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當選“世界美食之都”,這裡不僅風景美,還有舌尖上的美味


揚州最近頻刷存在感。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最新一批加入“創意城市網絡”的66座城市名單,古城揚州順利入選“世界美食之都”。2013年,揚州開始醞釀申報美食之都,並於2018年全面啟動。如今,終於塵埃落定。

揚州位於長江下游,瀕江近海,地理位置造就了她汲取包容的性格。她精緻昂貴,有著作為千年古城“穩”的一面;她也有煙火氣息,穿街過巷的小館子中藏著它“皮”的一面。2015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國》讓世人看到了淮揚菜的“絕世刀工”。經淮揚菜大師之手,一塊細軟的豆腐經276刀均勻切割,瞬間化為“髮絲”,如白菊般綻開,緩緩沉入清澈水中。至此,文思豆腐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功成名就。

揚州歷史悠久,但在唐朝之前,它並不出色。到唐一代,南方的糧食、茶葉等物資,源源不斷地通過京杭大運河北上,大運河遠離軍事使命,變成了商業、漕運的要道。至此,專屬於揚州的繁華,終於開幕了。“揚州近日紅千葉,自是風流時世妝。”垂柳和橋,蓮步笙歌,蘇軾嘆這裡的風流道不盡,唱不絕。而讓一個吃貨能在此流連忘返的,絕不止驚豔的美景和風流的美人。


揚州水系複雜、通達,絕佳的地理位置為她的海納百川埋下了伏筆。包容的揚州文化影響著這裡的飲食文化,揚州美食甜鹹適中、南北皆宜,它們有著江南水鄉的“甜美”風情,也藏著不可一世的“傲嬌小吃”。

“上午皮包水吃早茶,下午水包皮去泡澡。”這是揚州人平凡生活中的高光時刻。而早茶時點上一盤燙乾絲,是每個老揚州的尊嚴。所謂乾絲,是揚州特產的豆腐“大白乾”切成極細的豆腐絲,吃的時候在水裡汆燙一下。在盤子裡碼成錐型,澆上滷汁,調料,頂端以香菜,蝦仁或海米稍加點綴。乾絲的好處是不佔肚,又吃得慢,串在整個早茶裡,多種佐料的鮮香味經過烹調,融合到豆腐乾絲裡,吃起來爽口開胃,百食不膩。

民以食為天。揚州美食的興盛與揚州城千百年的繁盛與傳承不可分割。元朝時,歷史上最有名的外國人——馬可·波羅來到這座城,在他口中揚州“廣大富庶,商業興盛”。淮揚菜帶著一身貴氣,一直是各大宴席、宴會的主唱,滿漢全席最早記錄在《揚州畫舫錄》中,《紅樓夢》中描述的菜餚不少都是淮揚菜。


文思豆腐、獅子頭、三丁包、蟹黃包……淮揚菜讓無數名家讚不絕口。著名詩人余光中曾稱“揚州菜香,舉國口饞”,書法家、畫家馮其庸也寫過“天下珍饈屬揚州”,出生於揚州高郵的汪曾祺在離鄉後對家鄉菜念念不忘。

關於揚州美食,有著“揚州炒飯炒遍全球,揚州包子包打天下”的說法。揚州炒飯又叫揚州蛋炒飯,配料豐富,顏色上紅黃綠白橙俱全。標準的揚州炒飯色澤金黃,炒制時需要炒到米粒能夠在鍋中彈跳,這樣證明米飯水分剛好,食客的口感才能達到最佳。

揚州的包子種類花樣繁多,日常的有豆沙包、鮮肉包、素菜包、蟹黃包,獨創的三丁包、五丁包、豆腐皮包,還有應季的餡心,春天的薺菜包,夏冬的茯苓包,秋冬的野鴨菜包。而如今在各大早茶館裡被熱捧的菜品五丁包據說是乾隆下江南時御膳早點的必備。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徐凝把天下月光分作三分,自作主張地給了揚州兩分;“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繡口一吐,自此三月下揚州勢在必行。總有一種原因,能讓人不由分說地愛上揚州。揚州美食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著城市文化的變遷,一食一蔬中,可以窺見揚州的歷史與現代、佛系與倔強、溫柔與潑辣,它們共同搭建了揚州的城市肌理,道出這座城最接地氣的人間風味。(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