩子本就是兩套思維,他們沒什麼時間概念。即便是大人覺得淺顯易懂的話,孩子也可能難以理解。

如果你希望孩子明確理解你的要求,那就必須儘量避免較為抽象的說法,比如“求你了”“乖一點好不好”“你就不能為別人想想嗎”等。

要儘可能具體、明確地表達你的要求。要是要求不夠明確,孩子就會越發煩躁,產生牴觸心理。

03、中指——好處

孩子不聽話?笨媽媽用巴掌管,聰明媽媽用指頭管

用大拇指(接觸)和食指(要求)讓孩子把耳朵“轉過來”之後,再用中指讓孩子明白大人為什麼要提這個要求,這麼做有什麼好處。

只要能讓孩子明白這種行為的好處,他就會主動這麼做了。

這個環節的關鍵在於,不要一味展示壞結果,而要引導孩子想到好結果。

  • 告訴孩子這麼做對很多人有好處

解釋某種行為的“好處”時,我們不光要告訴孩子這麼做對孩子自己有什麼好處,還要補充一下“這麼做對其他人有什麼好處”。

  • 讓孩子自己發現“好處”

與其苦口婆心告訴孩子“這麼做有什麼好處”,不如和孩子商量一下,鼓勵他主動去發現好處。

孩子主動找到一個好處,勝過你告訴他10個好處。

  • 為孩子準備一份“獎品”

如果你把好處都解釋清楚了,可孩子還是無動於衷,那就為孩子準備一份獎品吧。

不過這個“獎品”絕不能是物質上的獎勵(錢或玩具)。

大人可以答應孩子,如果孩子表現得好,就和他一起做一件事,或是陪他玩一會兒。

04、無名指——鼓勵

孩子不聽話?笨媽媽用巴掌管,聰明媽媽用指頭管

既然孩子已經知道好處了,隨後要做的就是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而鼓勵就可以明顯減少孩子的心理壓力,讓孩子勇於邁出那一步,這是育兒過程中很關鍵也很有效的一步。

比如:當孩子猶豫不決時,家長可以對孩子說:“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等。

當孩子在一次次的嘗試中獲得成功,自信心和效能感也就越來越強,和家長之間的溝通障礙也會降低。

05、小指——約定

孩子不聽話?笨媽媽用巴掌管,聰明媽媽用指頭管

孩子耳朵已經過來了,也告訴孩子怎麼做了,做完之後的好處有了,孩子的積極性也被調動了,最後要做的就是和孩子商量好“以後怎麼辦”,作為收尾。

具體的步驟可以這樣制定:

  • 由家長提建議

比如,告訴孩子以後還要這麼做,並約法三章。

  • 讓孩子主動提建議

比如,問孩子以後怎麼辦,有什麼好建議,怎樣才能像剛才那樣做。

  • 確認雙方商定好的事情

比如,和孩子擊掌表示鼓勵。

  • 定好可以讓孩子想起的動作暗示

如果害怕孩子忘記此前的約定,那就定下一個暗號吧,至於這個暗號的方式,可以由孩子決定。

孩子不聽話?笨媽媽用巴掌管,聰明媽媽用指頭管

就拿想要孩子把整理房間這件事來舉例:

大拇指:寶寶你過來下,我有話和你說。

食指:我希望等我再進來後你可以把房間整理好。

中指:等你整理好了,我會很開心,而且房間整潔,你也肯定會覺得舒服吧。

無名指: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畢竟你上次做得很好。

小拇指:你可以做嗎?需不需要我幫忙啊?

只要家長在生活的實踐中根據具體情況用好“五指大法”,適當針對孩子做出改善,就能讓孩子自覺聽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