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三大鸣虫

舒晓春 电工互联

鸣虫,一类能鸣叫发声的昆虫,种类较多,也很杂。蟋蟀、蝈蝈、油葫芦并称中国“三大鸣虫”。

各具特色的三大鸣虫

蟋蟀按产地来分,可分为北虫与南虫两大部分。北虫主要是以山东、河北二省产的蟋蟀为主。南虫主要是指江、浙两省及上海、安徽等地产的蟋蟀,广东沿海各省产虫亦属于南虫之列。还有一种蟋蟀又名巨蟋、蟋蟀之王、属直翅目蟋蟀科。因其体形较大,居于众多品种的蟋蟀之首而得此名;又因其危害花生等农作物而又被称为“花生大蟋”。蟋蟀又名蛐蛐、中华斗蟋,古人称促织或蛩,它是秋天鸣虫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此虫不仅好斗,也善于鸣叫,故而成为历代盛行的玩赏昆虫。雄虫体长20~25毫米,有2根尾须,全身呈褐色,有很长的触角。后足强壮,善于跳跃。发音时,两个前翅竖立起来,因摩擦而发出“吱吱吱吱”的声音,能连续鸣叫不已。此虫不仅会叫出悦耳的声音,而且有好斗的习性,因而被人们认为是最有价值的一种玩赏虫,屡斗屡胜的蟋蟀常可被炒至极高的价值。

各具特色的三大鸣虫

油葫芦又名结缕黄,因其全身油光锃亮,就象刚从油瓶中捞出似的。又因其鸣声好象油从葫芦里倾注出来的声音,洪亮的鸣声堪称是天才的歌手。还因为它的成虫爱吃各种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芝麻等,所以得”油葫芦”之名。虫体有黑褐色、黄褐色等多种,辽宁地区常以黑褐色油葫芦作为斗虫。

各具特色的三大鸣虫

蝈蝈广泛分布于平原、农田、草地,丘陵、荒坡、山区、灌木丛均有生长。蝈蝈唱歌不知疲倦。人们不仅爱听它的歌声,还把它捉来关在用高粱篾儿编的小笼中,挂在凉台或葡萄架下,观赏它那翠绿的衣冠以及用前足梳头洗脸的滑稽动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