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颁布了很多减负政策,家长还有必要给孩子报补习班吗?

甘肃人民最牛得啦


不补课怎么行,你的孩子可以不去补习,可是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你怎么敢不去呢。非常矛盾。


海之声助听器普陀店


家长还有必要给孩子报补习班吗?我觉得可以报,但不是盲目的报。

上大学时,有一次一个副教授在讲课途中提到,她家女儿3岁,给他报了一个英语早教课,因为他觉得自己学英语很吃力,没大有语言天分,所以女儿需要从小给他环境刺激她一下。

现在的学生有一个普遍特质就是一代比一代有才艺。肯定很多人说那些才艺有没有都是一样的,但是,其实是不一样的。现在的社会,越来越考察的是你的综合素质,综合实力。不管什么才艺无疑都会给你加一点色彩,多一分魅力。

再回到我们题中的问题,教育部下发的通知,肯定是希望家长不要盲目的报辅导班,给孩子适当的压力,不要超负荷。所以这个还要不要报辅导班,就要考虑孩子自身以及家庭的情况了,如果孩子学习没有问题,有一些问题家长也能给予帮助解决,那当然不用报了,可以多留些时间让孩子发展其他方面的才能呀。但是如果孩子学习有问题,或者家长没办法辅导,那我建议还是报比较好,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中间出现断层,再补起来肯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喜欢就关注吧!


小张老师126


控制作业时间的话,学校学到的知识就很少?这是什么逻辑,正常上课时间缩短了吗?教学大纲东西少了?关于辅导班问题,功夫还是在平时课堂上。我是王老师,专注于小学数学!个人观点是辅导班更多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意愿,没有从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去深层次分析。从题主一句都说要赢在起跑线上,说明什么,盲目跟风。既然谈减负三十条,就谈下自己的感受,这次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出台还是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以下详解,供参考。

减负三十条

题主所讲的是三十条里面的第四条-严控书面作业总量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理解政策不能单挑出一条来解读

把作业时间缩短,让孩子更多参与文体活动,课外实践,乐于探索,其实也是对课外形式多样化的一种指导,拿小学数学来讲,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和生活的联系,积累必要的日常数学活动经验不但是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也是对于课内是很好的补充。数学不只是课堂上学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对于活动竞赛类的一些严管还是很支持,特别是一些和小升初挂钩的奥数杯赛项目,取消后也势必引导机构进行课程改革。

遵循孩子认知阶段进行科学引导,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寓教于乐,以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孩子真正享受学习才是治本的关键。教育是综合性社会问题,但减负并不是学校推给家庭,家庭推给机构,更多是在现有制度下,指导各方去思考教育的本质。


一学堂王老师


课外培训班,为什么有那么多?

为什么有那么多家长花钱,送孩子,到课外培训班?

责任不是家长学生,更不是老师和学校。

1.根本原因是教学大纲、教育指标、教材。

2. 超前教育。 教材设计不合理,大学内容移入高中,高中内容移入初中,初中内容移入小学,幼儿园的游戏减少,开始学习英语和认字。

难度增加了,学习时间肯定会延长。

而且,学生如果无法理解,就只能求助外部培训班。

3. 英语课,被提高成中国教育第一主课。内容和难度,大幅度增加。

导致所有学生要花费全部学习时间精力的三分之一。

教育大纲,教育政策,教育指标,教材的不合理,造成全国的青少年儿童疲惫不堪,全国有孩子的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心理负担。


大唐安西军骑兵都尉


当然要。

现在不懂教育的人管教育,减负减负,实际上是负担越来越重。

首先,那些该学的东西,必须学会掌握,谁也逃不过。中国,欧美日都是如此。学习,本来就是辛苦的,只有辛苦学习,长大成人后才能有所作为。再说,升学考试(中考、高考)是否也减负,降低要求降低难度了呢?没有!所以,学校里减掉的,必须课外补回来。

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是非赢利机构,因此相对费用低廉。但学校减负了,家长却增负了,外面培训学校是赢利机构(连少年宫都不例外)。这意味着家长必须支付多倍的钱。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减负减负,把上学时间推迟,把放学时间提前,与家长的工作上下班时间严重冲突。比如孩子上午8点15分上学,下午2-3点放学,那家长怎么办?不送早托班晚托班,只能有一个人辞职在家接送孩子,那不是减少家庭收入,增加家庭负担吗?

中国的教育,由不懂教育的人在管;中国的足球,由不懂足球的人在管,所以,中国的教育与中国的足球一样,臭不可闻。


大侃细语


听教育部的,就不补课,因为补习机构是“鸡汤加忽悠”,骗人骗钱的。听身边人的,就补课,因为绝大部分家长都给孩子报班补课,我这里小学必补英语,作文也有很多学生补,补奥数的没有大城市多,初中生补文化课的就更多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补课有没有用,不看说的要看做的。孩子是自己的,不是教育部的,减负了,成绩必然下降,不要听那些什么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能学好的话,哪有那么简单!成绩下降了,高考时怎么办?你能去教育部交涉,当年我听你们的,给孩子减负了,现在孩子分数不理想,请你们照顾一下?教育部会降分录取吗?显然不会的,那么减不减负,补不补课,还需要问吗?


Jim64046356


首先,国家出台的为学生减负的有关政策或规定,都是经过全方位调研并且经过科学认证而作出的决策,因此是十分客观合理的。小学一二年级,知识相对来说浅显易懂,孩子易于接受。对于智力发育正常的孩子,所学知识基本能做到当堂消化。所以,小学一丶二年级课后不留书面作业的决断是非常正确的。随着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孩子所学知识面越来越宽,有些知识不能当堂消化,需要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提高,所以小学三至六年级才有课外作业不超过六十分钟的要求。以后以此类推,初中课外作业逐渐延长至九十分钟。这样安排,对于智力水平一般的孩子,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

如果是天资聪颖的孩子,掌握所学更是游刃有余。

个别家长认为,学生作业少了,学生学到的知识就少了。其实不然,只要学生在上课时认真听讲,按时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够做到融合贯通,基本没有上补习班的必要。


山不在高438


至于要不要报补习班,还要看孩子什么样。

如果说您的孩子是上课认真听,放学认真写完作业,考试前知道复习的类型,那么及时是包补习班就是浪费钱。孩子已经足够优秀,让家长省心。家长只需要适当的时候给他奖励,那么他就会越来越优秀。根本不用老师和家长多操心,或者给孩子报个兴趣班,比如美术,艺术类的,那就已经很完美了。

如果孩子的智力,情商一般,但性格老实的话,那就适当的给孩子报一个补习班就行了。面对这种孩子,没必要把普通人培养成天才,这让反而弊大于利,孩子心理上和身体上也吃不消。成绩排在班里第10名左右就好,毕竟普通人即使再努力也比不上天才随便学学。所以,最好是接受孩子是普通人的事实,只要比身边的人优秀一点点就好了。

剩下的孩子就比较难办了。如果你的孩子讨厌学习,天天去学校混日子。那就趁着孩子没进入叛逆期前报个武术班,最好是有属于自己思想的那种,比如空手道。就要治孩子对成绩不上心的态度,如果他欺负别人,那也不要担心,把那件事告诉孩子的教练,让教练治治他就好了,绝对不能惯着他。实在不行把他送到武术学校,学学功夫,即使是孩子不服也不行,那的老师都会功夫,他也打不过。

还有一种类型的,就是孩子很聪明,但就是不认真学。其实我也属于那种类型的,现在我上高二。其实对于我来说吧,就是有一天突然开窍。我就是初二的时候突然感觉到学习的重要性,成绩才慢慢变好的。其实这种孩子需要的就是家长的指引,一点一点的把孩子带入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还有,就是那种喜欢浪的孩子,天天往外面跑的那种。这种孩子喜爱自由,喜欢运动。如果家里条件不错的话让他进入体校也行,学学踢球,万一成为拯救中国足球的天才呢!作为家长,一定要找到孩子前进的方向,不要让他死读书。这种孩子基本上都是毁于中国式教育上。所以,家长的胆子大一些,相比于孩子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普通人,还不如让他踢球成为土豪呢,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

其实,孩子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特长,美术,音乐,书法等等,不要让孩子只走一条路。你打游戏的时候也希望支线任务完成吧!

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真正错误的是教育。家长的人物就是带孩子走到对于孩子来说正确的方向,这就是家长的主要任务!


李白CHINA


你想不想自己的孩子考重点高中,考清华北大复旦南开?

没有优异的成绩能不能进重点高中,清华北大复旦南开?

答案很明显,如果真的因为政策让你放松就放松了,那以后孩子高考的时候我们还能如此轻松吗?现实很残酷。

所谓的负担来自于我们认为的政策不够完美,和自己内心的追求和欲望。

孩子累,一是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以及教育方面的三六九等,就如考试排名,名义上是取消了,实质上呢,并不彻底,不然高考分数排位是个什么东西。二是我们期望孩子变优秀的追求,家长都认为孩子只有优秀了,未来才能一片光明,那怎么才算优秀,成绩好,人品好……虽然学的这些东西,在以后的人生中,很少用到。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家长真的切实给孩子减负了,不写作业,不追求成绩……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所以我感觉家长不用纠结要不要报补习班,也不用询问他人的意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来决定,毕竟,孩子的人生需要家长的帮扶。


莞尔手工坊


教育部的减负措施正确与否不重要,家长给孩子报校外培训机构是铁定的,认知上的差距现阶段没办法统一。今年暑期接送孙女去一家校外培训机构上小学一年级的提优班,不到二十课时,费用近两千元。报名时,我反对(本人也是具有近四十年教龄的高中退休教师),儿、媳坚持,最后还是报了。接送中发现,教材是培训机构结合市面上的资料自编的,教师是聘的大三或大四的在籍师范院校学生,有效果吗?我认为没有,但从那些年轻的父母或爷爷奶奶接送的表情看,一个个都是心满意足、喜笑颜开的。现在有好多的年轻爸爸妈妈出于励志的目的,带自已的儿女去全国一流的大学参观校园,但忽视了对这些大学学生的采访,即他(她)们进入高校之前,有多少人上过校外培训机构?又有多少人是靠校外培训提高自身学业水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