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一样吗?

王君蓝


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一样吗?

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不是一样的。

顾名思义,靶向药是指针对特定靶点如同开枪射靶直指目标的药物,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而化疗药物是一种治疗肿瘤的药物。化疗药物可杀灭肿瘤细胞。这些药物能作用在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的不同环节上,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但副作用较大。

近年来,精准医疗在肿瘤领域已经由科研向临床渗透,通过对生物检测点的调控和靶向药物的作用,为病人制定个体化的肿瘤治疗方案,结合预防和治疗来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目的。肿瘤靶向药物是通过干预已知的肿瘤靶点来阻止特定癌细胞生长或扩散的治疗方法。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并且毒性明显减少,因此药物副作用较小,已经越来越被病人接受用于各种肿瘤的临床治疗。

但是靶向药物并不是对所有肿瘤患者都有效,其疗效与肿瘤的基因突变情况密切相关。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每一位肿瘤患者所携带的致病基因也不尽相同,同样分型分期的肿瘤,使用同一药物的治疗效果也可能存在巨大差异。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诊疗已进入“精准医疗时代”。通过检测病人血液或肿瘤组织的基因组,寻找到肿瘤发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从对症治疗向对因治疗转变,同一肿瘤可能因不同的基因变异而选用不同的治疗药物,不同的肿瘤也可能因有相同的基因变异而使用同一治疗药物,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目前,有些医院病理科开展的肿瘤靶向化疗用药标准检测(41基因)涵盖当下临床肿瘤治疗中常用化疗及靶向药物的敏感/耐药检测位点,可以一次性对目前临床中常见的肿瘤化疗及靶向药物的基因及预后判断基因的突变位点进行筛查,对胃癌、肠癌、食道癌、肝癌、肾癌、胰腺癌、甲状腺癌等等肿瘤提供了临床治疗的参考依据。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靶向药与化疗药不一样,一个“靶”字就预示了它的针对性。靶向药是在分子水平,精确定位癌细胞,释放给药。尤其对肿瘤脑转移患者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

什么是靶向药?

靶向药的表面存在特殊的结合位点,能准确识别病变部位,并与位点结合之后发生反应,使局部形成较高浓度,提高药效。

靶向治疗目前是癌症治疗的常见手段之一。

使用化疗药,并不能准确识别病变细胞,也会损伤人体正常细胞。它的特征是:“作用大,但可能副作用更大”。

靶向药并非人人都能吃

靶向药的针对性高,作用机制更智能,价格也相对较高。在服用靶向药前,一般需要检测基因,否则药物对患者是无效的!

如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需要检测EGFR基因、ALK基因是否突变,才能决定使用吉非替尼、奥希替尼等靶向药。

而且一种靶向药只针对于一种常见的突变基因。靶向药的耐药性因人而异,大多数患者的有效时间是1年,也有长达3年以上仍未耐药的情况。


更多健康知识,关注【健安生活】!

存疑的心脑血管疾病知识,可关注后邀请小编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