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匯|鱘魚肉美營養好,養殖前景大,尤以史氏鱘為最佳

鱘魚是一類非常古老的生物,素有活化石之稱,比如著名的中華鱘,相信大家都是再熟悉不過的了。這類魚雖然屬於硬骨魚類,但是它的軟骨比較多,與屬於軟骨魚綱的鯊魚比較像。事實上,它們相像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體型都很大,魚鰭也是美味的食材等等。當然了,說到食材,指的肯定不是中華鱘了,在我國,它可是一種保護動物,即便是人工繁殖的,數量也不怎麼多,想讓它上餐桌,那是不太可能的事。然而鱘魚可是一個大家族,中華鱘固然不可以食用,這個家族中的其他種類,有些卻是可以養殖並且已經成為了常見的食材,比如史氏鱘。

水產匯|鱘魚肉美營養好,養殖前景大,尤以史氏鱘為最佳

這種鱘魚,也是我國和俄羅斯兩國的一個特有物種,主要分佈在我國的北方以及俄羅斯靠近我國北方邊境的地區。在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一帶,還有另外一種大型的鱘魚,叫做西伯利亞鱘,二者分佈範圍重疊,在自然界,就有雜交情況發生,雜交後的子二代,也被稱為雜交鱘。由於雜交優勢的存在,這些雜交鱘的生長性能比起純種的史氏鱘往往更優,所以在養殖的時候,有不少人就專門去養殖雜交鱘。當然了,即便是純種的史氏鱘,其效益也是挺不錯的,目前我國養殖的各種鱘魚中,就以史氏鱘的養殖數量最多,可見它的經濟優勢。

水產匯|鱘魚肉美營養好,養殖前景大,尤以史氏鱘為最佳

史氏鱘個體非常大,據說黑龍江曾捕撈過重達四百多斤的個體,體長也接近三米,對於淡水魚來說,這已經是非常驚人的存在了。 當然了,人工養殖史氏鱘,除非留作種用,否則是不會養到這麼大的,就像養豬養牛一樣,史氏鱘也有料肉比高峰期,過了這個高峰期,繼續餵食,雖然能長個,卻不夠經濟了。而且太大的魚,烹飪起來也會不方便,出售同樣困難,所以目前養殖的史氏鱘,通常是在體長五六十公分,體重兩三斤的時候上市出售,以保證更大的養殖效益。

水產匯|鱘魚肉美營養好,養殖前景大,尤以史氏鱘為最佳

養殖史氏鱘,相比起普通的水產來說,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水質要好,有條件的話最好使用活水;二是水溫要低,以不超過二十度為宜。史氏鱘吃食量大,排洩也很多,水質很容易變壞,因此需要特別注意養殖水體的清潔以及更換工作。至於說水溫要低,則是與它的原生環境有關,要知道,史氏鱘主要分佈在我國的北方以及更北的俄羅斯境內,那裡的天然水域水溫就比較低,所以史氏鱘就是一種典型的冷水魚,水溫越低,其活性也就越強,反之,水溫升高,則會令其食慾大減,從而影響養殖效益。

由於現在養殖鱘魚的人還不怎麼多,市場上的鱘魚價格也比較貴,因此目前無論史氏鱘也好,還是其他的鱘魚也罷,都只有小眾市場。但可以預見,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隨著知道它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在品嚐過鱘魚肉的美味之後,市場一定會大開,到那時候,經濟價值高的史氏鱘,肯定也會成為一個熱門的養殖項目。

今日話題:你有沒有吃過鱘魚肉?對於這種特殊養殖項目的市場前景,你又如何看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