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東京大學工學系合格經驗談

行知優秀畢業生:王越

2020年度東京大學工學系合格經驗談

國內畢業院校:大連海事大學 通信工程

赴日時間:2018年9月

入學行知時間:2018年10月

合格院校:

東京大學 工學系研究科 システム創成

東京工業大學 電氣電子

早稻田大學 電氣情報與生命專攻

2020年度東京大學工學系合格經驗談

Q:小王同學,你好。聽說你是2018年9月來的日本,10月就報名了行知是嗎?

A:是的,我9月末剛到日本的時候,本想說先適應一下週圍的環境再來報私塾,但當時我的室友小劉在準備大學院經營學的考試,我就陪她一起來行知諮詢,聽完試聽課以後我們就一起報名了。

Q:當時聽的是哪位老師的試聽課呢?

A:是王超老師的數學課,當時就感覺到王老師上課有很強的邏輯性和引導性,內容由淺入深,上課節奏也很適合我。

Q:所以可以說是出於對王老師的信任才選擇了行知對嗎?

A:可以這麼說,對我來說,興趣是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一開始就聽的是好老師的課,會讓人對這門課都產生興趣,這樣才能支持以後的學習;相反地,如果從開始就覺得一門課枯燥無趣,再想堅持下去就很難了。可以說王老師是讓我維持對數學興趣的最大動力,他的每節課我都會認真聽,最後能考上東大,我覺得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我數學學得還不錯。

2020年度東京大學工學系合格經驗談

Q:所以數學對你來說不是個很大的困難?

A:剛開始專業課讓我很頭疼,學了一遍以後還是感覺自己沒吃透,可能那時候自己精神上有點懈怠,葉老師提醒我無論如何4月份都要開始好好學習了,我應該也是從那時候才開始真正進入學習狀態。之後我就用行知的教科書來學習基礎知識,反覆地看直到記得每一章的內容,甚至可以記得所有重要知識點的頁碼。我自己還買了電磁氣學演習和電氣迴路演習作為工具書查閱,大量地看題,從答案裡學習解題方法。

Q:除了專業課,還遇到過什麼其他問題嗎?

A:我遇到的最大問題是,我對日本的考學套路不熟悉,不知道出願的具體流程,所以對如何備考感到很迷茫。在這個方面,行知的老師給了我很多的建議,我在行知也遇到了不少優秀的前輩,他們也會和我們分享他們的考學經驗。如果是自學,可能很難獲得這些情報,但在私塾裡卻是很容易獲得的。

還有一點是,我剛來日本的時候對自己沒有什麼信心。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考學,想要準確評估自己的能力,找準自己的定位是非常困難的事。初期我總感覺自己的努力像是在做無用功,因為每次都在看到一丁點成效之後發現人外有人,這對自信心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尤其是在四五月的時候,我因為不瞭解自己的實力,在選學校方面十分糾結,甚至焦慮到每天早上睜開眼第一件事就在想要怎麼報學校。很感謝當時帶我的葉老師,一直鼓勵我、肯定我,才使我的自信有所增長。

2020年度東京大學工學系合格經驗談

Q:那能談談你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嗎?

A:就我個人而言,堅持是唯一的方法。

首先是堅持上課。我幾乎沒有落過課,即便是在年末忙得團團轉的時候,還是會堅持來行知上課。我自己算過,平均一週我會往行知跑6次,加起來時間比在語言學校的還長。有的同學可能會覺得自己自學也可以,又或者是以後還有時間補回來,但我當時的心態就四個字——破釜沉舟,事實證明,老老實實來上課,跟著老師學,最後的結果都不會太差。

其次是堅持自己的節奏,穩紮穩打,不要過分焦慮。一切的焦慮都是源於未知,而上課正是讓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只有知道自己差在哪裡,才能知道怎樣提高學習效率。拿我自己舉例吧,大二時候我的電磁學在及格邊緣徘徊,連麥克韋斯方程都不知道是什麼。在行知上了三個月的課以後,我對電磁學有了一個大體的框架,後續再學習的時候,邊學邊悟,對已經懂了的知識也有了更深的體會。所以,千萬不要因為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就輕易放棄,向上攀登的過程總是痛苦的,但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收穫。

保證學習時間也是必須的。我6月份去早大見學,面談時候教授跟我說要保證每天8到10個小時的複習時間,我聽取了他的建議,保證每天至少有8小時在看書。因為有了規劃,看似枯燥的學習也變成了一件充實而有趣的事情,這使得我整個備考期間心情都很好,心態也相對比較平穩。

2020年度東京大學工學系合格經驗談

Q:當時是報了東大、東工大和早大對嗎?然後都合格了。

A:是的。很有意思的是,我和電氣班的兩個小夥伴一起組了一個學習小組,每週兩次約著一起做題。我們三個的目標都是東大、東工和早大,最後他們也都成功合格了自己心儀的學校。

Q:那能跟我們分享一下三所學校的錄取經驗嗎?

A:早大是所有工科學校裡出願最早的學校,6月初就開始出願。雖然早大不硬性要求聯繫教授,也不需要研究計劃書,但出願表格中會要求填寫200字左右的志望理由。早大的考題並不算難,只考察電磁學和電路;電磁學會有對於知識點定義的考察,題型比較固定,行知的教科書已經覆蓋到了這些考點,所以我覺得只要做點過去問,應付考試絕對沒問題了。

東工大不能網上出願,只能領取募集要項手填出願表格。和早大一樣,東工大也不需要聯繫教授和寫研究計劃,但是需要700字的志望理由書。東工大主要考察數學、電磁、電路三門,考題比較靈活。數學比較簡單,電磁的模型雖然新穎,但只要熟悉知識點也並非難題。東工大的面試不算成績,所以整體考出來我個人感覺比較輕鬆。

東大的話,是需要網上出願,然後打印表格郵寄提交。整個出願流程比較簡單,材料也很簡潔,如果想獲得特別入試資格的同學可以嘗試提前聯繫教授。東大的考試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也不是說做得多好才有機會合格。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的數學只做了大概8成,後面的邏輯題也只做了一半,筆試下來整體感覺並不是非常滿意。所以我花了一定功夫在面試上。

東大面試前,我在家準備了整整一天,對著鏡子反覆練習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但是走進考場的那一刻還是有點緊張,因為有9位教授圍成一個U字型提問,坐在那裡我的手都在不停抖(笑)。好在問到的都是我事前準備到的問題,所以到後面心態就逐漸變得放鬆了。

Q:那當時考完心裡有覺得自己一定會合格嗎?

A:考完早大筆試出來,我感覺十有八九能合格,十天以後出了成績也在意料之中。我還記得9月5號那天東工大和東大前後腳放榜,那天真的過得很刺激。3點鐘東工出合格,那時候我還在語言校上課,看到東工合格很開心,但東大緊接著4點放榜,網上還不能查,我心裡還是非常忐忑的。

4點半左右的時候,我從一起考試的朋友那裡收到一張揭示板的東大合格名單照片,我心跳得厲害,自己不敢去看,就把考好寫在本子上,讓朋友幫我看。他說名單裡有我的時候,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手機搶過來自己找,當真真切切看到自己的考號時,我激動得差點哭出來,心裡很感謝自己這一年裡的努力。

Q:作為行知的前輩,採訪的最後給我們行知的後輩留一句話吧。

A:我一直相信努力了一定會有好結果,既然選擇了考學就一定要抱著破釜沉舟的心態。想放棄的時候想想自己來日本到底是為了什麼,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最後,祝大家都能合格自己夢想的學校!

2020年度東京大學工學系合格經驗談

————————————

微博@行知學園日本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