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高縣九峰禪寺和蒙山聖濟寺有著怎樣的史話?

據同治九年《上高縣誌》記載:“有寺凡九,惟末山九峰最高,末山與蒙山並峙,蒙最大,末最高,與匡廬、西山並稱雄盛”,“九峰崇福寺,為唐鍾傳故宅,僖宗時(874-879年)鍾傳聚兵此山,既封南平王,拾宅為寺。” 乾寧年間(889-903年),延請宜豐洞山高僧普滿來此開山。後又有名僧道虔來住持寺廟。由於香火鼎盛,名聲遠播。昭宗皇帝為九峰寺賜額“宏濟”,天覆年間(901-903年)改額“崇福禪林”,成為遠近聞名的佛教聖地。宋朝時道詮禪師,元朝道全禪師,明朝的性空和尚都曾住持此寺。道全和性空和尚對復興九峰寺作了不少貢獻。道全修葺了佛殿、藏殿、蒙堂、前資堂和東庵重樓。明洪武十年(1377年)僧性空增建了堂宇十五間,清初九峰寺毀於火。康熙十年(1617年),靈石和尚從宜豐洞山來,復就故址,重建殿宇。重修的九峰寺為磚木結構,禪堂二進一井,兩側上下有對稱廂房17間,整個寺院佔地1800平方米,廟宇的重新修葺,使得僧徒雲集,曹洞宗風因之重振。晚清至民國初年,佛教活動持續不斷。抗日戰爭之後,因戰亂影響,僧徒漸散。到解放前寺內只有僧眾3人,其中有住持1人,俗家和尚2人。此時尚有寺田百畝,收租谷60餘擔,附近居民中有信徒常來求籤占卜。正月初一,還有些信徒到寺燒香朝拜,由寺內和尚招待齋茶並分送齋餅。解放後較短時間內曾有僧人居住。1951年土改後,僧去寺空。由於年久失修,樑柱蛀蝕,屋頂滲漏,至1993年,寺廟大部分已倒塌。1995年經九峰林場和禮會募捐,將崇福寺前殿修葺一新,使千年古寺又重放異彩。

歷代文人墨客,高僧名儒,曾對九峰勝景有很多生動的描述,留下了許多優美詩文。據《上高縣誌》記載:宋朝詩人阮閱、蔣之奇、楊登東,元朝鄒明則,明朝李堅、清朝李凌漢等,都留下了不朽的詩詞。

“名山幽古寺,鐘樓伴書聲”。九峰山不僅是聞名江南的佛教道場,而且是儒家的著名講堂。明朝名儒鄒守一曾在此開設講堂,一時文人薈萃,遠近聞名。

寺後是唐朝時期,中國著名僧尼末山瞭然道場與祭壇遺址。它位於思公坪海拔493米處。瞭然道場由於年代久遠,遺址現場毛竹林立、灌木叢生。在瞭然道場的主坪場外,還見有4個深達3至4米的紅薯地窖。道場遺址偏北往東約16.5米處還見有舂米場和石堆。與瞭然道場同處一位置,在道場西部,祭壇構築依山而築,梯形,從上而下分為七級,俯視為扇形,石砌外圍牆體平整,祭壇斜長231米,每級寬約2.5米,祭臺上部寬8米,下部寬約18米,祭壇每一級高約1.2米。在最寬的第五級往西2.5米處有一方形石臺——道場講經臺。《古尼道場》詩云:野狐悟欲了前因,莫道空山跡已陳;石壓曇根思淨土,藤封菩樹憶真人;雲中竹逕來樵牧,澗外松志冷俗塵;午夜金雞啼不住,無津誰識度三身。唐時著名僧尼瞭然在峨嵋峰下建立了道場。她是大愚禪師的法嗣,道高精深,威信很高。中國佛教協會第一任會長虛雲大師贊其為尼中之傑。當時聚在她門下的僧徒有五百人之多。有一天灌溪閒和尚來到了然道場,揚言要和她盤公案,聲稱如果瞭然對答得上,就讓她繼續住持此山,對答不上便把她趕走。瞭然尼先派小和尚問灌溪:是來遊山的或是為佛法而來?灌溪閒和尚答是為佛法而來的。於是瞭然出而升座,閒上前參拜,施禮一畢,便開始了場公案交鋒:尼問:“上座從何處來?”閒答:“從路口來。”尼曰:“為什麼不蓋著?”閒和尚無語對答。第一個回合失敗,開始施禮下拜。接著,他反過來向瞭然尼進攻,提出質問。閒問:“為什麼是末山?”尼答:“不露頂。”閒問:“何人是末山主?”尼答:“非男非女相。”閒大聲喝:“為什麼不變樣?”尼坦然說:“既不是神,也不是鬼,為什麼要變?”尼對答如流,閒甘拜下風,只得老老實實拜了了然尼為師,在那裡作園頭三年。宋朝詩人蔣之奇詩曰:“翠黛輕拖促晚妝,白雲歸環岫蒼蒼,道人慾識普賢面,西蜀重燒十願香。”

從瞭然道場再往上約一公里,就到了峨嵋峰山腳下,這裡海拔723米,為唐宋尼僧墓區,墓地坐北朝南,北、西向均砌有石牆拱衛,形成一個有序的尼僧公共墓地,墓地較為平坦開闊,佔地面積約18000平方米,保存較好的石牆長達45米,高1.2米。墓葬24穴,墓穴大都為橢圓形、圓形和長方形三種。整個墓地古樹參天,林蔭遮日。

在瞭然道場往右下方約500米處,既清流峰與翠霞峰下的山窪地——艾坑,即為七祖遺塔墓地,此墓地處於兩拱之間,地勢陡峭,毛竹密佈。從墓地分佈來看。七座大型積石墓大都集中分佈在墓地東側,墓向均坐北朝南,墓地中央還有一條人為修築的山道,人工山道還鋪有平石塊,有的邊坡還砌有石塊維護。墓地佔地面積7200平方米。

此外,在九峰禪寺的右邊,還有保存完好的江南第一橋,九峰北宋石橋——蜈蚣橋、仰山北宋石橋、九子庵、仰山庵、宋代靜覺堂禪師等遺址。在九峰禪寺左邊的天竺峰下,有明清黃家嶺庵址和碾米場舊址,在庵的西側百米處有一泉水井,井水清澈,應為當年寺院的用水處。庵址位於天竺峰下,古木參天,環境優美,這裡也是明清時代九峰山佛事的盛行之地。

九峰山是曹洞宗的重要活動地區,唐宋以來不少高僧慕名而來,成為九峰寺住持。同時,一批批僧人來此,經九峰寺高僧傳教,又成為九峰高僧法嗣,並赴各地名寺住持道場,傳播教義,從而使九峰寺成為培養高僧的搖籃。九峰寺雖經歷史滄桑,幾經興廢,但這塊洞天福地對於中國佛學的傳播弘揚,對於歷史上高僧的培養作出過歷史貢獻。

九峰山豐厚的佛教文化底蘊不僅有著文獻記載,更有其眾多的考古文化遺存證實。省考古專家認為:大凡中國的佛教聖地,只留石塔類遺存,而象九峰山至今仍保存有古代寺廟遺址。尼僧塔林、禪師墓、寺院橋樑、寺院建築材料(柱礎)和與寺廟有關的生活、生產場所,很少見有,因而可以說九峰山處處蘊藏著古代佛教遺存寶庫,九峰寺的概念不僅是一個崇福寺,而是九峰山眾多寺廟的統稱。自唐宋以來這裡的佛事活動場所眾多,它是供信徒頂禮膜拜的聖地,同時它又是宣揚佛法、講經的重要場所,不少高僧先後在此住持此盛行之地,又是培養高僧的搖籃,大量僧人積石墓的存在,又是高僧皈依天國的福地,可以說,九峰山是展示江南佛教歷史的博物館。

蒙山聖濟寺也有著深厚的淵源及重要的歷史地位。一是,始祖地位高。聖濟寺由南朝陳宣帝的嫡孫惠明(世稱道明禪師)創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由皇家後裔創建的寺廟。道明禪師是中國禪宗五祖弘忍的弟子,為禪宗三十二祖之二世。弘忍座下弟子千餘人,其中最傑出的除了正宗法嗣——六祖慧能外,還有旁出法嗣十三人。而在這十三人中,除了北宗神秀、嵩嶽慧安兩位被皇室和武則天請進宮內頂禮供奉的高僧之外,蒙山道明排名第三。道明也是禪宗史上著名的“回光密意”公案的當事人。成語“迴光返照”即出自此公案。他的名言“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及“本來面目”等成為經典的宗教偈語和漢語成語。自從他駐錫蒙山,贛中佛教臻於極盛,蒙山遍佈佛寺,成為江南重要道場,對中國的哲理思想、民族文化、道德觀念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宗風也影響東南亞、朝鮮、日本等地。二是,建寺時間早。早在唐高宗儀鳳二年(公元674年),聖濟寺就建立起來。這比宜春地區範圍內的靖安寶峰寺、奉新百丈寺(始於公元785年)早100多年;比宜豐黃檗寺、宜春仰山寺(始於公元836—840年)早160多年.;比宜豐洞山普利寺(始於公元873年)早190多年;比九峰崇福寺、高安大愚寺早300多年;比袁州慈化寺早近500年。聖濟寺開山祖道明禪師曾受教於教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與六師慧能亦曾是師兄弟。聖濟寺是中國佛教禪宗最早祖庭之一。從禪宗世序輩分上說,前述各寺開山者都是道明禪師的晚輩。三是,教派特色明。聖濟寺以度困濟厄為立寺之本,以超度性靈為持寺之擅,並以此形成“聖濟派”。道明所創立的“化蒙山”亡靈超度形式被尊為規臬,發展演變成“放蒙山”、“蒙山施食”等在佛教界風靡一時,成為千百年來佛門必備的儀軌。四是,帝王曾棲身此處。相傳明燕王朱棣舉兵篡位(一名“清君側”),攻陷南京城,明太祖朱元璋之皇太孫、建文帝朱允炆按照其老師、太常寺卿、分宜人黃子澄的事前安排,袈裟芒鞋,化裝流亡,潛身聖濟寺,聖濟寺因此一度被稱為“聖至寺”。寺中石柱上所刻著名楹聯“佛自西域來,如大冶洪爐,是鐵皆堪鑄;僧歸東蒙去,似孤鴻野雁,何天不可飛”即是朱允炆當年情景和心境的寫照。(距聖濟寺八里之遙就是當年爐火燭天、規模空前的蒙山銀礦冶煉場,“大冶洪爐”就在眼前;建文帝朱允炆遜位落野為僧,自比“孤鴻野雁”很是貼切。)清康熙進士、戶部侍郎、蒙山滸江人晏斯盛認為此楹聯是朱允炆所作,而蒙山南面的太子墓就是朱允炆的長眠之所。五是,型制規模大。聖濟寺自創建以來,盛得朝野推重。朝拜者日近千人。宋治平元年英宗皇帝曾欽賜“聖濟禪寺”匾額;清嘉慶皇帝又親筆題匾“唐朝佛國”加以褒揚,使得聖濟寺更顯高貴。

此外,聖濟寺所處的地理環境有著絕佳的自然優勢和人文優勢。在自然優勢方面,蒙山高逾千米,方圓百里,是贛中第一大山。這裡終年雲霧飄渺,青松翠柏,石奇泉靈,花木盎然。其杜鵑花品種繁多,爭奇鬥豔,令人稱絕。喀斯特地貌形成諸多溶洞,其中蓮花洞發現二百萬年前古生物化石,成為省文物保護遺址。太子璧懸崖絕立,白雲峰高聳入雲。豐富的地質礦產使其榮膺“末山出草,蒙山出寶”的美譽。“蒙頂積雪”為上高八景之一。蒙山別具芳香的雲霧茶“蒙茶”彪炳史冊。時人云“蒙頂出青州,茶名遍宇宙”。梁寅在其《蒙山賦》中贊山上物產是“表炎方之奇產,充天府之上珍,博物之張華無以辯其類。”

在人文優勢方面,兩千多年來蒙山以其鍾靈毓秀的優越自然條件吸引四方高土。早在春秋時期,當時與孔子、老子齊名的賢士、二十四孝之一的老萊子就躬耕於蒙山。宋朝民族英雄文天祥之父文格齋來到蒙山竹樓書院授徒講學,其間還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蒙山詠雪》“一片一片復一片,飛入梨花尋不見,昨夜青山玉裹頭,今朝綠水銀妝面”。其後名人文士每每由此詩化出新作新意。民族英雄岳飛縱馬蒙山,操兵護國。宋、元、明三代,朝廷召三府民工五、六千戶,在蒙山開礦冶銀,留下大大小小百餘礦洞,其規模之大為歷朝銀礦之旱見,居世界第三,亞洲第一。如今的礦洞群及其爐渣群已列為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正積極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銀礦附屬的“正德書院”為我國企業辦教育之濫觴,其匾額由趙孟紱題寫。仙姑寨、多寶峰、彈子嶺、曹王洞、天雲標、夜合山、彌陀石、無根石、施龍泉、太子壁以及馬湖牌坊、梅沙橋、文峰塔、蓮花山刀槍洞、太子祠、等一大批名勝景點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和人文典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